【许石林】见荒诞不经之事最好一笑了之,别像挨了蜂螫一样大呼小叫
http://www.newdu.com 2025/05/18 12:05:52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见荒诞不经之事最好一笑了之,别像挨了蜂螫一样大呼小叫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壬寅腊月十三日壬戌 耶稣2022年1月4日 ![]() 我喜欢看微薄上作家邓海春用白话文复述的《阅微草堂笔记》。 其实原著也读过,书架上就有,但看邓先生的白话文,觉得如见故人,阅读起来更加顺畅亲切。邓先生的白话文,也是一流的文字,干净洗练,无一字累赘,我很喜欢。 之所以对这些故事看了又看也不厌倦,应该是这些故事之所以好看,也正体现了原作者采撷的标准、写作的价值。 今天看到两则写古代奇节异烈女子的故事。如图—— ![]() 原博下面留言区,许多人在骂,所骂无非是控诉古代社会有如此之人之事,什么封建流毒、愚忠云云。 就知道见这种故事,当代人必暴跳怒斥。 其实,古人为文不像现代人那么轻易,士大夫自珍文墨,凡所宣教者,非至德嘉行不足挂齿也,意在为盛德伟行存亡续绝耳。故碌碌愚庸,蝼蚁苟且之命,本不应观之,遑论起而效仿也!岂不知即如二十四孝之事,亦取绝德奇事宣谕至理而已,岂鄙夫愚妇可易知而乐效之者?昔日韩琦劝和两宫,协调宋英宗与曹太后关系,宋英宗年轻气盛,抱怨说,太后待我刻薄。韩琦说:自古未有不孝之帝王,为何千古之下独以舜为至孝?皆因其“父顽、母嚣、弟傲”,而舜仍事以仁孝,故能成其圣德。英宗闻言大惭。帝王钻牛角尖,尚且需要人劝导,何况不学无知之庸愚妄众? 所谓人心不靖,良知大坏,就在于人对自己做不来的事一概不尊仰、不信奉、不允许其理存在于天地间,以恶意度量一切善意劝导,油盐不进。这是最可怕的。 其实,天下道理,到了如原博所写之层面,懂的人就秒懂,不需要任何解释;而不懂的人,任你费词滔滔,用斧头开颅往里灌,也终究不会懂。自古如此,亦是常情。只是区别在古之愚钝,心地多厚朴,惭己之所不能,或心向往之,或隐而不言,是为守默而当、不知之知也;今之汹汹妄愚,以己为真理边界,凡所不能不愿者,必欲灭之。 能理解这个话题的,村夫野老不难,而念书识字能写会说的人却极难。连忠厚质朴如陈忠实先生也不甚理解,陈忠实的不理解,成了他写《白鹿原》的初衷。 ![]() 据说陈忠实先生看到县志里所载女子,率为烈女节妇,就气得不行,认为县志所载贞烈,皆昔日女子血泪耻辱,于是发誓为古代女子控诉罪恶,并刻画女子形象,彰显女子之人性,为女子伸张不平,于是写小说《白鹿原》。 若果真如此,则他不知道女子之至德,无过贞烈,而世间绝大多数女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过苟且偷生而已,此固恒常之情,亦无需苛责。正因如此,故尤显贞烈之珍罕难见,视百里之广,数十载之远,偶有一例,必大肆彰显,推崇以文,隐其小疵,奉为无瑕,用以劝导谕化庶众而已。 总之,贞烈之人之事,并非时时处处俯拾皆是,若轻易得之,何须彰表旌显! 今人不懂教化之难,亦不明教化之功。教化须假设神理,推极德至功,上接无极方有下达庸愚庶众之效。中华民族艰难坎坷而生生不息,端赖如煌煌史籍所载贞烈志节之士之人,高擎人心,使向善向道之志不坠不泯,故每翻故纸,见其行状事迹,应心生敬意才是,而非以今日卑鄙之心,鲁莽妄揣昔贤之意,冒渎往圣导人向善之心。 今人多自负精明乖巧,不为善者愚弄,乐为不肖者误导。孜孜计较以极,毫无涵容停顿静观之量,自以为是,反为己所愚弄。明人魏叔子有云:“凡做好人,自大贤以下,皆带两分愚字。至于忠臣孝子、贞女义士,尤非乖巧人做得。朋友知己,若无些愚意在,终到不得十分至处。” 今之愚庸妄人,总为他们不配、不理解的事大动肝火。其实,遇到任何事,如你觉得荒诞,最好一笑置之,不予理睬即可,何必像受惊的猴群一样,总是叽喳不停?何必像挨了蜂螫一样大呼小叫? 这种古人笔记所录,正因其罕有,故值得记载,并未指望人人见而能仿效,再说你以为你一不留神就能做到?就像你一不留神就失身丧德那么容易?它沉睡于古书,尘封于旧籍,妨碍你世世代代的苟且偷生了?妨碍你营营苟苟惶惑不安过日子了? 2023年1月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