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道文化如何复兴?从“朝闻道,夕死可矣”说起|参赛作品


    文/晏龙清
    一、孔子与老子
    年轻的时候读《论语》,《里仁》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书中注释的意思是:“孔子说: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可以了。”当时觉得很疑惑,是个什么样的真理能让儒家的圣人孔老夫子愿意以生死寄托呢?后来通过学习道家文化,得知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诉孔子礼只是先王治世之迹,而非先王治世之道。你应该“师古人心,无袭古人迹”,要学习治世的大道。没必要学习礼这种过去先王治世时留下的痕迹,因为它适合过去但不一定适用于当代。老子的这个思想充分的展现在其《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那么什么是上德呢?《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德就是大德、上德。上德就是遵循道的规律来行事者。
    
    孔子见老子(资料图)
    孔子回去见其弟子说老子犹龙,而神龙见首不见尾,无法揣度,叹大道之难闻。联想起《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论述,我顿悟孔老夫子“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乃是“道可道”中的第一个“道”,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强为之命名的“道”。这个“道”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但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都包含其中。正因为“道”无可见、无可闻。所以孔子才会觉得有道之士的老子高深莫测,才会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大道虽难见、难闻,也难以述说,但可以通过修行来悟道、闻道、证道。修行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处于“常无欲”的状态,以观大道之妙。古往今来无数的道家高人用自己的实践验证了这一点。对于一个勘破了生死妙趣,达到了生死一如的得道之士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事实。这种坐脱立亡的事例在道家典籍的记载中并不鲜见。
    其实孔子还是向老子学习了修道的方法的,只不过是作为儒家的秘教极少传人。如陈撄宁先生在《仙学解密·道家养生密库》的《答复无锡汪伯英君儒道释十三问》中说:“儒家也有密教,《论语》上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所谓“可得而闻”,就是儒家的显教;所谓“不可得而闻”就是密教不能公开之意。《中庸》上说:“君子之道,费而隐。”这个“费”字,就是显教。这个“隐”字就是密教。”后来孔子只将此秘法传给了两个大弟子颜回和曾参。《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孔子教颜回“心斋”之法的经过,颜回通过修行“心斋”达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以至坐忘的境界,所以颜回能不计较外界环境的好坏,无遇不安,无入不得,安于贫困。孔子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我们翻开曾参的《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曾子是把止、定、静、安等修行功夫作为为人处事的基础的,但后世儒家学者大多丢弃了此基础功夫,只会寻章摘句,断章取义了。
    二、道家讲究“天人合一”
    道家高士不仅讲修身悟道,还可治国安邦。因为道家文化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学术。把人看成是一小宇宙,是天地大宇宙的缩影, 依循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准则。由此形成了一种“身国同构”的宇宙观,以“道法自然”的总体思想来指导个人的日常生活,以“无为而治”的主旨来治理国家。上古时的三皇五帝们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掌握了自然规律。他们在以此规律修身的基础上,再用它治世。领导远古的先民们发展生产、躲灾避难、养命保身,使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得以生存繁衍,逐步发展壮大。但当时的圣贤是用其实,无其名。历代圣人们的思想智慧结晶都藏于“金匮”,束之高阁,掌于史官,民间不得一见。直至春秋晚期,周室衰微,王子争位,祸及藏书。当时掌管藏书的史官老子西出函谷,应关令尹喜所请,著《道德经》五千言,道文化才逐渐传播开来。故《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
    “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乃法天道而为的个人修养法,道家最高的修行法是仙学。“人君南面之术”就是君王治国之术。在这两方面做得最好最著名的就是被尊为道家始祖的轩辕黄帝了,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由于黄帝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我们皆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每年在其诞辰日都要举行拜祭黄帝陵的仪式。另一方面,黄帝在治国的同时,还积极访师求道。我们现在还能在各种典籍中探访到他的踪迹,如《庄子·在宥》篇记载有“黄帝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史记·封禅书》中有“黄帝且战且学仙”的论述,《淮南子览冥训》对黄帝的归宿有铸鼎荆山、跨龙升天的说法。
    由上所述,可知黄帝虽被尊为道家的始祖,但道文化却并非始于黄帝,他也是拜广成子、岐伯、素女等道家高人为师学习而得的。只是因为黄帝在历史上的贡献大,名气高,才被推举为道家的代表。据考证,道文化从伏羲氏算起,至今也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而黄帝纪年到公元2016年也不过区区4713年罢了。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衰弱式微了,只好谦虚一点,对外宣布说中华民族只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无为而治(资料图)
    道家治国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当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按照规律行事,为所当为。通俗的说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和环境里做合适的事。而不是依照统治者的个人欲望来发号施令,按照人的欲望来做事叫做人为。“人为”就是“伪”。《说文解字》中解释:“伪,诈也。”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一味的人为,不按照客观事实来治理国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西汉的历史可说是最好的例证。西汉初年,汉文帝、景帝父子两代皇帝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道家治国方略,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政府和百姓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而到了他们的儿孙,穷兵黩武的汉武帝手里历史的走向发生了180度的改变,如果说他早期抗击匈奴,为朝廷消除边患还算是顺势而为的话,那么后来为了几匹汗血宝马,不顾当时已经民生凋敝的现实,任人唯亲的两次派遣庸才李广利远赴万里之外的中亚进行征伐战争就是从个人欲望出发的“伪行”,进一步的加剧了西汉王朝的衰落。
    更令人痛心的是,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于儒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非人君南面之术,乃是屈从君王的臣道之学,故在其后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君王们都乐于用儒教来治国。儒教得以占据朝堂的主流位置。导致道家文化从当时的显学变成了隐学,被迫从朝堂走向田野。传播重任落在了东汉末年衍生的本土宗教--道教身上,但道学的精髓则渐渐丢失。至魏晋被当时的空谈名士曲解为玄学后,在平常人的眼里,道文化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接受了。虽说在李唐王朝时期,由于皇帝尊老子为祖先,大力发展道教文化,同时唐朝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但在唐代及其后的几代王朝,有很多帝王都不务正业,整日不理朝政,希冀通过炼外丹达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而他们皆非载道之器,自然得不到真师的传授。往往招来些盲师和伪方士,服用这些人炼制的丹药,结局可想而知。他们死了不算,道教的名声也跟着受到了连累。再加金元以后,道教界内部“三教同源”论甚嚣尘上,言论喜夹杂佛教名词在内,像佛教徒一样鄙视肉身,使得道家的特点尽失,道学真义愈晦而不明。降至满清入主中原,崇佛抑道,道教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清末的中国积贫积弱,屡受西方列强欺辱,国人为寻找出路,走向了全面西化的道路,在“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下,道学随着其他传统文化一起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的大扫荡让道文化基本消灭殆尽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