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人性本善还是恶呢?“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给了令人称绝的答案丨参赛作品


    文/赵祖平
    儒道对人性的认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他与道家始祖老子的学说被尊为“老庄哲学”,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道教虽不及儒教影响广泛,但不失其独到的见解,尤其对人性的解读,充满哲理,富有人性固有的本质。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资料图)
    

从小熟读《三字经》,开卷篇“人之初,性本善”,朦朦胧胧不甚理解,却以为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后来书读多了,才知道那只是一家之言。儒教中另一大师荀子,与孟子的人性善、言必称尧舜不同,提出了“人性恶”的主张,人性之初是善是恶,争论了几千年,人性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引发了后人的思考与求证。
    

道教则是另一种观点,以为人性自然,即人性本朴。朴,未雕琢的原木。《庄子·马蹄》中的“素朴而人性得矣”,阐述了人性无所谓善、无所谓恶的自然本质,儒教中的性善论、性恶论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人的向善与克恶是外界奴役结果这一客观存在,为人性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是自然界有思想的高等动物,几乎认识了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却认识不了自己,斯芬克斯之谜难倒了无数的人。人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之性的特征,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人的本性无羁无绊,人性中有善的的一面,人性中有恶的一面,既没有“根正苗红”的理论依据,也没有电影《流浪者》中“贼的儿子是贼”的世俗偏见。
    
    人性自然(资料图)
    

人不同于其他生命体,在于它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自然属性,人性中既有种种遗传基因,又有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积累、沉淀的文明,使得人性有了倾向,善恶观具备了普世的价值,无疑是人性观中第一性、核心性的问题。性善说还是性恶说,虽观点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为的是强调和突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扬善”和“向善”的区别
    

无论是“玉不琢,不成器”,还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只不过是“扬善”和“向善”之区别,因为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积累了剩余商品,因为我们的社会有了对名利的追逐,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使之人落尘世,终难脱俗,功名利熏,金权色欲,迷津重重,皆因一个“惑”字所累,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贪欲往往折损人的本性,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每天面对来自各方的诱惑,身为名利所忙,心为诱惑所利。“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则改变人生方向,大则改变人的本性。人生有了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雕琢,又充满争斗,外在的物质标准会改变人的本性,如得不到教化,“惑”将折损人的本性,包括本来善的一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料图)
    

道教崇尚自然无为,反对一切人之有为,以为是人为破坏了原始的自然纯朴,造成了人格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皆因天下失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自然无为支配宇宙万物之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人一旦陷入“惑”的泥潭,也就像鲲鹏折了翅,没有了“乘物以游心”遨游天空的勇气和力量。
    

人与人关系伦理的逻辑起因,善恶是核心。人性的善与恶,似乎针锋相对,其实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或对人性教化的要求不同而已,“向善”理想成分多一些,“扬善”现实成分多一些;“向善”是积极的引导,“扬善”是严肃的警示。儒家肯定人性中“善”的存在,以礼乐仁义“向善”,让每一个人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以礼义去应对他人,投身社会,用外在的规矩准则来缔造世界的和谐;儒教在肯定人性中“恶”的存在,以弘道制恶“扬善”,提倡每一个人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不必有外在的任何刻意。无论是“向善”还是“扬善”,都不排除人性中存在的劣根。
    道教对人性的解读
    

道教则以“复归”诠释人性异化,“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借用“不是什么”,将不是一一排除,剩下的东西就是“道”,给人诸多启迪。对人性的“扬善”与“向善”,虽两者目的相同,但对人性的把握不径相同。“向善”看似积极,实为盲目乐观,“扬善”看似消极,却点到要害。道教从人性之初剖析,“齐物”、“坐忘”,即以去世俗之情、以忘世俗之情,继而以“心养”过渡到“心斋”,以顺应万物之情,达到人性的一个升华,引导人淡泊名利,修心练性,返朴归真。儒道相生相济,一个是说,人的自我实现,一个是说,实现人格的超越。两者虽有冲突,但并不偏废,或存在一种互补。
    
    儒道相生相济(资料图)
    

在这个世界上,要少走弯路,莫过于认知自己,相比之下,“人性恶”更接近于人的本性,从人的本能与欲望,人性异化的形之根源,揭示了人性的“原罪”:有贪婪、恐惧、自私、虚荣、懒惰等恶,更多的是生存的本能,自然界的生命体无一不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人也不能例外。“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多欲多为,人为破坏了自然,破坏了德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中的恶多于善不难理解。道教在解读人生中,敢于正视人性中的弱点,并不因为人性恶而恶之,一味消极地批判,而是防患于未然,“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趋之”,“大道合乎自然”,人之初后面的问题才是问题的本质,是人性的回归,人性的超越及人性的安生。
    

道教重视后天的因果作用,善不是“性”,而是“伪”,是一个由恶变善的过程,“显善昭恶,劝戒后人”。在剖析人性的善与恶中,更加突出“伪”的意义,重视人伦教化修身之道,“化性起伪”,继而推崇“无为而为”理念,祈祷天地“太和”,所谓道生万物,德养万物,强调人品修养与阴阳平衡都应符合自然规律,坦言“我命在我不在天”,较之儒家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之说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无疑为华夏文化中的德文化增添了厚实的一页。
    
    孔融让梨(资料图)
    

人性中的善与恶,只一字之差,有着不同的解释,从中看到了人性“善”的一面,《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也更多看到人性“恶”的一面,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路易十五“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英国男孩为了一辆自行车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
    

人性恶与犹太教的原罪说相呼应,西方哲学家黑格尔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他们说出了一种伟大得多的思想。”可见人性本恶有其广泛的思想基础与认同感。
    道教的“无为”、“心养”理论
    

道教不同于儒家学说的重礼义,强调人生中的“无为”理念,人性的复归“天人合一”,举“慈”(人的品德)、“俭”(人的行为)、“不敢为天下先”(人的精神)从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亲,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济世而担当,劝导人们放弃名利,不要被“惑”字拖累人生,不要为无为的“忙”迷失方向,人的生活不只是生存,不只有物资,更有精神的愉悦,其中乐活就比所谓的名利重要,“有大物者,不可以物”。
    
    庄子提出了:“心养。”(资料图)
    

天地无处不在,道无处不在,道合乎自然,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给人诸多启迪。所以庄子提出了:“心养。”以道德、文化、艺术、智慧、传统、文明等修养无疆的心灵,淡泊名利,修心练性,返朴归真。以淡泊为大,只有忘名、忘利、忘我,才能感悟到人生的高境界——真性;当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时,人们愈加关心起与“惑”相关的东西,有关心工作的、关心地位的、有关心读书的、关心身体的、有关心财富的、关心升官的,却有几人关心过乐活?以至于拥有了无限权利的人自喻“寡人”,拥有无限财富的人并不感到幸福,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的生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揭示了人性中最为原始、最为积极的乐活元素存在的理由。(编辑:若水)
    作者简介:赵祖平,男,1956年出生,毕业于首届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劳动报》、《萌芽》杂志等发表小说、散文等二百余篇,并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
    
    

(本文为“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比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赵祖平,原标题为《道教中人性的解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