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现象学的视域,重新审视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文化思想的哲学基础:它以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生命哲学为资质,既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颇有相通之处,更有某种可以通往海...
文/梁漱溟 今天有三个意思要和大家说。 梁漱溟(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第一个意思是:师生之间切不要使之落于应付,应常常以坦白的心相示,而求其相通。 如果落于应付,则此种生活...
文/梁漱溟 古人有许多说话,早先我自以为能领会其意义,其实所领会的极其粗浅。今年过八旬后,感受时事环境教训,乃有较深领会于心。此一不同,唯自己心里明白而已,难以语人...
文/梁漱溟 智慧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冷静 梁漱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类顶大的长处是智慧。 但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冷静。 譬如:正在计算数目,思索道理的时候...
文/梁漱溟 无反省则无领略 现在秋意渐深。四时皆能激发人:春使人活泼而高兴;夏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我觉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让人起许多感想,在心里动,而意味甚含蓄。不...
文/梁漱溟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
文/梁漱溟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恳切地告诉大家说:“ 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欠缺,调整自己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
梁启超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不仅如此,他还是倒袁运动和护法战争的积极参...
梁漱溟(左)访问延安时与毛泽东合影 他一生精力都用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对人生问题的追问,使他出入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学问,而被视为哲学家...
梁漱溟 姓名: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 生卒: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 年代:现代 籍贯:原籍广西桂林,生於北京 简评:著名思想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