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当代新儒家的价值定位(1)

    2018-01-06

    肇始于“后五四时代”,经历了长达半世纪的孤寂困顿,当代新儒家的学术地位,临近世纪之末终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敬重,向历史讨回了公道。在大陆,大约冰冻了四十来年,...

  • 当代新儒家的价值定位(2)

    2018-01-06

    从原始儒学,到宋明新儒学,到当代新儒学,一次次的思想变革,哲学的意味越来越浓重。越来越趋向内在,外在的价值色彩也越来越淡出。“内圣”之学逐渐超越了“价值理性”而成...

  •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五)

    2018-01-06

    五 “圣”与“神”之间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为什么会是一个理论上假设?因为他把认知的原则推而贯彻于实践的领域。牟宗三先生很敏锐地指出,康德论自由的必然性问题,其思路...

  • 中国传统哲学中主体修养学说的认识论意义(1)

    2018-01-06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关于主体修养的学说。其中,大部分是讲道德养成过程中的主体修养问题,不过也有相当部份是讲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修养问题。而且,即使是那些有关道...

  •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六)

    2018-01-06

    六 “教化哲学”的实现论视域 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是“教化”概念的一个根本特征。如前所述,罗蒂所言“教化”,仅是一个功能和作用性的观念,由此,其所...

  • 中国传统哲学中主体修养学说的认识论意义(2)

    2018-01-06

    关于心理(思惟、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对客体正确认识的问题,在《大学》一书中也有所论及。如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按,朱熹集注引程子曰:“‘身有’之...

  • 王弼易与伊川易之比较(一)

    2018-01-06

    王弼的《周易注》和程颐的《伊川易传》这两部哲学著作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又同为义理派的解《易》专著,它们有不少共通之处。就《周易》的体例和规则而言,王弼继承了《易传...

  • 中国传统哲学中主体修养学说的认识论意义(3)

    2018-01-06

    对认识主体修董方法的探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早明确提出关于主体修养的必要和方法问题的,大概是现存《管子》一书中的《心术上》③。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皆欲知,...

  • 王弼易与伊川易之比较(二)

    2018-01-06

    三、卦变 卦变说在易学史上一直是聚讼纷纭的话题,不但象数派讲卦变,义理派也讲卦变,即使是尽量避免用互体、卦变等说来解释《周易》的王弼,在少数几个特殊的卦上也运用了此...

  • 中国传统哲学中主体修养学说的认识论意义(4)

    2018-01-06

    一、关于“虚” 荀子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同上)“志”是记忆的意思。这是说,人生下来就会有认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