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试论罗洛·梅的人本主义道德观(2)

    2018-01-06

    三、人本主义道德观在社会转型期的意义 从罗洛·梅关于道德价值观的论述看我国现代社会,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相似之处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2)

    2018-01-06

    四、康德哲学的全面变革与哲学理念的创新 (一)康德哲学的全面变革 康德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转折点,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破旧立新”,把对旧哲学的批判改造与对新...

  • 简论汉唐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1)

    2018-01-06

    [摘要]两汉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在经今文学派表现为名实关系的探讨,正名思想的阐发;在经古文学派体现在训诂体例和方法之中。唐代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则主要表现为“疏不破注...

  • 浅论中国人的依附性人格对传谋的损害(1)

    2018-01-06

    中国人自己和外国的哲人们都试图对中国人的性格做出完整的注解和阐释,其中20世纪蜚声世界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伯兰特·罗素在1922年就曾对中国人的性格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既提...

  • 浅论中国人的依附性人格对传谋的损害(2)

    2018-01-06

    4.传播定位的偏失 “依附性人格”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异为“人格的分裂”,它便得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总是表里不一,话语并非内心的真实告白。调查表明虽然大家一再声称某电...

  • 简论汉唐经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2)

    2018-01-06

    汉人随文解经的注释义例包括众多的注释名称和一整套精确通用的训诂术语。其完备的义例反映了汉代经师明确自觉的注释意识以及他们回到文本本身,探求经典本义的求实态度和追求...

  • 论认知原理(1)

    2018-01-06

    【论文摘要】人性认知由来的两种途径:一是直面客观存在而产生的感觉之经验,即由存在→意象→概念→知识。二是通过学习知识理论而产生的认知。即由知识→概念→意象→存在。...

  • 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1)

    2018-01-06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分析本世纪初以来中国人文化意识转变的现象,对儒学的现代命运做了深入反思和重新定位。指出历史上儒学的现实载体虽在制度,但作为教化的系统,其真正的...

  • 浅谈帕依差异文化与亨廷顿差异文明比较之思索(1)

    2018-01-06

    论文提要:本文运用后现代意义上的“差异”观和“差异政治”观,简要评价了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典型的后现代差异政治观的...

  • 论认知原理(2)

    2018-01-06

    根,枝叶由根而发,但却形态各异。人类认知由感觉而发,但却有东西之别。人性认知犹如电脑之构成——硬件与软件是构成电脑的基本条件。思维是人性认知的硬件基础,而知识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