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第二期《昆曲与雅乐文化》完整版(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1:11:33 腾讯儒学 张卫东 参加讨论
那么我就谈到这儿,还有一点儿时间。我教大家唱一点儿昆腔。这个资料发给大家了。 这个昆腔呢,也不是很难的,马上都能学得会。跟我们也有一些缘由,它原本是元朝白朴写的《唐明皇夜梦梧桐雨》的一折,这里面《粉蝶儿》这支曲子被清代的洪昇写《长生殿》的时候拿过来改了几个字。这个曲谱大家保留很有纪念意义,因为这个曲谱有工尺。工尺是中国用汉字来记录音高的一个曲谱,这种曲谱的来源非常复杂,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有这个曲谱时,西方还没有出现曲谱。我们最早能见到这个曲谱,再往早了说可以到辽代。可我们现在能懂得这个谱的,往早了说到崇祯年以来,就明代末年以来。我们现在有一部曲谱,记录的是唱诗的谱,曾经传到了日本,就是现在著名的《魏氏乐谱》。而《魏氏乐谱》之后,我们有手抄的一些清代初年的工尺曲谱,无论是节奏和板眼,是对于会工尺的人来讲都很不难。当然,最了不起的曲谱,木板刻印的,乾隆六年诞生的庄亲王允禄亲自主抓编纂的《九宫大成》。《九宫大成》是合集了宋明以来传下来的正声之乐,用四千四百四十七支曲子,收录进来,工尺记录。所有昆腔演唱曲牌的范例皆在《九宫大成》之中,所有的唐宋遗音曲牌联套歌唱音乐的主干音,也在《九宫大成》之中,词令都在里边。大家要想触摸唐宋的音乐,可以从这上头发掘出来,但是必须得是识工尺的人才行。 好,我们开始学第一句: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萍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好,我吹着笛子带大家唱一下。 唱“天淡云闲”,好,放出声音来唱。“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这个“斓斑”是斓斑(buan),“柳添黄,萍减绿,红莲脱瓣”,这个就是用最普通的这种白话写出来这个环境。而且一般来讲,秋景都是很惨的,但是这个秋景是最雅的。好,那我们就从头到位跟着笛子唱一遍。 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萍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好!谢谢大家! 张卫东:你好! 提问:你好,今天讲的是雅乐,所以想了解一下,就是雅乐(在)我们今天怎么样来了解雅乐,或者说这个雅乐和我们今天的生活,还能有什么一些联系?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还想,能够学习一下工尺谱,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能够开课,能讲一讲。因为这个我想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来学习昆曲,更进一步地来传承雅乐文化,就是这样,两个问题。 张卫东: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大,但是,我只能简要地说。雅乐的传承现在是空中楼阁,因为从最高层次上,清代的道光年以后,在内廷里的雅乐已然就丧失殆尽了。我们知道咸丰,咸丰继位,道光是崩了以后咸丰继的位,丹陛大乐只设不作;咸丰崩了,同治继位,丹陛大乐只设不作;光绪继同治宗祧,丹陛大乐只设不作;光绪崩了,宣统三天,抱到宫里,丹陛大乐只设不作。仅仅在清代,这个丹陛大乐的登基大典净鞭三响,就有这样的几位皇帝就没有延续,那你想想,我们的传承是不是空中楼阁?只能看着点儿文字来恢复。而我们的恢复,指导者大部分都是导演,演艺界的人,唱歌跳舞的。这些人全是女人,男人很少,更没有太监,那我们想怎么恢复?那么说,其他类的?比方说欣赏类的,欣赏类的祭天,神乐署、神乐观的道士们。神乐署、神乐观的道士们真正懂的,最后一位傅道士,是在东岳庙,八十年代还在,也是小的时候看过一点儿,也没有参与大高玄殿的道士诵经。最后一次是一九二六年,在大高玄殿,是道士们奏这个天帝之乐。因为祭天原本是神乐观的道士传下来的,而在乾隆年时代就换太监了,而有些乐舞生是流落在天坛附近的药王庙里边。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坛神乐署的神乐准确吗?不过是歌舞而已。 那我们再看祭孔。祭孔我们是有传承的,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甚至于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我们还有祭孔的礼制。但是祭孔礼制是经袁世凯改良的,穿的衣服都是洪宪帝的服装,在五十年代还是这个习惯呢。那我们到了一九八九年,八八年第一次,我参加的是北京首都博物馆的祭孔,恢复到乾隆年的形制,戴的凉帽,穿的箭衣,我来唱的。当时我们还是没有恢复到平均孔笛子的境界,还是ABCD定调的笛子,做了一点古乐,像那个埙哪,也是按照ABCD定调做的,实际上本质来讲来定调都错了。但是做的那个“舞于庭”,这个“佾舞”还是有清史稿的画,一点儿没有改。但是腔儿也是用工尺传下来的,是我翻译的。所以这样来讲呢,我觉得还有点影儿,再往后就不会再见到了。即便见到也是根据文献文典攒出来的,就是没有亲身参加过的。因为这个“传”,你必须得你跟谁学过,谁传给你。曲阜最后一代的乐舞生,当时曲阜六十几岁的老人参加过五十年代祭祀的还有,有一部分忘记的,有一部分的老人把它整合过来一唱都不对,怎么不对呢?因为我们现在派过来的人唱的都是普通话,人家唱的是大明音律,咬字都跟那个山东口音不一样,我们派的都是歌舞团的人学,学出来咬字对了声也不对,声也是洋歌的味儿。所以现在整个全国的祭孔都是儿戏。 所以要这样来讲,我认为雅乐的文明是空中楼阁,任何人也不能说自称我是乾隆年活过来的,我会这祭祀。所以现在我们要绝处寻根的话只能是祭孔。我这一辈人经历过,才能知道点影儿。再往后,中和韶乐、丹陛大乐——我讲的那都是现实的故事,大家可以看《清史稿》——怎么办?那么我们现在仅存了这么一点儿昆腔,曲牌联套,唱的是明传奇,我们还要把它改成歌舞剧,那不是眼看着我们自己把自己给拆了。但是呢我们还得要呼吁,没有城墙有唱腔,帝都文化的文明不能一下就变成大裤衩那样的建筑。 昨个儿我在《北京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大家今个儿要买还能买得到,一个整版,就是说我那本书是维护昆曲正统的问题,想不到登了,我刚知道的。今儿早上买没买着这报纸,大家要买可能得想想辙,还有。 那么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呢,工尺谱啊,很容易,学起来十分钟就会。中国的东西就跟那《天工开物》似的,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但是你要真会了要做起来特难,工尺谱必须得用。工尺很简单,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伬、仜,就是sol、la、si、do、re、mi、fa、sol、la、si、do、re、mi,就是这么一个从低音到高音的这么一个翻译。你把这个字母背下来,再把节奏掌握了,板,头眼、中眼、末眼,板后头,中眼后头,头眼后头,末眼后边,剩下就是气口儿和小腔儿。条例写出来不过几百字,但是你练去吧,你练一年未准用得娴熟。就跟我们小时候压腿练功似的,这得幼功,得从小脑子里就印准了这工尺是什么高音,音高节度什么样。那么这种视唱练耳来自于哪儿?就是刚才念《论语》的这个诵唸经文。这个诵唸古诗词、吟诵古诗词跟吟诵古文、诵唸古文,才是我们中国人的视唱练耳,有了这基础了,那个工尺、音准、音律就不攻自破了,再掌握一门乐器。这俩问题很大,我回答得可能不太完美。希望您指正。 提问:首先十分感谢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讲座,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您。第一个就是您刚才提到了我们现在的礼乐传承是空中楼阁,甚至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国学”这样的社会现象,那么我想问一下,就是我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如果我想学最地道的正根儿上的这种传统的文化,我应该怎么学呢? 张卫东:上善若水,拣你身边最好的古典文学的老师,把他学会了你就进步了,不要学那个够不着的老师。 提问:我第二个问题是,您刚才也提到了,刚才几位老师也给我们展示了学习《论语》用的这种唱诵的方法,那么现在在学习国学经典有一种学说也好吧,就是提倡儿童读经,然后呢说成人基本上读经的意义不是很大了。那么儿童读经的方法是先不用理解,就是背下来一百遍或几百遍,您对这种学习的方法是怎么看呢?谢谢。 张卫东:眼高手才能高,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读这些不同的经典当中,都能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各有所长。但是我们也不能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成年人读这个古典经文,最注重的是基本功,就是从咬字发音上跟韵味上下功夫,而年轻的小孩子们是从识字上下功夫,各有所长。所以说呢,我们也不必菲薄任何人的一些快速优良的学习方法。凡是快的东西,就是慢的东西;凡是慢的东西,就是快的东西。我觉得小孩有一部《孝经》学透了能背下来能默写,在这基础上学学《大学》,慢慢地通达了,一边学一边练,就够了。如果说把小孩子灌得很满,你得要知道他得要跟这个社会的发展要接触嘛,所以说任何的教育方式都是可以选择的,只是看你的眼界有多宽而已。 提问:谢谢您。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