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荀子:以仁为基础的礼义构建


    一、仁:荀子思想的基础
    荀子处理战国末期,对先秦诸子乃至儒家各派都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但他还是继承了孔孟仁学的基本精神,《荀子·臣道》仍然倡言“仁者爱人”、“仁者必敬人”为治道之本,《荀子·大略》主张“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杨倞注:“人主根本所施设在仁,其役用则在智,尽善则在礼。天施,天道之所施设也。此明为国当以仁为先也。”强调君主是否有仁心是治道的根本,而智和礼则在其次。因此,王者先仁而后礼,为国当以仁为先。显然,“仁”在荀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孔孟其实是一样的。当然,这同孔子的“为仁由己”和孟子的“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的思路是不同的,其思考的重点不在内在道德仁性的培养而在外在伦理制度的完善,从而在儒学史上开辟了一条隆礼重法的理路,因而可称之为先秦儒学中的“礼学”。但这个“礼学”仍然以仁学为基础,在本质上仍然是“仁本礼用”之学。宋人唐仲友言:“方说士徼时好,卿独守儒议,兵以仁义,富以儒术,强以道德之威,旨意与孟子同。”另据司马迁《史记·孟荀列传》载,孟、荀“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可见二人都是在孔子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孟子多言仁义,其实荀子也讲仁义,在《荀子》一书中仁义并举很多,
    如: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劝学》)
    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相安固邪?(《荣辱》)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荣辱》)
    平政教,审节奏,砥砺百姓,为是之日,而志剸天下劲矣;案修仁义,伉隆高,正法则,选贤良,养百姓,为是之日,而名声剸天下之美矣。(《王制》)
    
    荀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以上荀子讲仁义与孟子没有多大差别,说明荀子虽然以礼义为要,然其价值源泉与思想归宿仍然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仁义。以仁义为本,以礼义为要,乃是荀子儒学的道路,正如他自己所说:“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荀子·劝学》)中唐学者权德舆说:“荀况、孟轲修道著书,本于仁义,经术之枝派也。”对于孟荀的关系,汉代扬雄《法言·君子》载:“孙卿非数家之书,侻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惟圣人为不异。”关于同门异户,有学者认为是“道”同而“术”异,即二人在基本价值理念与信仰上是同道中人,而分歧或差异就是“操术”不同。“操术”在荀子书中主要指“礼义之统”,对此我表示认同。“同门异户”说明孟荀同出于孔门,却走出了各自的道路。《荀子·不苟》:“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可见,操术主要指执持“礼义之统”的主张或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荀子的思想是以仁义为本,以礼义为用。
    荀子心目中理想的先王之道就是对“仁道”最高的尊崇,是按照礼义推行的。他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儒效》)先王之道是以仁道最高体现,是遵循礼义而行的结果,是人道,是君子之道。《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王先谦《荀子集解》引王念孙曰:“言作事不由礼法而以《诗》《书》为之,则不可以得之矣。”礼宪即礼法,牟宗三先生说:“礼宪者实是仁义之客观化”,是荀子对儒门内圣之学的外转,即内圣之仁道原则表现于社会历史之中,贯之于社会历史、政治、法律、组织、制度之上,“外王之极致,非徒不遗外而已,亦非徒兼善天下之致用,力济苍生而不舍,而已也。盖兼善有兼善之道,力济有力济之法。此道此法非只圣君贤相德慧之妙用,亦非只大圣贤恻怛之悲怀。乃必须是组织社会人群之礼义法度,此即百王累积之‘礼义之统’也。”荀子以其诚朴笃实之心真切地注意到礼义之统,并极言知统类,一制度,断之于礼宪,为仁义原则的实现指出了一条客观化的道路,是荀子对儒家未来发展的重大贡献。
    仁、义、礼构成孔子思想的基本构架。孔子之后《中庸》以仁、义作为礼的根据:“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后来郭店楚简《五行》还加上“智”:“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仁义礼智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语丛三》:“爱,仁也。义处之也,礼行之也。”至《孟子·离娄上》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这种以仁、义作为礼之根据,礼之作用在于节文的思想到荀子这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荀子仁、义、礼、乐并提,《荀子·大略》云:“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虚之,非仁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知,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所以,“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首先值得注意的仁、义、礼并提的次序,仁、义在先,礼在后;仁、义为本,为治国之本;礼为末节,威仪节奏。其次,仁、义、礼三者在君子修养中作用、功能不同,但相互贯通,归本于道。第三,仁、义、礼三者对人们来犹如货财粟米,是百姓日用,不可或缺的。
    荀子也继承孔孟的仁政思想,“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荀子·王制》)统治者如果能够以仁义治理天下,天下的人就都会相亲相爱。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以仁心为本,注重通过内在仁心的扩充实现仁政,但也没有忘记礼制,礼制秩序是其仁政的应有之义。《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其中“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是就其礼制秩序而言的。荀子则认为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实现仁政的必要条件,而要实现正常的社会秩序,礼是最重要的工具。他说:“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佚或乐,或劬或劳,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荀子·强国》)王先谦案:“此言先王将欲施仁于天下,必先有分割等异,乃可以明其文而通其顺;若无分割等异,则无文不顺,即仁无所施矣。”在荀子看来,古代先王分割等异的“礼”就是“仁”的“文”,是实现“仁”的具体方式;而“仁政”则必须通过“礼”的分割等异,才能够实现。他又说:“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仁此者也……”(《荀子?君子》)礼通过划分不同的社会等级,使人们在差等格序中和谐相处,才使得仁政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