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马王堆一号汉墓四重棺:汉初道者眼中的死后仙化程序(3)
http://www.newdu.com 2024/12/02 06:12:52 文史哲杂志 姜生 参加讨论
L4黑漆素棺代表“包裹天地”、“玄之又玄”的“道” 最外层的黑漆素棺(L4,图2.4),《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识之为第一层。“棺的外表遍涂棕黑色漆,素面无纹饰”。可能是这种朴素,导致此棺未被收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下集图版26)公布的木棺全套彩色图片,此后所有相关出版物亦皆如此。相应地,这层素棺亦因其简单的外表往往被忽略了。 古以黑色解“玄”字,《说文解字》卷四“玄部”:“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可见汉人以颜色表达宇宙观,所思深矣。黑漆素棺的这种棺表髹漆当即“玄”色。 在前三重的既有逻辑上,进一步推断,黑漆素棺当是象征“包天裹地”、“玄之又玄”而为宇宙之本的“大道”。应当说,在整个套棺中,L4蕴涵着最为精微奇妙的宇宙观、生命观。甚至可以说,基于其内三重彩棺所表达的思想,包裹一切的黑漆素棺以玄素的沉默,暗示着道家思想的精髓。 按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乙本》: 浴(谷)神不死,是胃(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胃(谓)天地之根。 又按《道德经》一章,道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老庄所论,皆以“道”为先于天地的宇宙本原。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资料图) 《淮南子·原道训》开篇即言: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此乃汉代元气论宇宙观之体现。显然这种宇宙观内在地构造了一个时代的死后世界观,马王堆四重套棺即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体现。 从其在思想史背景来看,L4外表的玄漆无饰,同样也是对道家所崇的虚无素朴思想的奇妙艺术表达。《道德经》崇尚“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近其“道”;老子认为,人不能期待通过物质的或感官的过程去直接领略那“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而只有在虚无惚恍若有若无之中,才能尝试去把握那不可名状的“道”。两汉元气说盛行,以元气为万物之本体。这个“元”的实质即是道家所论宇宙万物之本的“道”。 一言以蔽之,最外层黑漆素棺所表现的乃是《淮南子·原道训》所论“与道为一”、“与道同出”、终得“全其身”而“与道游”的终极理想境界。 汉初的黄老道信仰在整个套棺中获得如此精微体现 汉初,以窦太后为首的“道者”们对老子及其思想虔诚信仰,大尊奉之。在这个信仰体系中,他们追求“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史记·太史公自序》)。淮南学派则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淮南子·诠言训》:“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考虑到这些,便不难理解,在马王堆一号墓四重套棺中,汉初“道者”的死后信仰,已经得到系统而具象的表达。 汉初的黄老道信仰在整个套棺中获得精微体现(资料图) 轪侯夫人的四重棺,从内到外的三重彩绘棺L1~L3,分别代表着冥界、昆仑、九天等三种空间,与T形帛画一样象征死后的三段转变过程;L1~L3与T形帛画之间为并列关系。最外层L4则作为“包天裹地”、“玄之又玄”的“大道”的象征,是L1~L3和T形帛画共同的归宿。装入黑漆素棺意味着“乃合大道”,进入混混溟溟“与道为一”的终极境界,其蕴义可谓至妙。 简言之,整个套棺从内向外依次表达了汉初死后尸解成仙信仰的完整程序:入冥界、登昆仑、上九天、合大道。从道家和道教的信仰史来看,这样的程序,逻辑上完全合理,且与每个图像蕴义相符合。 T形帛画和四重套棺的物理结构与符号结构完美结合,使之形成“象征”和“现实”的混融态,套棺实物与棺表及帛画图像配合,使入冥、变仙、成神、合道的系列程序被现实化,墓主人于死后世界藉此而被实现,成为得道升天的“真人”。汉初的黄老道信仰在整个套棺中获得如此精微体现,遥想其时代、其思想,堪称宏大。(编辑:妙眼)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 文史哲杂志 微信公众号。文/姜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原载《文史哲》2016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