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图说中国画马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和强盛富有的象征。
    龙马精神,则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精神。我国画马史上名家辈出,他们或注意实际观察,将马的种种形态精确地描绘出来;或不满足于形似,力求画出马的精神,以达到以马抒怀、以马寄情的目的。无论重写实还是通过画马来画人,古代画家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画马这门艺术表现出真正的中国气派。在即将迎来马年春节的时候,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世界中这些精彩纷呈的画马之作——
    秦汉之马:质朴雄浑
    汉代是我国鞍马画第一个高峰
    马的形象最早作为绘画形式出现大约要属岩画。狩猎图中的形象虽然过于简单、稚拙,然而却抓住了马的本质特征,头、颈、胸、腹背、臀、四肢基本合乎马体的比例,一些变形马体让人更觉优美、矫健,由此可见古代先民在观察马和表现马方面已具有一定水平。秦汉时期,人们更加重视描绘和塑造马的艺术形象,秦代兵马俑表现马的形象以逼真生动的写实风格著称,享誉世界。
    汉代则是我国鞍马画的第一个高峰,在画马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陈敞、刘白、龚宽等人皆为画马高手。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以马的形象为题材的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各种雕塑作品,如甘肃武威的武梁祠画像石、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壁画、四川画像砖等等。汉代作品中,马的形象不但刻画得非常具体准确,而且采用了想象夸张的形式,将马体的躯干、颈部加宽,四肢变瘦,使马显得更加清爽彪悍,形成这个时期特有的“汉马”造型。著名的铜雕《马踏飞燕》就是这一造型的代表之作,其形象、神态、寓意无不令人惊叹。
    盛唐之马:形神兼备
    爱马养马画马形成风气
    
    唐代画家韩干的代表作《照夜白》
    
    唐代壁画《打马球》(局部)
    盛唐时期画马,可谓又一高峰。唐朝鞍马画家有曹霸、韩干、韦偃等人,皆享誉于后世。开元、天宝之际,唐室之威望震于西域,诸国之名马多所献纳,当时画家都有写生之好。唐朝爱马、养马形成风气,使得画马名家辈出。在诸多名家之中,最有名的首推韩干。唐明皇让韩干师法宫廷画马名家陈闳,可他不愿机械模仿。曾言:“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之师也。”韩干观马细致入微,画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并结合自己的心得将马加以夸张,形成造型独特的“韩干马”,恰到好处地刻画马之神态,从而形成自己的画马风格,成为对后代影响最大的画马名家。其马的造型特点是头秀颈宽,胸阔腹壮,臀部呈蝶翅状,四肢瘦劲如铁,更觉马的威武雄壮,卓尔不凡,深得世人赞许。其代表作《照夜白》图中可以充分领略到韩干马的风采:图中之马昂首奋鬃,仰天长啸,宽阔的颈项,显得更加雄强劲健,浑圆如蝶翅的臀部则为微屈的后肢做高举蹬刨状,虽然被缚柱上,却有腾骧千里之势,观之令人振奋。在历代众多马作中,此图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就连讽其画肉不画骨的杜甫也不得不赞其“笔端有神”,而宋代的苏轼、米芾则数度在诗文中给予高度赞美。阎立本的《职贡图》也是画马传世经典之作,李世民曾诏令阎立本绘六骏图,命刻石高手精雕于石屏,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昭陵六骏图像。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绘有六马,采用勾染方法完成,画面典雅庄重,马匹气定神闲,极好地表现了王室贵族特有的富贵之气。章怀太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中,马四蹄腾空,铁线勾勒,神骨宛然,马的形体已不似汉画像石奔马那种夸张的变形,却也骁腾不凡。说明当时画家对良种马的形体特征、奔驰的动态,已拥有细致的研究和表现技巧。若以形神兼备为要求,盛唐画马是超越了汉画像石的奔马。
    盛唐之后的五代时期,则出现了赵嵓、胡环等画马高手。他们久居大漠荒原,熟悉那里的一切,以写生的方法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之作。《卓歇图》是胡环的力作,该图场景广阔,表现了大漠之中马的漫步、伫立、顾盼、遐思等姿态。技法上采用了勾线填色法,线条如钢丝盘曲,圆润而有弹性,各局部结构线条变化丰富,刻画精致,极好地展现出骏马的外在风貌。敷色上采用重彩,以硬笔疏渲之法表现鬃尾,使骏马更觉纤健厚重。赵嵓的《调马图》格调高雅,元人赵子昂对他评价甚高,认为他笔下的马“深得曹韩笔意,余亦好画,何能及也”。其作《调马图》图中之马体形高大、雄健,头颈昂扬,四顾不凡,有龙种之态。通体以青墨渲染作梅花状,此马名为“铁菊花”,为西域良种,位居上品,有天马之誉。
    宋元明清之马:风格迥异
    名家辈出 新意不断
    
    宋代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局部)
    北宋时期李公麟被推为宋画中第一人,他的《五马图》为画马传世佳作,以白描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每匹马后有宋黄庭坚题字,谓马之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等。五匹马各具美名,令人遐想,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而五位奚官则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其中五马的造型成为美术史上的经典。
    元代可谓中国画马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杰出代表是赵孟畹热恕U悦项一生画了大量以马为题材的作品,如《浴马图》《秋郊饮马图》《人马图》等,他在吸取前人优点的基础上刻意求新,所作之马图,画面构图严谨、色彩鲜艳,尤其善于将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使画面平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令读者备感亲切。《浴马图》中数匹骏马分别伫立、静卧、饮水于岸边或水中,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令读者不知不觉地陶醉于美妙的意境之中。任仁发的传世之作《二马图》则可以和赵孟钕嗥サ校?ldquo;用笔逼龙眠,法备而神完”之誉。前人画马唯以刻意追求马的体态为最高准则,而任仁发却将人的意识融在马的体内,以马为自己的艺术语言直抒胸臆,增加了马画的内涵。《二马图》采用对比的方法绘出,从造型上、神态上、敷色上都极具巧思。
    清代则在画马方面有较大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画马专家,尤其郎世宁与任伯年二人,把传统画马技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丝毛”与“写意”两大派系,令人耳目一新。郎世宁有《百骏图》传世,他在素描、色彩、焦点透视等方面有较高修养,又细心研究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创造了写实感极强的“丝毛画法”。该法以写生为造型基础,根据素描关系渲染至适度,最后以略深于底色的颜色丝毛。用这种方法画出的马,质感强烈,形同真马,一经面世便深得好评,风靡一时。其代表作《百骏图》制于1728年,画中表现的是林中牧马的情景,百匹骏马散落于林木、草地、河中、山坳之间。马的动态变化之大、结构之精确、色彩之鲜艳、透视之科学、真实感之强烈,在中国画马史上颇为罕见。
    
    徐悲鸿 《奔马》
    现代的徐悲鸿则以泼墨写奔马,融会中西,堪称写意画马第一人。他长期观察研究马的肌肉、骨骼和神情动态,经常在山乡和有马的地方对着真马写生,下笔时“全马在胸”,笔墨酣畅。早年流落上海时,他曾画了一幅马寄给上海美术馆,主持该馆的岭南派画家高剑文兄弟观之赞赏:“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