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儒家的中庸:进退有度 人我皆宜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曹雅欣 参加讨论

    文/曹雅欣
    儒家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发端之心为“仁义”,高明之境为“中庸”;仁义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中庸是万事万物的正体;仁义是“发于中”的内在支撑,中庸是“形于外”的外在体现;仁义是贯穿始终的看护,中庸是理想结果的实现。
    
    仁义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中庸是万事万物的正体(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何为中庸
    现在,当人们说起“中庸”这个词,语中所指是的两种不同含义。
    其一是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中庸》本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成书于战国时期,在宋代之前并不单行。而儒家学说发扬至北宋,程颢、程颐两位学者认为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孔门传授心法”,便将它整理编次,并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这就是宋、元以后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四书”。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又沿承“二程”的思想,为“四书”逐一作注,成就了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全篇不长,仅有四千余字,然而这篇经典,却是古代知识分子学习“四书”时最后才敢攻读的著作,公认是儒家学说中最难懂最深奥的理论。正因它的博大精深,“中庸”一词,就不仅仅是一本著作的名字,还特指一种精妙的思想,这也就是“中庸”的第二个含义。千年以来,中庸的深意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探讨求索,本文也就首先释义,何为中庸。
    程颐解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不倚就是“中”,不变不更就是“庸”。朱熹进一步指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他的意思是,既无不过,也无不及,中道即为常道。那么“中庸”,也就是符合常道、落入常理,正中正好、恰当其分。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他认为,“庸”就是用。
    综述来讲,中庸,就是使用适宜的、运用正好的、选用合适的、符合常规的、适于常理的、正中常道的。
    这也就是儒家崇尚的“执中”的思维方式。执其两端用其中,这个“中”并非是简单的中间派,而是要在两种极端、两种可能里,选取最刚好合宜、最正中目标的那一个。
    因此,可把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人生态度,凡事不求绝对、不求偏激的适度原则。
    
    中庸是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人生态度(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为何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要求君子所为要符合中庸之道,而指出小人所作则违背中庸之理。那么,为何中庸是如此重要的原则呢?这在《中庸》开篇就给出了解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中其分,这种适度的把握,是万物生发而成的本源。因为,正是天地间的条件曾方方面面都恰到好处,才有了生命的勃发。而这种正好,又成就了“和”——和谐共荣的世间万象。“和”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质。因此,中庸的态度法则,是对于“中和”的达成,是实现天地万物各当其分、各行其道的必由之路。
    以此看待“中庸”,它就不再高高在上、玄之又玄了,中庸本就早已落实到了万事万物发展的核心规律上。
    而中庸之道化入人间社会,也是致中和的法门。让各方满意,则社会和谐,人人安处其位,事事合乎所以,这看似平常而不出奇,实则已命中最高标准。
    中庸之道,就在平常道中。
    然而就是这种看似最平凡不过的理念,却几乎是儒家学说中最向往的精神追求,也是最难行的处世法则。
    所以在“四书”当中,最能传达“中庸”精神的论著《中庸》,虽然简短,却被放置在浩浩长篇《孟子》之后才可学习。如同山顶的启明灯,纵然只占据一角山崖,却需要经过厚实基础的攀登,才能最终撷取它的光辉。
    因此人们又称,“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平实的中庸里,达成的是完美。
    正因“庸”为常态,才难提炼,又因“中”为正好,才难实践。
    
    中庸之道,就在平常道中(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何中庸
    

但是,儒家也依然努力地为人们指出了学习中庸的方向,指出了如何无限地贴近这一最高深、最精妙的人生法则。这个博大精深的学术流派又一次告诉我们,一切目标的达成,不过是从脚下出发,从自身做起,从内心求成。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诚心,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性情、体察万物、成就目标的秘诀,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法绕行。中庸的实现亦是如此,从“诚”迈出,经“中”过路,向“和”进发。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这就是走向中庸之道的最佳途径。
    

做到中庸,首先从诚心开始。对人诚,则善于沟通;对事诚,则善于明晰;对物诚,则善于珍重。诚者,必能心达而意定,从而接近大度、达观、平和。
    

此时,就已经近乎于“中”的程度了。因为心诚意正,所以不偏不倚。一个惯于以中正之心处世的人,将看到比他人在自我那个狭隘角度所看到的更全面、更广阔的风景。
    

坐中才能守正。怀有“执中”的心态,可使生命境界走向不忧不惧、不惊不扰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拥有“和”的思维习惯与精神风骨,便是一个无限近乎了“道”的人,是一个守正无邪、中正平和的人。
    中庸,非一味示好、掩藏自己,非见风使舵、毫无主见,恰恰相反,中庸要求的是,心中有定,手中有稳,语中有理,行中有序,能以不伤人也不自伤的方式去待人,以不委屈也不求全的立场去处事,以不动摇也不固执的态度去面世,以不畏缩也不激进的思维去考量。
    道不远人,中庸之道,本诚而为。
    
    中庸之道,本诚而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庸在今天
    中庸是待人的态度,也是做事的艺术,更是把握局面的能力。
    按照中庸的理念,面对纷争,就不是简单地快刀斩乱麻而后患无穷,而是能体察到多方的顾虑、苦衷、利益、隐患,做出让各方都尽可能满意的协调方法。
    胡适曾说:“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可见,中庸的指导思想在传统文化浸染的国土上无所不在。
    

比如兵家就提醒“穷寇勿追”,要给对方、给己方都留有余地;而政界多信奉“功成身退”,不登峰造极,而见好就收;在做人上追求“光而不耀”,光亮温暖却不灼伤旁人,光芒瞩目却不刻意招摇。中庸提倡不张扬的人格,不极致的进阶,不逼仄的追逐。安近怀远,与人为善,进退有度,人我皆宜。
    然而中庸,绝非是很多人误解中的好好先生、四面恭维,中庸是消解中的坚持,忍让中的坚定,平和中的坚韧,包容中的坚守。以中庸为体,面对世间,就能够减少因私欲而发的战争、因敌对而生的厮杀、因隔阂而起的冲突、因极端而存的矛盾,无论国际关系、民族关系、人际关系、自我关系,都可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因为赤诚而处理适中,因为适中而达成共赢。圆融变通,经世致用。
    中庸的精义,经两千余年而益发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它能使异议融会贯通、和谐共融,能使理论举一反三、知行合一,真正将智慧落实到古今生活里。中庸,是朴素诚恳的力量,是悲悯达观的情怀,是守中取正的情操,在至高至圣的哲学中闪烁,又在平凡常道的点滴里把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