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雅欣 儒家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发端之心为“仁义”,高明之境为“中庸”;仁义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中庸是万事万物的正体;仁义是“发于中”的内在支撑,中庸是“形于外”的外在体现;仁义是贯穿始终的看护,中庸是理想结果的实现。 仁义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中庸是万事万物的正体(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何为中庸 现在,当人们说起“中庸”这个词,语中所指是的两种不同含义。 其一是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中庸》本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成书于战国时期,在宋代之前并不单行。而儒家学说发扬至北宋,程颢、程颐两位学者认为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孔门传授心法”,便将它整理编次,并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这就是宋、元以后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四书”。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又沿承“二程”的思想,为“四书”逐一作注,成就了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全篇不长,仅有四千余字,然而这篇经典,却是古代知识分子学习“四书”时最后才敢攻读的著作,公认是儒家学说中最难懂最深奥的理论。正因它的博大精深,“中庸”一词,就不仅仅是一本著作的名字,还特指一种精妙的思想,这也就是“中庸”的第二个含义。千年以来,中庸的深意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探讨求索,本文也就首先释义,何为中庸。 程颐解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不倚就是“中”,不变不更就是“庸”。朱熹进一步指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他的意思是,既无不过,也无不及,中道即为常道。那么“中庸”,也就是符合常道、落入常理,正中正好、恰当其分。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他认为,“庸”就是用。 综述来讲,中庸,就是使用适宜的、运用正好的、选用合适的、符合常规的、适于常理的、正中常道的。 这也就是儒家崇尚的“执中”的思维方式。执其两端用其中,这个“中”并非是简单的中间派,而是要在两种极端、两种可能里,选取最刚好合宜、最正中目标的那一个。 因此,可把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人生态度,凡事不求绝对、不求偏激的适度原则。 中庸是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人生态度(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为何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要求君子所为要符合中庸之道,而指出小人所作则违背中庸之理。那么,为何中庸是如此重要的原则呢?这在《中庸》开篇就给出了解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中其分,这种适度的把握,是万物生发而成的本源。因为,正是天地间的条件曾方方面面都恰到好处,才有了生命的勃发。而这种正好,又成就了“和”——和谐共荣的世间万象。“和”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质。因此,中庸的态度法则,是对于“中和”的达成,是实现天地万物各当其分、各行其道的必由之路。 以此看待“中庸”,它就不再高高在上、玄之又玄了,中庸本就早已落实到了万事万物发展的核心规律上。 而中庸之道化入人间社会,也是致中和的法门。让各方满意,则社会和谐,人人安处其位,事事合乎所以,这看似平常而不出奇,实则已命中最高标准。 中庸之道,就在平常道中。 然而就是这种看似最平凡不过的理念,却几乎是儒家学说中最向往的精神追求,也是最难行的处世法则。 所以在“四书”当中,最能传达“中庸”精神的论著《中庸》,虽然简短,却被放置在浩浩长篇《孟子》之后才可学习。如同山顶的启明灯,纵然只占据一角山崖,却需要经过厚实基础的攀登,才能最终撷取它的光辉。 因此人们又称,“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平实的中庸里,达成的是完美。 正因“庸”为常态,才难提炼,又因“中”为正好,才难实践。 中庸之道,就在平常道中(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何中庸 但是,儒家也依然努力地为人们指出了学习中庸的方向,指出了如何无限地贴近这一最高深、最精妙的人生法则。这个博大精深的学术流派又一次告诉我们,一切目标的达成,不过是从脚下出发,从自身做起,从内心求成。 做到中庸,首先从诚心开始。对人诚,则善于沟通;对事诚,则善于明晰;对物诚,则善于珍重。诚者,必能心达而意定,从而接近大度、达观、平和。 此时,就已经近乎于“中”的程度了。因为心诚意正,所以不偏不倚。一个惯于以中正之心处世的人,将看到比他人在自我那个狭隘角度所看到的更全面、更广阔的风景。 坐中才能守正。怀有“执中”的心态,可使生命境界走向不忧不惧、不惊不扰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拥有“和”的思维习惯与精神风骨,便是一个无限近乎了“道”的人,是一个守正无邪、中正平和的人。 比如兵家就提醒“穷寇勿追”,要给对方、给己方都留有余地;而政界多信奉“功成身退”,不登峰造极,而见好就收;在做人上追求“光而不耀”,光亮温暖却不灼伤旁人,光芒瞩目却不刻意招摇。中庸提倡不张扬的人格,不极致的进阶,不逼仄的追逐。安近怀远,与人为善,进退有度,人我皆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