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通经致用的儒家典范:韦庄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徐晋如 参加讨论

    本文摘自知名学者、诗人徐晋如所著《唐宋词与人生》之二《洛阳才子他乡老——说韦庄》,由作者授权腾讯儒学独家连载。
    韦庄是通经致用的儒家典范。他才干过人,在给王建做掌书记时,史载他“文不加点,而语多称情”。原来,唐五代时,写公文一定要写骈体文,既要有骈体文对仗工丽、词藻富赡的文体特点,又要晓畅明白,打动人心,殊为不易。韦庄写骈体的公文,属稿已成,不加点窜(修改),每句话却能把意思很明白晓畅,直入人心。当时西蜀有一县令,经常扰民,王建令韦庄作文宣谕,用作警告,韦庄写的不是死板的官样文章,而是以情理动之。文中有这样两句:“正当凋瘵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意思是正当年成不好的时候,你就要给老百姓休养生息,不要让战乱之后的老百姓再受一层盘剥。但说得入情入理,对仗又精切,所以这两句话流行一时,蜀地民众,也多藉这两句话,抵住了官吏的盘剥。
    唐代末年,内则有宦官专政之祸,外则有藩镇不臣之忧。唐昭宗一生被人胁迫,做着傀儡皇帝,先是受制于宦官,后来则受制于大军阀朱温。朱温出身就非常坏,他本是黄巢部下,后来反戈一击,投靠朝廷,改名为朱全忠。昭宗有一段时期被宦官囚禁,朱全忠把那些擅政的宦官杀掉,自己胁迫昭宗,得掌实权。这时候朱全忠就让昭宗改了一个年号,叫作天复,以示朝廷的恶势力已清。在天复年间,王建作为地方割据政权的首领,很担心自己的地位是否稳固,所以就派韦庄到朝廷去入贡,真实的用意却是跟当时权倾朝野、实际的国家掌舵人朱全忠修好,大意略谓:你放心,我一定是你地方上坚强的后盾,你永远是大哥,我永远是小弟。韦庄有着非常好的外交才干,他不轻易说话,但只要一出声,就一定是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朱全忠也对他十分欣赏。
    王国维曾说,有主观之诗人,有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客观之诗人必多阅世。韦庄的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历史上很多的诗人,政治上、生活上幼稚得一塌糊涂,韦庄从宦后,却一直大得器重,他的政治嗅觉非常灵敏,判断力不是一般的好。天复四年,朱全忠终于等不住了,派手下把唐昭宗以及昭宗后妃等一千多人全部杀害,立昭宗子李柷为皇帝,即后来的唐哀宗。三年以后,又废哀宗自立为帝,同时改国号为大梁,并且还把自己名字改作朱晃。这时候他就派了使者司马卿到西川去,宣读“圣旨”。先至兴元,兴元节度使王宗绾把这份“圣旨”又派使者用驿马传给王建。王建很想恢复大唐,韦庄却看出大唐气数已尽,只劝王建说兵者为大事,不可仓卒而行,于是代王建起草复信,峻责王宗绾不能为大唐守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吾家受主上恩有年矣,衣衿之上,宸翰如新;墨诏之中,泪痕犹在。犬马犹能报主,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二月,车驾东还,连贡二十表,而绝无一使之报,天地阻隔,叫呼何及!闻上至谷水,臣僚及宫妃千余人皆为汴州所害,及至洛,果遭弑逆。自闻此诏,五内糜溃,今两川锐旅,誓雪国耻,不知来使何以宣谕示此告?
    责以大义,封住王宗绾之口,又勒令宗绾自决进退,司马卿一看此情形,只得悻悻然向朱全忠返报。
    梁篡唐后,韦庄与诸将佐劝王建自立为帝,他也成为前蜀的开国宰相。朱全忠自知无法统一全国,又派使者跟王建通好,信中卑词自抑,尊称王建为兄,韦庄一看书信,就明白朱全忠的用心,笑谓左右,说这是“神尧骄李密之意”。神尧,指的是唐高祖李渊。隋末之时,天下共有十八家反王,四十八路烟尘,都在反隋,李渊势力渐大,但仍不及瓦岗寨的首领李密,所以李渊给李密写信,把李密捧得很高,让李密自骄自大,出兵抵挡东都强敌,李家却专心一意扫平关中,据有关河之险,休养生息,直待其他反王鹬蚌相争,而坐收渔人之利。韦庄政治上的成熟老练,可见一斑。
    作者小传:
    
    徐晋如
    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唐宋词与人生》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