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启超 读荀子有两种目的,第一,为修养应用;第二,为学术的研究。 ![]() 荀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读《荀子》可锻炼人之心能 为修养应用起见,读《荀子》最能唤起吾辈之自治力,常检束自己,不至松懈堕落;又资质稍笃下之人,读之得“人定胜天”的信仰,能增加其勇气;又其理论值剖析刻入处,读之能令思虑缜密,遇事能断。是故《孟子》之益处在发扬志气,读《荀子》之益处在锻炼心能,二者不可偏废。为此种目的而读《荀子》,宜将心赏之格言,分类摘钞。如有益于修身者,有益于应事者,有益于治学方法者。常常熟讽牢记,随时参证于己身,庶几荀子所谓“博学而日参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读《荀子》宜精度泛读结合 为学术的研究起见,其目的在求了解荀子学术之全系统及其在学术史上之位置。此种读法,宜特别注重数篇——最初读《劝学篇》观其大概。次读《性恶篇》观其思想根核所在。次读《解蔽》、《正名》、《天伦》三篇,观其所衍之条理。次读《正论篇》、《非十二子篇》,观其对于异派之攻难及辩护,如是则可以了解荀子之哲学及其教育。次读《富国》、《君道》、《王制》三篇,则可以了解荀子之政治学及其政术。更次则《荣辱》、《非相》两篇,间有极精之语,但不名—类,宜撷取为补助。以上诸篇,极须精读。余篇涉览足矣。 凡欲彻底了解一家学说,最好标举若干问题为纲领,将全书中关涉此问题之语句,悉数钞录,比较钩稽以求其真意之所存。例如《荀子》之所谓性伪,所谓积,所谓习与化,所谓名,所谓礼,所谓蔽……等等皆其主要问题也,各篇皆有论及,类钞而比观之,始能得其全豹。 凡立言总带有几分时代色彩,故孟子贵“知人论世”。荀子生今两千余年前,其言有专为当时之社会而发者,自当分别观之,不可盲从以责效于今日,但亦不可以今日眼光绳之,遂抹杀其在当日之价值也。至于其学说之含有永久性者——即并非对于时代问题而发言者,则无论何时,皆可以咨其严刻之评骘也。 本文由腾讯儒学根据梁启超所著《读书指南》摘录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