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用《周易》透析管理“短板”

http://www.newdu.com 2017-12-09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张华强
    管理者无不希望在企业经营中获得“好运”,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在危机中转危为安,而这正是儒家经典《周易》所要“显灵”之处。我们今天当然不会像古人以占卜进行决策那样荒唐和无奈,但是不妨反其意而用之,透析管理中出现的“短板”,从而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可资借鉴的管理工具。
    破解绩效考核难题
    

    科学管理采用还原方式对管理单元进行分解,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早期非常奏效。但是当我们把这种模式运用地整个系统中时,却常常暴露出意想不到的“短板”。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绩效考核失灵,比如绩效主义一度毁了日本著名企业索尼。既然绩效管理被认为科学,为什么成功率不高呢?用《周易》思维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
    绩效管理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管理工具叫平衡计分卡,它作为一种战略管理体系,把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测评指标,为经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管理框架。有意思的是,平衡计分卡中内部流程、客户、财务、学习四种指标可以视之为文王方位图中的“四正”,与震、坎、离、兑相对应;再按照目标、指标、计划、评估四个环节组织实施,恰好与《周易》中的八卦形成对应: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目标 计划 流程 评估 财务 学习 指标 客户
    八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能割裂开来。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文中指出,索尼失败的根源是从1995年左右开始实现绩效管理,公司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这看来并没有错,但是当它蔓延为绩效主义的时候,按照《周易》的精神,显然忽视了八卦之间的合力。
    原来,与《周易》中始终强调的中位观念相结合,八卦形成了一个数群:
    巽 4  离 9  坤 2 
    震 3  中 5  兑 7
    艮 8  坎 1  乾 6
    在这个数群中,无论从横直方向、竖直方向和斜直方向将三个数相加,其和都是15。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抽象为思维上的意义,称之为系统质。这就告诉我们,当我们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时,必须注意在各部分之间形成和保持一种系统质,比如诸葛亮的八卦阵。尽管后人难以复原诸葛亮的八卦阵,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八卦阵之所以神奇,就是因为敌人无论从哪一个方位进入此阵,都会受到同样强大(都是15)力量的打击。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绩效主义为什么会一度毁了索尼,那就是它在使用平衡计分卡这个八卦阵时,形似而神散。用天外伺朗先生的话说,“失去了集团激情、挑战精神以及团队精神”。那么,破解绩效考核难题的对策自然是重整和保持平衡计分卡“八卦阵”中的合力,表现出太极思维的神韵。除了各个环节有科学的配比之外,既要防止各个环节相互脱节,又要有主有次,系统质随时随处都不会减损。相信读者会生发出更妙的联想来。

    消除思维差异误区 
    管理者常常抱怨自己提出的战略在执行中变了味,引进的管理工具水土不服,在企业文化中形成了管理短板。比如郎咸平先生就曾经把索尼失败说成是企业文化的失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的差异造成的误区。但是当我们从《周易》占筮系统洞悉以方位为本的思维内涵时,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管理鸿沟。
    任何一种管理工具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表诉出来的内容,可以被堆砌地井井有条;另一个是隐含在内容后面的参照系,是被表诉出来的内容的逻辑基础,在《周易》中表现为以方位为本。
    我们都知道八卦有明确的空间方位,它们源于古人对空间方位的认识,只不过用“河图”、“洛书”的形式神秘化了起来。用《周易》算卦是荒谬的,但是古人对筮符系统的编排却是认真的,始终按照“河图”、“洛书”所示的空间方位演绎。当古人卦爻符号的变化和筮数运演试图囊括、穷尽人间事物时,实际上就是在把八卦的空间方位当作思维坐标。滥觞于此的中国文化无论怎样演变,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说《周易》中的思维坐标是跨越时空的,那么它和西方的科学思维也可以产生共鸣,其中蕴涵的数理逻辑与计算机二进位制的机理同样不容否认。这就告诉我们,不同的民族之间无论文化差异有多大,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符号,思维坐标的互认完全可以心有灵犀,正如不同形式的经纬度可以通过换算实现无缝衔接一样。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在管理中还会感到不同群体间有文化的差异呢?除了沟通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得鱼忘筌”。对于一个管理工具就像用《周易》去算命一样,没有考虑这个“算命”系统是怎样编排的。大家的“命”自然有不同,却忽视了背景的认知和认同。结果只能在“鱼”的层次上不断更新,失去了对“筌”的认知能力。二是生搬硬套。虽然知道“鱼”是“筌”捕捞的,得了“筌”之后只知道用来捕“鱼”,忘记了“筌”其实像筐一样什么都可以装。八卦背后的思维坐标其实就是一个筐,完全可以灵活配比,把任何层次的事物都可以当作这样的一个系统来看。三是志趣不同。虽然明白了管理工具背后参照系的意义,但是因为利益取向不同,难免有“睽违”之处,南辕北辙毫不奇怪。
    坚持以方位为本,在推行或者引进一种管理工具时,不仅要使大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更要保持利益取向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摆开和认同本企业、本团队的八卦阵。这当然需要管理者在科学管理思维中坚持以方位为本,如果管理者能够能动地迈好这一步,所谓文化差异在操作层面上也将不复存在。
    不断激活忧患意识
    管理中出现的“短板”影响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在《周易》看来是一种“凶象”。管理者致力于补齐“短板”无疑始于对这种“凶象”的忧患,这和古人试图用《周易》占吉凶的初衷是一致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利用《周易》中蕴涵的哲理不断激活忧患意识,当然有助于“补齐”短板。
    用《周易》的观点来看,“短板”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定制的短板,另一种是运作中出现的缺陷。定制的短板只具有分工的不同,即使不同的木板有天壤之别,也各有千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组织中有一物自有一物的用处,这和“木桶理论”说的不是一回事,对于短板既不必歧视,也不能自暴自弃。而运作中出现的缺陷则与“木桶理论”中所说的“短板”是一致的,不过它不是以尺寸来计算的,指的是理想状态与现实的差距,即没有达到“中位”的应有效果,表现为失位或者失中。在失位的情况下,即使是最长的那一块也可能成为“短板”,同样值得关注。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周易》的生命力就是要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从而校正“短板”的失位。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管理“八卦”进行组织上的布局时,各个板块的配备是同时有所期许的。而它们在实际运作中有所失位,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忧患意识缺失,忘乎所以,放松了监管;另一方面可能是相关板块缺失忧患意识。管理者拿起《周易》说事,本身就是对忧患意识的唤醒或者提醒。据考《周易》成书于商王朝腐朽衰败、周王朝图新变革之际,可以看作是专为唤起忧患意识应运而生。因而其内容多含危惧警戒之义,“是故其辞危”。“《易》之忧患”无处不在,实际的运用就是要使当事者“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乎忧患与故”,不敢有所懈怠。
    当然,《周易》的忧患多出于对神灵的敬畏,而我们今天的忧患除了对未竟事业的矢志不忘,还包括是对社会公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确信,从而在经营活动中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首先,在经营活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绝不危害消费者,污染环境,保持“天人合一”。其次,在企业发展中坚持走创新之路。企业各个板块的失位是以失“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在变化的新情况下履行职责好比射箭一样没有“中标”。要想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墨守成规是不行的,必须不断创新,否则就会出现“凶相”。再次,作为企业具体的板块,如果在运作中客观成为“短板”,那只能反求诸己。这种反求诸己不仅要检讨自己努力的程度,更要克服刻意钻政策、制度空子以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因为“其匪正,有眚”,所以“无妄行”。这并非靠纸上谈兵就能够解决问题的,需要有制度的保证。制度一方面要像《周易》那样“周”,考虑到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像《周易》那样无论怎样变易都“灵验”,奖惩分明,以一贯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