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是江西省古老的汉族赣语戏曲之一,发源于宜黄县,迄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流行于抚州(临川)、饶州(上饶)、赣州和闽西一带。其主要声腔为宜黄腔,俗称二犯或二凡,相当于京剧的二簧。宜黄戏的表演粗犷、古朴。唱念做打,程式严谨;一招一式,循规蹈矩。平时练功要求甚严,相传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之说。2006年5月20日,宜黄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戏窝子”产生宜黄戏和“宜黄腔” 中国三百多个剧种从大的方面来说,它们分属五个不同的声腔系统,即: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和皮黄调。宜黄腔属于皮黄调一类。而据考证,宜黄腔就是京剧、赣剧与徽、汉、湘等皮黄系统中二黄或称南路腔的前身,宜黄是二黄腔的发源地,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这充分说明,宜黄戏曲活动活跃,人才辈出,是个“戏窝子”,它有着产生一种戏曲新腔的基础和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宜黄戏 “宜黄腔”由于采用胡琴伴奏为主,以它伴奏的方便,熨贴而流传甚广,其先为省内赣江以东广大地区戏班所采用。如宜黄腔初到赣州是单独成班的,又如赣州东河戏原唱高、昆二腔、自清咸丰年间的新顺德班起,东河戏也变成了高、昆、宜黄腔的合班。宜黄腔传到安庆之后,由于采用了中州音韵,二黄腔更为中原广大地区所能接受,成为许多剧种主要声腔之一了。宜黄腔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对于探索“二黄”声腔起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古色古香的宜黄戏 宜黄戏传统剧目丰富,特色鲜明,旋律简单平直,尤以平板有特殊的地位和用法,以至许多人把它看成是二凡的一种板式;整本戏多,故事性强;角色分工细致,唱腔简炼朴实,唱腔口语化,易学易懂;表演粗犷大方,唱做念打形成一套既严谨而又灵活的程式,用胡琴伴奏,地方色彩很浓,与京剧、赣剧很不相同;是能适应表现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不同时代、内容的剧目。 具体说,宜黄戏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腔方面。宜黄戏声腔众多,属乱弹系统板腔体。其包括有:宜黄腔、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南北词和昆曲、小调等近十种,均各具特色。宜黄戏的演唱特点是旦行用小嗓、小生真假嗓结合,其它行当用大嗓。演唱时讲究吐字清晰、音随字走。传统唱腔中,衬字运用很多,几乎每句均有。行腔中常用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润腔手法。语言用的是中州韵,只是丑角多用宜黄方言。 几百年来,宜黄戏以其鲜明的表演风格、优美的声腔和人人爱听能懂的语言及不断更新的剧目活跃在省内外各地的舞台,受到广大观众和戏迷的喜爱。时至今日,仍然魅力不减、随着江西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观众加入进来,他(她)们翘首以待,期盼宜黄戏在更多的舞台上再放光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