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宋代书法:韵外之致意在笔先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陈寅恪先生曾经深情地写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无独有偶,李泽厚先生亦曾在其经典之作《美的历程》中,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论及宋代,他如是写道“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而确定下来,也正在这一时期,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书法艺术历数千载之演进,在宋代亦达到了一个高峰。与宋代山水画一样,宋代书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作品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书法家不能不尽主观心意灵气的形式。在书法美学理论上,文艺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宋代书法美学的中心。
    古人论及书法,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之说。宋代书法,承唐继晋,开创了一代新风。“尚意”也就是说书法家在作品中张扬个性,表达性情,不受法度拘束,任由感情自然流露,纵横驰骋。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出内府秘阁所藏历代名人法书,命人编《淳化秘阁法帖》10卷,摹勒枣木板,将历代名迹汇于一帙,且摹勒精细,成为后世“法帖之祖”。《淳化秘阁法帖》对于古代书法名迹的保存与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淳化秘阁法帖》的面世,打破了古人学书必求真迹的限制,同时也打破了前人法度,书法家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开辟了新的道路。宋代书法,尚意之风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书不是简单否定唐人,也不是简单回归晋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响了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修养,胸次高、读书多、见识广,为前人所不及。宋人尚意,表现在书法上,就有着异与唐代的、不同的审美风范。重行草、崇流美的尚意书风,韵外之致,意在笔先,不仅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
    开创尚意书风的,便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苏东坡。苏东坡诗词文章,雄放豪迈,开一代新风。他倡导的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的书法造诣深厚,居“宋四家”之首。苏东坡书法转益各师,自成一家,其书早年姿媚流美,中年端厚圆劲,晚年性稳意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用笔厚重劲健而又纵横洒脱,融雄伟与清逸于一体,笔势欹斜而神气横溢,开尚意一代书风。苏轼书法美在“妙在藏锋”“淳古遒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有“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作品传世。
    苏东坡开创尚意一代书风,其后的米芾风樯阵马,黄山谷长枪大戟,把尚意书风推到了极致。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他诗文俱佳,书画自成一家。他绘画上创“米氏云山”,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他在书法也有极高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米芾书法上不为法囿,下笔奇纵变幻,痛快淋漓,有风樯阵马、快刀利剑之势,《苦溪诗卷》《蜀素帖》是其杰作。米芾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黄山谷即著名诗人黄庭坚。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书法独树一格,不愿步前人陈迹,力求创造自家面貌,最突出的成就是行草书。他用笔善藏峰而巧于顿挫,逆入平出,变化丰富,如长枪大戟,气势宏伟。有《诸上座帖》《松风阁诗》等传世。
    在“宋四家”中,蔡襄年龄最大。蔡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他曾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蔡襄书法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行书尺牍》流传至今。
    苏、黄、米、蔡为大家,前三家书法都具有开创精神,奇纵雄放,意态昂扬,体现了尚意的时代精神。除了这几个大家之外,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宋徽宗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赵佶瘦金书“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瘦金体草书千字文》。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瘦金书,“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宋代周密曾在《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徽宗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赵孟对瘦金体评价很高,“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宋代书法家蔡襄作品
    除了上述大家、名作之外,宋代的阁帖收集也有很大成就。唐末五代,战乱不已,宋立国后广收前代墨迹,精拓成册,称为《淳化阁法帖》。阁帖收入上古仓颉至唐百名书家书帖419件,被后世称为“法帖之祖”。其后,《大观帖》《续阁帖》《戏鱼堂帖》相继出现,帖学风行天下。在宋代,书法家不仅看重创作,而且又重视对创作经验的总结,苏东坡、黄庭坚在题跋中都有对书法创作的经典论述。米芾所作的《海岳名言》,谈到运笔、布局等问题,见解独到。他所著的《书史》,更是后人研究宋以前书法名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宋代金石学的兴起,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教授佟培基曾这样写道:古人将重大事件用文字刻于铜器或石碑上,以求长久传世。这些金石刻辞成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在宋代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金石学。宋人搜集铜器、拓片并进行研究,形成一种风尚,《考古图》《博古图》《金石录》等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有宋一代,重文抑武,文化极度繁荣,书法艺术较之前代注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思与生命活力,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艺术,尚意书风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仍然为世人所重。
    宋代的书法革新运动标志着行草书艺术从追求技巧的时代跨入超越技巧的时代。著名书法家沃兴华曾说,在追求技巧的时代,人们视技巧为书法美的首要因素,因而着眼于作为创作对象的客体,将汉字的字画和结体锤炼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在超越技巧的时代,人们将主观意识看得高于一切,自我审美意识可以而且必须反映到字体的结构和点画之中,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因此,它特别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书法家本身多读书,提高修养的要求就是由此产生的,这是艺术观念的一个重大发展。
    书法艺术是一条滔滔不息的大河,由宋入元,经明、清,流入现当代的河床后更加汹涌澎湃。明清之际,开封书坛风云际会,群星璀璨,涌现了周亮工、李鹤年、李铁麟、仓景愉、萧亮飞、朱祖谋、纯阳子、徐炳麟、丁一敬、黎孔等书法名家,开封书法文化绚烂多彩,名重一时。
    当开封书法艺术的长河流入到现代时,古城开封更是人文荟萃,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堪称一流的书法名家。靳志、许钧、关百益、丁康保、郦禾农、张贞、张友兰、孙乐天、李子培、郭凤惠等均是近代书法的名家。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书法出现繁荣景象,谢瑞阶、郝世襄、许成琮、陈玉璋、武慕姚、于安澜、庞白虹、傅隐戈、李白凤、叶桐轩、孔宪易、牛光甫、桑凡、靳选、刘庚三等是活跃于书坛的著名书法家。即使是在文化凋敝的“文革”期间,开封的书法艺术活动仍未中断,成为全国最先恢复大型书法艺术活动的城市之一,并且举办了两次影响很大的群众书法展。
    上世纪80年代,开封书法进入全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书法家。1988年,全国第四届书法展览举行,开封参展作品17件,入选量居全国市级城市第一,排在16个省之前,成为现代书坛公认的书法大市。1984年开封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后,开封书法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饮誉当代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
    进入20世纪以后,开封书法艺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2008年,开封申报“中国书法名城”成功。开封这座有着100余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00余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800余名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书法大市拥有了当之无愧的荣誉。
    有远远高于现实的构建,就有能力召唤后代。人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上有着丰厚沃土、一直处于领率群作地位、从古至今大家辈出、群众基础坚实的开封,书法艺术有璀璨夺目的过去,也一定可以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想了解更多琴棋书画内容,请关注琴棋书画版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