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岭街 在明朝初期,宁波有四人,各怀绝技,举世无双,名闻天下。他们是金忠的卦、袁珙的相、吕纪的画、范洪的棋。其中,金忠的卜卦之术,精妙绝伦、奇验如神,尤得时在北平做燕王的朱棣的青睐,并招致麾下,与苏州的姚广孝一起运筹燕王府,倚为股肱。 金忠正是从这条街里走出去的北漂成功人。初出街时,身份是贪民、征卒,山乡的一名术士。二十几年后归乡,却是明朝唯一一位未经过科考而除兵部尚书的峨冠博带人。这条韩岭老街可是卧虎之地。 金忠的发迹极具传奇性。明太祖立国之后,倭寇为患,沿海缺乏戍守之卒,于是大征天下之兵。金忠因好饮,又从事与读书出仕风马牛不相干的占卦之术,里长与族人自然点名金忠这名异类应征北上,自备盘费充军燕山卫。出发前夕,金忠忘不了在酒楼过把酒瘾,饮得酣畅,而金忠之妻正怀抱婴儿在县榜下饮泣,无米下炊。适逢相士袁珙路过,观其母子,听其哭声,大富大贵相。于是多赠金银,以解金忠一家困乏。 到了北平后,金忠以编伍身,街头卖卜。因卦术精湛,声名雀起,被收入当时一心想从侄子手中夺取皇权的燕王朱棣的视线。朱棣托疾求卜,得“铸印乘轩”之卦,“此象贵不可言,大王何疾之有”。《明史》记载了金忠为朱棣算这一卦的史实。 其实,金忠自幼博涉经史百家,卦术之精,是他广博的学问体系之中的一小技。为人慷慨豁达,谋国持重老成,立朝刚正不阿。现在居住在韩岭街中,仍以金姓为多数,他们都是尚书的后代。 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上百家商铺在这条不足一华里的街上一家挨着一家。当年有“小宁波”之称,其繁华堪与宁波城一比。 在农村城镇建设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却有大量的老村老街正在快速地趋向空心化,“留守”成为当今的一个热词。与各地老街一样,具有悠久历史的韩岭,逃脱不了这一趋势。看看这些有点黯淡了的赭红的门扉,当年的繁华依稀可见,但难以掩盖今天的寂寞。 迈步在街上,见到的大多是中老人的身影。然而一些传统的生活习俗,正因为他们的坚持,仍有影迹可觅,自然成为患有“乡愁”症的我流利忘返的胜地。 九十四岁的婆婆,耳聪目明,读书看报,烧火做饭,仍能应付自如。 春天来临,傍山依湖的韩岭,各种春蔬应时而生,成为餐桌上的主打。 春笋,产自村边的山上。 洗箐叶。这是做青糍用的,在村边的山上采的。 择芥菜,刚从田上摘来,用来盐咸齑。当春笋旺市时,咸齑烤笋或晒咸齑笋干,味极美极鲜。 这是产自东钱湖中的湖鲜——胖头鱼和湖虾。 午饭时分…… 你不用顾忌,可以随意地推开一扇虚掩着的门,做饭的爷叔和婶婶都会以笑脸相迎。 濒临倒塌的宅子。不劳人来写“拆”字,岁月本是拆屋手。 韩岭村口的钱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