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道教宇宙观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2-27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而形成的,“道”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是“生生之本,化化之根”,是生天生地的始祖,是众生之父母,是万物之根蒂。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因此,按道教的说法,勉强把它叫做“道”。概言之,“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与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道教《常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就是道教宇宙生成论的最简明的概括。
    道是宇宙的本体、本源,这是共认的。但是其具体的形成过程,尚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老子的宇宙形成论
    关于宇宙的形成过程,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宇宙起源于“无”,“无”又生出“有”,“有”生成了“天地万物”。“道”即是“无”,“无生有”即是“道生一”。如果说“道”是“神”,“一”就是“气”。“道生一”即“神生气”。这个“气”是阴阳未分之前的“一气”。“二”就是“阴阳二气”,“三”是阴阳二气交合之后而生成的“和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由混沌状态演化而成一气,由一气演化而成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交合而生出和气,然后天地万物渐渐形成。宇宙的生成过程可简化为:道(无)→一(有)→二(阴阳)→三(和气)→万物。这就是老子的宇宙生成的过程。
    二、列子的宇宙形成论
    “道”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充塞宇宙,可以称之为“无极”。从无极到天地开辟之间,又可以详细划分为五个阶段,这在《列子》中有详细的描述,这五个阶段称为“五太”︰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和太极。它们是从道演化出之前的五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前后相继的五种状态。
    太易,是连气都尚未出现的状态。《列子天瑞篇》中说:“太易,未见气也”。宋代的道法理论中很重视这一阶段。《道法会元》卷六十七张善渊《万法通论》说:“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太易,是指阴阳的分化尚未出现,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太虚),当这一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这就叫做太易。太易,是神的起始,但气尚未出现的阶段。
    在太易之后的阶段是太初。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列子》说:“太初者,气之始也”张善渊则认为:“太初,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太初,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的阶段。
    太初之后是太始。太始,指形的开始。《列子》说:“太始者,形之始也”。不过这儿说的“形”,并非感官可见的形状,而只是在开天辟地之先的状态。张善渊则说:“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质者也。”太始,是指阴阳交合,混合为一,自有了一,便产生形。虽然有了形,却尚未有质。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质的阶段。   
    太始之后是太素。《列子》说:“太素者,质之始也”。张善渊说:“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太素,是太始变化成形,有形然后有质,却尚未成体。太素,就是质的起始而尚未成体的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四个阶段之后,气、形、质都已经具备,但却尚未相分离,形成一种混沌状态,列子称为“混沦”,其它道书便称为“太极”。张善渊说:“太极者,太素备而阳变阴合,五行具焉,万物生焉。是故太极肇判,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大道彰矣”,混沦是道之体,由它的动、静形成阴阳的变化交合,产生五行,和万物的化生。这种混沦,便是太极。天地的开辟,便是从太极开始的。“五太”的概念,是对道演化出天地以前的状态的深入探索和精到概括。
    三、《太上老君开天经》中的宇宙形成论
    道教对“道”的解释,除了是“生育天地”的本源外,还解释“道”是“聚则成形,散则为气”的太上老君。“道”,为先天之元气,元气即存于自然运化中,元气中有精,精极而灵,灵极而神。“道”为“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就是神灵。“大道玄寂”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无所不包,为“虚无之体,造化之根,神明之本”,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主宰者。道教的“道”就是“太上老君”,就是神灵,就是造物主。道教所信仰的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皆为“道气”所化,其本皆“道”。而“道”即“太上老君”,因此道教有“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之说。
    
    《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洪元、太初、太始三个不同的大世纪。经中曰:“在未有天地时,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形无象,自然空玄。…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处,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生。而后,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洪元”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即是“道”,也是“一”,“洪元”经过万劫而有“混元”,又经过万劫而成“百成”,“百成”81万年后而有“太初”。
    “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是时,太上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48万卷,一卷有48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这时才分别天地,创造了日、月、人。道家用太极图或用“二”,象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大世纪。 
    “太初”后,便进入了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太始”。这时,太上老君下凡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太始者,万物之始也”。“太始”既没,以后便有“太素”世纪。老君下降为师。“太素已来,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此前历史称为“上古”。 
    中古始于“混沌”之时,经历“九宫”、“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卢”、“句娄”、“赫胥”而至“太连”。太连之时,“天生五气,地生五昧,人民食之,乃得延年”。 
    在“太连”之后,进入下古。首有“伏羲”,老君下凡为师,名无化子,又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这时的人民有名无姓,世上没有五谷杂粮,“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有穴处,夏有巢居”。伏羲后而有“女娲”,女娲后而有“神农”。     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     神农没后而有“燧人”。燧人时,老君下凡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取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 
    燧人没后而有“祝融”,老君下凡为师,号广寿子,教修三纲、齐七政。三皇修道,人不病,作《按摩通精经》。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仓颉”、“轩辕黄帝”。
    黄帝之时,老君下降为师,号广成子。“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黄帝曾至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因而开万世治世之道。后来黄帝修道成功,于鼎湖乘龙升天,是为道家始祖。
    黄帝以后,次有“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太上老君历劫化生度人,至殷时又化为老子,迨周时传道德五千言,成《道德经》,阐扬“道”之精义。汉时,下降授天师张陵正一盟威之道,道教因而正式形成。后世道教在追溯其渊源时,谓:道教宗承于黄帝,始源于老子,成教于张陵。  
    《太上老君开天经》为南北朝时期的经典,其中对“大道”生成宇宙和万物以及人类的文明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诸多道经中记载最为详细的。
    四、杂合诸家的宇宙形成论  
    《太清玉册》云:“昔在象帝之先,空洞自然之中,有百千万重之‘正炁’,为万炁之祖,结而化生‘妙无圣君’,历尊号曰‘大罗元始尊’,为‘自然妙炁上帝’为万炁之祖,所谓‘道’生‘一’也。昔在延康遐劫之先,大梵浑滓之始,有百千万重之‘真炁’结而化生‘妙空圣君’,历尊号曰‘玉晨大道君,妙空上帝’。肇开道统,所谓一生二也。昔在赤明混沌之中,有百千万重之‘道炁’结而化生‘妙有圣君’历尊号曰‘五灵元老君,混元太上道君妙有上帝’使万象具备,所谓二生三,三生万物也。”
    
    宇宙由空洞自然之中聚集百千万重之正炁,道教称之为“妙无圣君”,即“元始天尊”,它是万炁之祖。经过四十一亿九仟九佰九十九万九仟九佰九十九年之久,宇宙演化到第一个时期称之为“太易”时期。道教亦称为“龙汉水劫”,此时期出现了“水”的元素,故称之为“太易生水”。又经过四十一亿之久,宇宙演化到第二个时期称之为“太初”时期。道教亦称为“延康火劫”此时期出现了“火”的元素,故称之为“太初生火”。宇宙由大梵浑滓之中聚集了百千万重之“真炁”,道教称之为‘妙空圣君’,即“灵宝天尊”。“水”和“火”经过混合后,产生了“气”。犹如水蒸气一般之自然现象,故称之为“炁”之始也。经过四十一亿年之久,宇宙演化到第三个时期称之为“太始”时期。道教亦称为“上皇木劫”此时期出现了“木”的元素,故称之为“太始生木”。三者混合,才开始有了“形”。经过四十一亿年之久,宇宙演化到第四个时期称之为“太素”时期。道教亦称为“赤明金劫”此时期出现了“金”的元素,故称之为“太素生金”。此时宇宙由赤明混沌之中聚集了百千万重之“道炁”,道教称之为“妙有圣君”,即“道德天尊”。此阶段的混合时空,才开始有了“质”。        宇宙在经历了以上四个时空阶段的演变,已经具备了“气”、“形”、“质”,但犹未分离,故而称之为“混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天无地,清浊未判,浑如无物。又经过四十一亿年,宇宙演化到第五个阶段,“太极”时期。道教亦称为“开皇土劫”此时期出现了“土”的元素,故称之为“太极生土”。此阶段的时空才开始有了“体”。道经称:“太极时期”为“开皇土劫”。于是就有了“玉皇衍生”的开始,统管天地的元始皇,故称为“开皇”。前面的四个时空虽然具备了“气”、“形”、“质”的演化,但是只有到了“太极”时期,才开始有了“体”的存在,此时,宇宙才具足,产生了银河系,衍生了其他的星球。 
    综上所述,虽然对宇宙的形成过程各家说法不一,但是他们都承认道是宇宙的本体、本源,从而衍生出了其它的时空和物质,道教所持的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自然衍生论,这种理论比起“大爆炸”或者“上帝创世论”似乎更加现实,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为合理。 
    (本文转载自“百度文库”,作者江帆)
    【参考文献】 
    [1]《道德经》万卷出版社    
    [2]《列子》贵州人民出版社    
    [3]《太上老君开天经》
    [4]《太清玉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