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灵宫,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东南隅文明街东端,是曹操祭祀关羽之所。曹操在这里建寿亭侯祠,又称关公庙。该庙历代重修,先后被称为武安王庙、关帝庙,清乾隆皇帝定名为妥灵宫。妥灵宫是最早的关公祭祀建筑群,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帝庙”。 1、曹操初创关公庙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月,曹操在洛阳,孙权遣使者,请求曹操发兵,共击蜀将关羽于荆州。曹操誓师南征,未到荆州,而关羽已败。次年春正月,曹操还于洛阳,孙权遣使送来关羽首级。曹操将武库的一座院落设为祭堂,大祭之后,以王礼葬之于洛阳南郊。而祭堂则改称为寿亭侯祠,因为关羽的爵位是寿亭侯。寿亭侯祠,又被称为关公庙,即今天的妥灵宫。 唐代时,关公庙南为新潭,这是一个大型港口,商船云集,关公庙香火鼎盛。北宋加封关羽为武安王,关公庙又被称为武安王庙,主殿称武安殿。 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妥灵宫(资料图) 2、强伸建立报恩堂 北宋关公庙和繁华的西京城毁于两宋之际的战火。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金朝在洛阳设中京金昌府,在原西京城的东城和立德坊等十余个里坊的范围内建立了中京城,并复原了文庙、洛川驿等建筑。 金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九月,蒙古发动灭金之战,金军屡败,失地千里。正大九年(公元1232年)三月二十七日晨,蒙古军攻陷中京城,中京留守侯耶律贞自杀。当天晚上,金朝元帅右监军任守真,组织忠孝军残部和射粮军残部近千人,竟然奇迹般夺回中京城。忠孝军是金朝后期的精锐之师,射粮军是金朝的杂役军,即后勤部队。 射粮军中有一名汉族士兵,名叫齐克伸,由于作战勇敢,人们遵他“强伸”,任守真提拔他为警巡使。蒙古军围攻金朝的都城汴京,任守真带兵前往救援,战死于郑州,洛阳民众推举强伸为金昌府签事。 关公庙又被称为武安王庙,主殿称武安殿(资料图) 不久,蒙古军从四面包围洛阳。强伸从难民中募兵,组成一支名为“憨子军”的敢死队,出城击溃蒙古军。金哀宗闻之,降诏嘉奖,以强伸为中京留守、元帅左监军、行元帅府事。强伸在关公庙武安殿旧址建立报恩堂,并将金哀宗的诏书刻石立碑于堂中。 次年三月,汴京已经陷落,金哀宗下落不明。蒙古大军围攻洛阳,派使者进城劝降强伸,强伸引使者至报恩堂,曰:“我本一军卒,天子命我为留守,誓以死报国耳。” 强伸又固守中京三个月,到当年六月,蒙古军攻破中京城,强伸率部下数十人从东门突围,转战至偃师,力尽被俘,宁死不屈,被杀于中京七里河。蒙古军焚毁报恩堂,砸碎圣旨碑。 强伸在关公庙武安殿旧址建立报恩堂,并将金哀宗的诏书刻石立碑于堂中(资料图) 3、乾隆题匾妥灵宫 金灭亡后,河洛大地成了蒙古兵的牧场。蒙古帝国蒙哥汗二年(公元1252年),蒙古开始编汉人户籍,洛阳等县平均只有793户。不久,蒙古改国号为元。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在开封设立河南江北行省,统有12路、7府。河南府路设于洛阳,领八县一州。元朝在金中京城的基础上,建河南府城。在北宋关公庙旧址,即金朝报恩堂旧址,重建关公庙。明神宗时,改称关帝庙,该庙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被李自成军焚毁。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关帝庙旧址建了三组建筑,分别是关帝庙、奎光阁、元帝庙,并在奎光阁设奎光书院,其大致布局在乾隆十年《洛阳县志》所载《金元洛阳城池图》中,一目了然。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南巡洛阳,到关帝庙祭拜了关公,并下诏以关帝庙、奎光阁、元帝庙为基础,建立专祭关公的庙宇,定名为“妥灵宫”,并亲书匾额。 历时一年,妥灵宫建成,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包括山门、义勇殿、舞殿、武安殿、配殿、茶室(伽蓝殿)、廊房等建筑。今仅存武安殿和茶室,其中靠近四眼井的茶室,在2005年修缮过。 今仅存武安殿和茶室,其中靠近四眼井的茶室,在2005年修缮过(资料图) 4、近代的妥灵宫 民国初年,妥灵宫香火鼎盛,每年妥灵宫庙会规模盛大。特别是在吴佩孚驻洛期间,每年都在这里主祭关公,妥灵宫庙会更为著名。 1927年,冯玉祥下令将妥灵宫的道士驱散,塑像砸碎。在妥灵宫设古玩特税局,促使洛阳盗墓活动公开化。 1930年,冯玉祥败退,洛阳县在妥灵宫设立民众教育馆。1932年3月,《河洛日报》创办,该报为当时国民党中宣部的党报之一。不久,该社迁入妥灵宫,并在这里建立了印刷所。 1936年11月,蒋介石来洛。该报利用采访之便,通过蒋的机要秘书肖乃华向蒋申请,经蒋批准,一次补助银币3000元。该报得此巨款,用以添置用具,充实印刷设备,并购买收报机一部,增设电务室。1942年11月18日,报社迁往鲁山县后,这里成为一处名为“铜驼巷”的客栈,实际是军统洛阳站的潜伏点。 目前,有关部门已启动妥灵宫复原工程,“天下第一关帝庙”将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资料图) 抗战胜利后,铜驼巷客栈停业。当时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洛阳办事处在此办公, 1948年3月洛阳解放,该办事处解散。新中国成立后,妥灵宫成了文明街小学东院。 目前,有关部门已启动妥灵宫复原工程,“天下第一关帝庙”将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关公庙貌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3万余座,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这种海内外对关公的广泛崇拜,体现出关公文化的博大包容。 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从现在起,我们开始寻找海内外最美关帝庙,让关公文化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纽带。(编辑:妙眼)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 企鹅号“关公”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