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道教天尊信仰中的敬信与精诚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道教是以“道”作为最高信仰的宗教,同时也信仰虚无的“道”能显化为妙有的至上神三清三境天尊。关于“道化為至上神”此一神学理念,在《老子想尔注》里已有“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之说,而《度人经》则表明“上无复祖,唯道为身”,谓玉清元始天尊乃道之化身。除了玉清元始天尊之外,上清灵宝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也是道教的至上神,即所谓的三清三境天尊。那么,道教的至上神到底是一神还是三神?关于这点,《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说得十分清楚:“此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也。”此即道教“三一”的神学思想。然而,虚无的道为何要显化为妙有的三清?道教神学对此有标准的答案,比如唐代成玄英在《老子道德经义疏》中尝谓“妙体虚寂而赴感无差”,宋代董思靖在注解《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时即引《洞神经》云:“妙像无形,应感有体,真精妙炁,化成姿容。”此外,《道教义枢》认为是“随机显迹,应接群生”,并引《本际经》“应物根性,权示色象”加以解说,而《元始洞真决疑经》则谓“元始天尊,为汝等故,权見应身,教导汝等,并得开度”。换句话说,道教虽然以虚无的道作为本体以及最高的信仰,但是另一方面也信仰实存的济世度人的至上神。
    那么,在信仰天尊实存的时候,道教徒应该抱持怎样的心态与态度?本文认为,就宗教信仰的立场而言,道教徒信仰天尊神仙的基本前提是“敬信”,《道德经》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说“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又说“信道之心不足者,乃有不信之祸及之,何道之可望乎”,可见敬信是信仰天尊神仙实存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道教徒基于敬信天尊神仙实存而在宗教仪式中对越高真的时候,“精诚”的心态也十分重要,因为“不神而灵者,诚也”(《道法会元》卷一),精诚才能感应到天尊神仙的临在。《道门十规》说得具体:
    若口诵心违,形留神往,不存诚敬,手怠足揚,虽日诵千百卷,于己何    益,又岂能消灾散祸也哉?若为人持诵,犹当持敬存诚,以致斋主之敬,以    通信嚮之诚,庶不致虚受斋供布施,为之祈福消愆,自然有感。
    总之,“敬信”与“精诚”是道教徒信仰天尊神仙实存以及进行宗教修为时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试论其内涵如下。
    无论是“敬信得精诚”或“精诚地敬信”,都是指虔诚地、诚心地信仰。一般而言,宗教信徒都会表现一种“虔诚地、诚心地信仰”的姿态。然而,单从字面上看,“虔诚地信”本身并没有价值判断意义,意即虔诚地信尽管可能出自真诚的心,但是所信仰的未必就是好的、善的、完美的对象。因此,虔诚的信仰需要被规范、被限定、被修饰,而规范、限定、修饰虔诚地信的,就是正信。
    何谓正信?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第一,发自内在良心的道德而具有普遍的、放诸四海皆准的本质,例如发挥慈爱、维护公义、追求完美、不可杀戮、不可偷盗、不可欺诈、不可邪淫、不可陷害等等,凡是符合这些普遍道德规范的教诲才是来自至善的天尊的教诲,而信仰这样的教诲才称得上正信。良心显发了道德的普遍性、规范性,不与这普遍性、规范性产生冲突的,就是正信。比如,允许杀人害命的,就不可能是正信的信仰。
    第二,宗教信仰是关乎灵性升华的大事,就道教而言,升华灵性的奥秘在于探索进而揭开大道的玄机。简而言之,弄清楚道是什么就是悟道;道既出世间又在世间,因此探索和揭开大道玄机的钥匙就在于观察和领悟世间自然和谐的状态以及道理。凡是制造矛盾的,或者因为宗教信仰而与自然和谐有冲突的,都不是正信。
    第三,宗教信仰植根于理解和智慧。人有理解的能力,因为理解能力而获得智慧,这是人的天赋。上天恩赐我们予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无边的智慧,就是要我们对是非善恶有个判断的标准,做个头脑清醒、心地澄明而不是糊里糊涂的人。凡是跟理解而获得的智慧有冲突的信仰,都不是正信的信仰;而不运用理解能力或者智慧去信仰,就是“盲信”、“迷信”,也同样不是正信的信仰。灵性升华是关系到生死永恒的大事,半点都含糊不得,上天赐人以智慧,就是要人懂得分别善恶、明辨是非,明确知道什么是灵性的内涵。
    正信有规范信仰的棒喝力量,也是破除盲信、迷信、愚昧、无知的指标。根据报章的记载,2002年3月29日在中国辽宁省发生一起惨案:一名5岁幼童因为看到叔叔让“玉皇大帝”给“上了身”的举动觉得好笑,结果被叔叔指为撞邪而命令其家人殴打驱魔,结果幼童惨遭家人乱拳打死!如果道教徒有正信的信仰,就不会相信神圣崇高的玉皇上帝会附身在凡人的身上,岂不闻《道门十规》早有规诫“圆光、附体、降将、附箕、扶鸾、照水诸项邪说,行持正法之士所不宜道,亦不得蔽惑邪言,诱众害道”,而《太上天坛玉格》亦明言“一切上真、天仙、神将,不附生人之体,若輒附人语者,决是邪魔外道,不正之鬼”,更何况上帝是至善、至正、至圣的,又怎么可能会附身在凡人身上,要人殴打天真无邪的小孩?由此可见,正信在宗教信仰的领域里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扫除了盲信、迷信、愚昧和无知,以信仰的名义而导致的残酷、暴戾、血腥、侵害、欺诈等无理的悲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道教的教理教义、清规戒律等在在都表明道教是一个正信的宗教。作为道教徒,虔诚地实践道教的教义以及精诚地敬信天尊、神仙以及祖师爷当然是必要的,但是精诚地敬信的前提必须是正信,诚如《观身经》所说:
    正神、正心、(正)行、正身,恭念至道,察见本心诸所施为合道教不。    
    若不合者,以天科法抑制本情,改易其性,迮伏其心,奉行师法,无暂懈怠。
    总之,“善当正念,魔无敢言”(《太上洞玄灵宝诫业本行上品妙经》),正信地信仰宗教才不至于以宗教之名做非法之恶事。就道教徒而言,正信地精诚敬信天尊神仙才能真确领会道教的教理教义,从而实践大道正法,做个真正的道教徒。
    另一方面,信仰宗教原则上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心悦诚服,是对生命永恒的一种憧憬,也是对灵性的一种升华提炼,更是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追求。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理解,被正信规范的精诚与敬信就含有神圣、崇高、纯洁、至善的内涵。道教徒在敬信天尊神仙实存的同时能感应到天尊神仙的临在,主要的关键就在于心里精诚,所谓“心诚则感,感而遂通”,通过精诚敬信,道教徒不只能够感应天尊神仙的临在,更能感通天尊神仙的神性,有助于灵性的升华。
    为什么精诚敬信之心能够感应天尊?所谓:
    祷无不在,默极遂通,神无不灵,心知即至。仰之昭昭在上,敬则动动其中。祷而遂通,求之则应。
    具体地说,被正信规范的精诚敬信除了含有神圣、崇高、纯洁、至善的内涵之外,本质上还是清净的、肃穆的、庄重的、恭敬的。因为通过清净、肃穆、庄重和恭敬,人的精神和心灵才更容易集中,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正是感应天尊神仙临在的先决条件。凝神所以定气,定气所以神闲,神闲所以了无杂念,了无杂念自然心地清明,“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來居”(《内观经》)。简而言之,精诚敬信才能有所感通,全神贯注使到心地清明自然能感应天尊。
    此外,有诸内而形乎诸外,内心虔诚自然外表恭敬。因此,内心虔诚信仰天尊的同时所进行的种种宗教礼仪都应该自然地表现出恭敬的态度。内心的虔诚显发出庄重的行为、庄严的仪表,是宗教信仰里一种由内至外的虔诚表现。神圣的事必须庄严对待,而庄严的举动才能恰当地显示神圣。因此,当道教徒在进行诸如祈祷、宣道、诵经、跪拜、上香等宗教仪式时,虔诚的心和庄重、恭敬的肢体举动应该相连贯通,这样才能在庄严并且肃穆的气氛和环境之中,实实在在地感应到天尊的临在。《高上玉皇心印经》说“默朝上帝”,感应上帝就在于“默”,也就是默念、肃穆。换句话说,像一些民间宗教希望通过轻浮、狂乱、呐喊、呼叫、喧闹等亢奋、高昂和激动的举动来感召他们所信奉的神明,那是不得要领的,因为尽管类似的举动可能包含虔诚的心态,但却引申不出庄严肃穆之场景。道场的庄严肃穆是精诚敬信的外在表现,《灵宝玉鑒》说“结界禁坛,小则清肃方隅,大则净明天地,饰严內外之仪,则格降上下之神祗,是以斋洁为先,诚明為本”,此之谓也。
    综上所述,道教徒在信仰天尊神仙时,敬信与精诚是一体的两面:有敬信,精诚才得以感通神圣;有精诚,敬信的对象才不至于落空。此外,无论是敬信得精诚或精诚地敬信都必须以正信来加以规范,只有通过正信才能产生正智,有了正智才能知道什么是正修,有了正修才可能获得正道,最终与道合真。
    (嚴家建 ,马来西亚道教协会会长,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