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玄门讲经 >

曹常极大师:祖师垂训,慈悲训教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玄门启教阐宗风,崂山祖庭仙霞映;
    三坛大戒传经法,神光普照化鸿蒙。
    感恩天地负载之恩、日月照临之德,感恩如此殊胜法缘与大众同享。福生无量,福生无量天尊!
    三宝慈悲,律主慈悲,各位新戒慈悲!
    天开黄道,地涌金莲,玄门喜事,再阐宗风。诸位新戒领受三坛大戒,此乃我玄风之广播,教门之大兴。受戒者超凡入圣,领戒者天府挂名,行戒者诸神护卫,奉戒者大道证盟。作为全真弟子领受三坛大戒,此是今生修行之福果,证盟夙世之善根。
    律主慈悲,开坛受戒,借此殊胜之法缘,我以《邱祖垂训文》为例,与大家分享我于壬午年领受三坛大戒以来的许些感想。戒者,师也、所以我们要以戒为师,依教奉行。戒者,道也,依戒而行道,依戒而成道,依戒而得道。戒者,戒心、戒口、戒身。戒是我们修行人的准绳,戒是我们追寻终极目标的航线,戒就是我们到达对岸行船的船桨,使我们不能偏离航向,驶向我们的终极目标。
    已知受戒之福报,守戒之善果,当知戒律之严格,戒律之神圣。大戒已受,天府留名,神仙护佑,切要谨慎而行之。道德经云:“豫兮若冬涉川,涣兮若冰之将释”,如此方可守戒行道。受戒对修行人来说为此生之大事,守戒对修行人来说是大事之中的大事,怎么说呢?我们受了戒不知道守戒,那么我们何戒之有呢?领戒又有所何为呢?所以我说受戒不易,守戒更难呀!难、难、难,戒有三关,身口意何时圆满,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好似舟行浅海滩;易、易、易,法有三乘,功德圆满,有朝一日风行转,瞬时飞过九重天。遨游宇宙,三界逍遥,岂不是出家修行之人的大愿吗?
    一、大愿垂慈,警示劝化
    我祖慈悲,磻溪六年、龙门七载、不忘初心、终得大道。受封天仙状元后发大慈悲心为后代弟子留有《垂训文》一部。《邱祖垂训文》可以分为三段来理解:开篇邱祖垂大慈心警示大众,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钱不可小视,乃世人之脂膏,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中段有三乘之法、句句分明、条条梳理,依法而修,量力而行。篇尾祖师发大慈悲心训教后辈门人,要依法而修、依教奉行、各各醒悟、人人早觉、今生错过,大道难遇矣!
    那么邱祖开篇即言:“吾教后辈门人知悉。尔等悟士,即投玄门之大道,必通夙世之善根,一证今生之善果,二修履劫之不堕,若有向道之真心,当尊太上之法律。”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在告诫后辈门人应该知道自己是谁?并非凡人,而是悟士。那么何以证得我们是悟士呢?是因为你今生有缘投身玄门而能闻经悟道。这就证明了你累世的根源和无史劫的善果。如若真心向道,就应该遵守太上之法、玄门之戒为来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免堕落轮回之中。悟士非凡人,先天有根基。一个悟字点明修道之尊贵,入门之福果。悟士和凡人有什么区别呢?凡人和我有什么不同呢?我们都是一个身躯、一个灵魂!悟士和凡人的不同就是在于悟士有先天的根基和累世修行的福报,以及先天的灵性和智慧觉性的感悟。喜清静、好玄学、爱感悟,能轻易的看透人生沉沦之苦,感悟自然之道。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进道大众的本性吗!大众若然有一颗向道之真心,就要遵守玄门太上的戒律和清规。
    经云:“奈何门人,不自知觉,只图道教以度平生,不知玄科而有禁戒。夫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脂膏,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这一段经文祖师爷发大慈悲心怜悯后辈门人不知觉悟哇!入了玄门,身心清净,几年之间转眼而过,修了点福报、积攒了点功德、收了点供养,就忘了初心,不顾玄门的清规戒律,为所欲为快活自在呀!这样下去久而久之迷失了本性,混度平生,那知玄科而有禁戒呢,我们不可小视呀!
    祖师告诫我们:“粒米文钱虽小虽少,他也是世人之脂膏,大众虔诚的供养呀!一粒米虽小他也是农夫的血汗呀!他也是经过六十天的日月精华而包浆,九十天的水土滋养得以成熟。这期间农民需要付出多少的劳动和汗水呀?试想我们不用一颗志诚的真心和无上的功德怎么能消受得了这样的供养呢?”
    经云:“汝等愚谜,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无功,便随外道有益……或烧炼假术,骗哄迷人;或投旁门,毁谤正教。似此无赖,种种不堪,岂是正教之所为乎?”这段经文告诫我们,悟士即入玄门,就要悟得本性元如,守得慈悲之本。如若经中所说种种恶事,若不断绝,如何超脱呢?所以我们要知太上的禁忌,就要断恶、要修善、要低下唯心(为心)、守住本源,否则来了玄门又有何用呢?何为烧炼假术、骗哄迷人呢?那就是你用了假善,不是心口如一的善,不是表里如一的真慈悲。道德经中第二十七章云:“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这段经文在告诉我们什么是本善、什么是真善。就像现在我们很多庙里的不合理的放生、不遵戒律而行的法会等等不就是有筹划、有目的的不如理、不如法的法事活动吗?!那么请问这是在放生还是在杀生呢?这是在为信众祈福还是在骗哄迷人?这和烧炼假术、以法蒙众有何区别呢?诵经不虔诚、做法只为钱、守庙不修真,种种不堪与大众修行有害而无益呀!    
    经云:“且莫说尔等后学之辈,即天神有过,则谪其位;地祇有过,则降其职;神仙有过,则堕其尘;鬼祟有过,则灭其迹;君王有过,则失其国;臣僚有过,则加其刑;仕人有过,则削其名;庶人有过,则掠其福。一切过恶,各有所归。何况尔等之作孽者,其无报应乎?”
    这一段经文祖师爷在告诫大众弟子:“天、地、人”三界之中无论是神、鬼、人,有过错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何况尔等后学夙缘之人,怎能躲过天地神灵法眼的纠察而无报应呢?《太上感应篇》中讲到,人头上有三台北斗真君录人之功过,人生中又有三尸神每到庚申日上天言人罪过,上空又有过往真灵纠察真宰监察我们的修行功过,庙内又有山神土地护法神灵护院巡查,所以我们修行人做事需要三思呀,每一个人的所为不只是你知、天知、地知、还有神仙、护法、过往神灵真宰的考察呀!天地人三界之中所有过恶,各有所归,因果不空,我们的所做所为怎么会没有报应呢?
    经云:“吾教后辈门人,自当闲处揣心。出家所为何故,盖为看破尘缘,轮回苦恼,方才进道。岂可反造愆尤,重增孽债。”这段经文在告诫玄门大众弟子应扪心自问为什么而出家呢?出家又应有何为呢?因为我们是悟士,有夙世的善根果报才能看破尘缘的轮回苦恼,有缘投入玄门修道。出家修道要度人,要慈悲,要行善,要断恶,要修行。我们是修真悟道的黄冠羽士,我们怎么能不守规诫,不约束自己呢?入道修行是为了更好地改正自己的各种毛病和不足。如果我们不守戒规、做事随便,反而又加罪垢,枉费修行的同时又造大恶根。这样只能重增孽债,大众仔细思知呀!
    二、三乘之法,依缘而行
    经云:“法有三乘,遵依本教而行,量力而进,立志而守,苦志而修,方是出家之正路也。”
    我祖慈悲,因了后辈门人的根基法缘不同而演说了不同的三乘之法,我当与诸位新戒一同学习领悟。三乘法门为不同根性所开,也为普天大众所讲,我想在座的新戒老修行有的也都诵读过。如果我们读过看过当认真参悟,细细的品味祖师爷的每一句话的寓意,我们会获益匪浅。
    经云:“夫上乘者:修真养性,苦志参玄,证虚无之妙道,发天地之正气,除尘世之冤愆,广行方便,大积阴功。只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然后身超三界,位列天仙矣!……与天地同体,日月同明。岂不为出世之大丈夫哉?”祖师圣慈,发大悲悯心开示大众。有大根清静法缘者可以直接修上乘之法,可以今生了道成真。这么捷径的法,需要我们怎么去修呢?首先需要大众弟子立三心才能养其真性本源。那么这三心何在呢?首先我们需要立虔诚心。我们有了一颗虔诚的向道之真心,才能真正的来恭敬三宝。所以我们还要有一颗恭敬心。大众有了一颗虔诚的向道之真心来恭敬三宝,第三颗心清净之心也就会自然而生。清净心是最纯洁、最干净、最自然的,同时也是最完美的一颗道元本性。虔诚心、恭敬心、清净心,大众有了这三心才能找到真元本性,有了真正的感悟才会心志坚定不移,勇猛精进;参修经法,立愿而行。一个人的心定了,能与虚无相合、觉悟妙道才能发出天地之正气,日月之慈光、无贪无私、无欲无求,才能广行方便、善待众生。物外无我、施恩无求,慈悲于大众我们才能广行阴功呀!行以善行,功以德布,久而久之,身超三界,位列仙班。或跨鸾鹤而朝金阙,或驾彩凤而赴瑶池。千真恭敬,万圣护持,与天地同体,日月同明。岂不为出世之大丈夫哉?那是何等的殊胜、何等的快乐、何等的逍遥呀。于天地、日月、宇宙、大道、虚无,同行同在、无内无外。这不正是我们修道人所追求、所向往的吗?福生无量天尊。
    经云:“夫中乘者:秉心演教,礼忏诵经,讽太上之玄科,礼天尊之宝诰,志心忐忑于圣前,虔诚斋戒于庙中,清静身心,阐扬大道,一念纯真,常存正法。运用灭度之时,自有善神拥护,或送皇宫,或生官府,或为君王而登九五,或为卿相而位列三台,那时万民敬仰、四海投归、人中殊胜、岂不尊乎!”这一段经文就是在告诫我们修中乘法者,一定要虔诚斋戒于庙内,守住三宝之地,寸步不离于玄门之外。礼经拜忏,每日诵读于早晚功课。礼拜天尊之宝诰,讽太上玄教科仪于圣前,演法布道于三界十方。守住一颗虔诚的向道之清静真心,恳求祖师爷的慈悲加持,今生福德永驻,为来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到了古稀之年,人生终了之日,自然会有善神的保佑,使我们的灵体不会堕落,而因我们今生所修的功德以及福报不同,而转世为人的富贵命运也就不同。三官经中云:“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无地狱。阎王一见。不敢高声。童子夜叉。擎拳拱手。牛头马面。总尽皈依。一十八重地狱。狱狱逍遥。三十三天天宫。宫宫自在。超生天堂之境。即无地狱之声。出离地狱。永离苦难。径往人天。超生净土。快乐无量。一去一来。无挂无碍。”这就是修中乘法、礼经拜忏、持诵天尊圣号的功德和福果。这一段经文也就是在告诫我们修中乘所得来的福报是什么。或投胎于皇宫、生为太子、作为君王而名登九五。或投胎于官宦人家、晋升卿相而位列三台。来生福报无边,名利双收,万民敬仰。这不就是我们今生修行的结果,来生的福报吗。经云:“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推慈悲之本、绝悭贪之意。或周济穷苦、低下为心、尊师敬友、接待往来、爱老惜贫。以待功行圆满,自有金童接引,转化为人,得生富贵之家,一生受用无尽,岂不乐哉!”祖师慈悲,这段经文在告诫我们,修下乘者要以根基、福德、慈悲为基础,以人为本的人道修行方法。修宫建庙是最基本的一种功德,也就是三年苦行消业障,清静身心无魔扰的修行方式。那么印经造像的修行过程是培养恭敬身心,传播、引渡、唤化迷途有缘众生的一种功德。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接待往来、爱老惜贫,这不就是方便众生、仁德修养的最基本的修行方法吗?依法而修、依法而行,久而久之,终了之时自有金童玉女接引,转化为人,得生富贵之家,不受六道轮回之苦,这不就是人生之大幸吗。祖师说了三乘法,是对玄门弟子所说,按法修行,相互对应则得相同之果报,增智慧之善芽。“夫上乘者,修真养性,苦志参玄”,邱祖爷开篇提到修上乘四大要素,即是“修真、养性、苦志、参玄”。修真,真而不假,为真道,返本归真;养性,性为身心本元同体,寻回先天本性的形神俱妙,与道和真;苦志,即是要以心行志,坚定不移,勇猛精进;参玄,参就是参悟经法,以经入道要心神合一,内修真性、外修福德。所以我们玄门必读早课经典中《无上玉皇心印妙经》的最后一句“诵持万遍 妙理自明”的大意也就是让我们以经悟道、参悟经法,久而久之则智慧开明的意思。
    “中乘者,礼忏诵经,秉心演教。”礼是礼神,忏是忏悔。大众当知,礼神忏悔是修心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礼神需要虔诚恭敬常跪拜于神前,拜忏则是忏悔以往罪过业垢不再从生,以庙为家、斋戒身心、道体清静。
    “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推慈之本、绝悭贪之意。”第三乘法世人常做,道人也在做。这一切的要求都是立功德的根本。祖师爷在告诫我们,想要得道,需要先修人道。人道不修,根基难立,大道难成呀!
    三、苦口婆心 ,慈悲训导
    经云:“如此修为三乘之法,句句分明,若要不省者,不除酒色财气,不如还俗归家,染苦为乐,随心所欲,任意所为,岂不快哉!如何久恋玄门,迷而不省,造下无边罪业果报难逃,过世之时看待推谁?”以上经文所说,我祖慈悲所讲三乘修行妙法,字字珠玑、句句分明。大众仔细思之。我们要从下乘行,从中乘悟,最后得上乘果。如果俗气不除,难禁酒色财气,四锦之好,则不易久处玄门之中呀!不如还俗回家做一个俗人,不必受玄门戒律所约束,自由自在多么轻松呀?身在玄门之中,不守规戒,知法犯法,造下无边罪业,因果报应到来之时恰似泥中之腿,想跑跑不动,越陷越深。又如藤条缠身,想进进不前,苦不堪言,果报难逃也,这又何必呢?所以说入道不易,成道更难,人生一世,出家一回,我们虽然不能弘教,最起码我们也要守住我们的道源本性呀!不能弘道,我们也不能败教呀!败道就等于自杀自己的本性元如呀,大众要知晓成败厉害呀!
    经云:“有志者诚可以深入,无夙缘者可以速退,不然造罪加倍,吾甚怜悯。训者转念,重整刚志,痛改前非,勇猛精进,承办道业。闻者醒悟,见者开发。醒悟者回光之心也,开发者返照之意也!如不早觉,必永失真性,一堕冥途,常沉苦海,化为异类。到此之时,悔之何及,聪明达人仔细思之,今生错过大道难遇矣!”                               
    邱祖慈悲,苦口婆心,希望道门弟子能够精进的修行,不枉道业的成就。“从发丈夫之刚志,速改前愆,勇猛精进,见者醒悟,闻者开发。”如此才能对的起这身道袍,才能报三宝之恩呀!如此才能对得起人生一世,父母养育之德呀!如此才能对得起出家修行,十方大众的供养呀!现在回头不晚,悟道不迟呀!如果等到真性泯灭、堕入六道、化为异类的时候,人身都很难得道,又怎能闻经听法呢?能入玄门即是悟士,都是有慧根、智慧聪明的达人,我们要把身心清静下来好好地想一想,今生有缘闻经听法,能受三坛大戒是何等的福报呀!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呀!今生错过大好的良机,哪生还能再与大道相逢呢?
    诸位新戒慈悲,大众感应,今时能闻经守戒是累世之福报,今世能精进修行是前生之道果。三坛大戒要立身、立心、立命。三乘法要成今生功,四要素斩断尘世果。大众深思,且行且珍惜。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戒众,天神常护持,道果早圆明。志心称念,道经师宝天尊,不可思议功德。今日讲经已毕。大众各自休息,早悟真常。福生无量天尊。
    道法难闻崂山闻,律坛难开今已开。
    大戒不向今时守,何时可把大道寻?
    (文章来源: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相关链接:丁酉2017年崂山太清宫玄都律坛传戒活动专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