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唐代道士叶法善《留诗》文化解读(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叶法善凭借其精深的道术和显赫的地位,积极推行“孝道”的观念,但由于叶法善复杂的师承关系和社会影响,虽著于南宋的《唐叶真人传》言,叶法善早年曾“诣豫章万法师求炼丹、辟谷、导引、胎息之法”;后又“于青城赵元阳受遁甲步玄之术”;受上清法时又得动人语日后“于许氏旌阳君宅北山峰重复见”,且晚年曾“将弟子入西山洪崖先生学道之所居涉三年。⒆”叶法善作为当时推行“孝道”的代表人物,与崇拜许逊的教团有何关系,尚待更多的资料证明,尚需作更深的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以叶法善唐开元八年(720),于长安景龙观临终归仙时所作的《留诗》为线索,以初唐到中唐的社会发展为观察与讨论的纬度,集中讨论了叶法善在诗作中所提及的“掌仙录”、“济苍生”、“度人初满”、“辅国功成”等节点。通过讨论,我们认为《留诗》应当为唐朝古代著名道士叶法善在临终羽化登仙时所作的人生总结性的诗章,是一份研究叶法善一生功绩与社会影响的极其重要的文献。就讨论所及的典籍史料分析总结而言,叶法善是一位历经并积极参与唐代社会自初唐草创到贞观之治再到开元盛世过程的宗教领袖;是一位为民请命,敢于谏言的社会政治活动家;是一位匡国辅主的一代名臣;是一位医术高超,悬壶济世的一代良医;是一位精于养生,创造生命奇迹,享年105岁(加闰月,当为107岁)的养生大师。
    注释:
    ⑴《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上》,P6233页。
    ⑵《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叶法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⑶《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叶法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⑷《道藏》,第6册,P862页。
    ⑸《旧唐书》,P1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⑹《旧唐书》,P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⑺《旧唐书》《叶法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⑻《全唐文》卷二十《元宗三》。
    ⑼《全唐文》卷二十,《元宗一》。
    ⑽《旧唐书·玄宗本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⑾《辞海》,“符箓派”条释文,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P2113页。
    ⑿《太平广记》齐鲁书社,一九八四年出版。
    ⒀《太平广记》、《集异记·叶法善条》。
    ⒁《旧唐书》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⒂《静明忠孝全书》卷一《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传》,《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⒃《隋书》卷二《炀帝本纪》。
    ⒄《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
    ⒅《旧唐书》卷九《玄宗一纪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⒆《唐真人传》、《道藏》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