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培养人才。学校是教育的机构,是培养人才最集中、最有利的场所。古代社会就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学校,根据古籍记载,最早的学校有“庠”、“序”、“校”等名称,大约出现在氏族社会后期,奴隶社会早期。在西方,古代希腊斯巴达和雅典设有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弦琴学校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普及教育首先是普及学校教育。因此,办好每一所学校就是普及教育要求,教好每一个学生就是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理解这句话?我认为,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所有学龄儿童有学上,而且要上好学,享受有质量的教育。世界全民教育的理念也提出要让社会每个成员接受有质量的教育。这就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它成为人才成长的最肥沃的园地;就要关心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平的最好体现。教育公平,不仅指教育机会的公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障残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且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教育过程的公平,都是在有质量的学校接受教育。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就表现在学校的质量不均衡,有优质学校、有薄弱学校。要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体现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教好每一个学生,并不是每个学生平均发展,而是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健康地成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学习的成功,就是最大的公平。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时期,即由数量的发展转变到质量提高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规划纲要》文本中提到:“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每所学校都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办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都有责任。首先政府要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战略,合理配置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包括财物资源、人力资源(配备优秀的校长和教师),为办好每一所学校创造条件。政府要遵循教育规律,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和管理学校。 学校要在校长的带领下形成一个懂教育、有理想、有水平的教育共同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学校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校长是学校的旗手,他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领导的智慧、对学校前途的憧憬,并且能够带领全校教师员工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学校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校长要亲自抓教学,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把学校办成人才成长的摇篮。 教好每一个学生更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成才观、学生观。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只有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只有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教育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好每一个学生,就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好每一个学生,并不是说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大家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天赋不同、思维方式和品质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如果用一种模式去培养、一种标准去要求他(她),可能抑制他(她)的潜在能力。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得到最适于他(她)的教育。所以我们说:“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好每一个学生,教师首先要把课上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懂学会。课堂上学懂学会了,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锻炼身体、参加社会实践,有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科技艺术活动,发展个人的特长。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更要深入研究学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好每一个学生,家长有责任。家长是第一任教师,也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家庭教育特别重要。家长要有一点儿教育知识,懂得一点儿儿童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与孩子沟通;要经常和学校联系、沟通、研究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教好每一个学生,社会有责任。社会舆论、媒体、学校周边环境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影响。社会团体、个人都要以民族未来为重,以育人为重,重视形成育人的良好环境。 作者: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