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是我国苗族主要的聚居区,占全国舍族人口的一半以上。本文从福建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人手,论述了苗族民居生成的历史原因。同时分析了舍族山区民居、苗族官僚民居的实例。关键词:苗族:民居:窘:蓝廷珍宅 舍族的历史与文化舍族是我国 55个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有 63万人(1990年统计),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五省一百多个县市,以闽东和浙南最为集中。福建省境内分布的合族人数最多,约有35万人。福建省宁德市是我国主要的舍族聚居区,有30多万人,占全国舍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以宁德市的福安、霞浦、福鼎、蕉城、罗源等县最为集中。此外,泉州、莆田、三明、漳州、南平、福州等地共4o多个县的山区和沿海也有舍族人散居。汉朝对四周少数民族,东称夷,南称蛮,西称戎,北称狄。舍族先人属南蛮一支。史书中关于合族的最早记载是南宋刘克庄《后村大全集@漳州渝舍》一文,称居住在漳州一带的人为“舍民”,以后一直被沿用。《集韵》:“舍,火种也”,反映了古代会民刀耕火种的农耕文化特点。塞族的主要姓氏为钟、蓝、雷、盘四姓。舍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 苗族的最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推他们的回头文学、图腾崇拜和妇女服饰。舍族的口头文学——山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山歌是会民交际和娱乐的常见方式,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山间劳动,不论是闲暇休息还是谈情说爱,不论是喜庆还是丧葬,无不以歌代言。他们自编自唱的山歌,经过辗转传唱,很快风靡各地。舍族民歌的数量极为丰富,流传至今大约还有1000多篇,大致可分为长篇历史叙事歌、小说歌、情歌和新山歌等。舍族以盘部作为图腾崇拜。盘部是神话传说的高辛帝之犬,其后代为蛮夷。舍族的盘部传说中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盘部描绘成为神奇、机敏、勇敢、英武的民族英雄,尊称为“忠勇王”,推崇为曹族的始祖。他们把盘部传说编成《盘部歌》,绘成“祖图”,刻上“祖杖”。《盘机歌》是歌颂盘部一生的英雄业绩;“祖图”是将盘部一生的经历绘成40张左右的长卷连环画,画于高30厘米、长约10多米的布帛上,每个家族珍藏一幅;·‘祖杖”是一根刻有状如龙首的拐杖,每个家族珍藏一根。结在‘祖杖”上有数十乃至上百的红布条,上书祭过祖者的法名。“祖图”、“祖杖”由族人轮流保管,平时秘而不宣,也不让外族人观看,每逢祭祖才悬挂出来,供族众祭祖叩拜。 舍族的服装保持了较为明显的民族特点。颜色为青、蓝两种。男子的服装多为大衣襟、无领的麻布短衫和长裤。女子的服装为大襟小绣衫,下穿短裤或短筒裤、有裹绑腿的习惯。妇女服装的衣领、衣襟、袖口和围裙上绣满了色彩艳丽的花鸟图案和几何纹样,代表着凤凰的羽毛,金黄色的腰带象征着凤凰的尾巴。成年妇女的头饰也很有特点,用红头绳将头发梳结成高髦盘缠在头上,并插上银省和玉翠等珠料,称为“凤凰冠”。走路时身上戴的各种耳环、项因、手锅等银器了当作响,寓意凤鸣佳音。 二、舍族民居大量的塞族人居住分散,至多以村为单位集中居住。村落大多交错杂处于汉族村落之中,也有舍、汉两族人民杂居于同一村落里,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由于毗邻而居,舍、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塞族民居在许多方面与当地汉族己无差别。 1.山区合族民居舍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山区的少数民族。早期合族人由于与汉族人常有冲突,过着刀耕火种、游移不定的生活,为了适应游耕农业而经常迁徙,多“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获为户院。,”“山区穷苦会民多在深山中搭盖极为简陋的山棚,称为”胃”或草察后。通常以数根竹木为支柱和支架,用小竹或竹片缚成框格屋架,其上覆盖茅草、稻草等编扎成的草帘片,以葛藤或竹蔑扭扎固定。墙体多以小竹片或芦苇杆编成篱笆围成,俗称“千枝落地”墙体。屋内的隔墙以竹蔑编成,有的涂上泥巴,但大多数没有隔间。明清之后,舍族人逐渐向汉族文化靠拢,从游耕农业转向定居农业,住房也逐渐向一至两层的土木结构过渡。通常为一层,即使有二层楼,但楼上只存储粮食或杂物。室内一般都是当中厅堂、左右厢房,厅堂又分为前后庭,中有木屏间隔,两旁留两个小门,左门顶上设神龛,右门顶上设祖先牌位。后庭放置日用杂物,如磨、臼或饲养家禽等。左右两厢房同样分隔为前后两间卧室。在左右厢房两边,常加建“撇舍’或“量股”。“撇舍’只有一层,与主屋等长,只为厨房或杂物间、牛舍。“量股”为两层,长出主屋之前,直到天井,分为前后两间,可作为卧室,或杂物间、厨房。厨房一般不设烟囱。每家的灶前均设有一个火塘,冬天全家人围坐火塘,烤火取暖。有客人来时也请在灶前坐下,吃饭、喝酒、唱歌,其乐融融。 通常,舍族民居一幢房子住一至两家人。但早年还有大房子,如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樟坑村的大房子,房即是村,村即是房,反映了舍族人民的大家庭生活。这座房子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建成于1850年,俗称樟坑大后。该大盾的建筑面积3266平方米,由三座整体衔接的大措连在一起,深6米,长52米。大后里有99根柱子,9厅44个房间,大措的外墙上砌有7.5米高的马鞍形防火墙。在后内的柱于、门窗、神龛上,至今还依稀可见当初精雕细刻的花鸟虫鱼和五彩粉饰。盾内世代居住的都是蓝姓会民,且同根同源。后内人丁最旺时有150多人,相当于一个自然村的人数。现在度内还住着十几户人家,有80多人。这种规模的合族建筑在闽东极为少见。舍族盖房子通常是先立柱、上梁,搭好架子,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是四周砌墙、铺地板、装饰室内。一般盖一幢房子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分期进行,农忙时不干或少干,农闲时多干,因此盖好一幢房子往往需要几年时间。会民一家盖房子,往往亲友或邻居会来帮忙,大家发扬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有的助木头,有的助砖瓦,有的助人工,齐心协力将房子盖好。来帮工的一般不计报酬,给饭吃就行。但请来的木匠、泥瓦匠还是要付工钱的。 2、舍族宗相与会馆舍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一般的家庭只有三、五口人,子女结婚后便和父母分居,独自组成家庭。家庭之间多以血缘相近的聚居于同一村落,共用一个词堂。词堂建立以后,其基本组织是不变的。同一近祖分裂出来的若干家庭称为同一房。当某一族人从一地搬到另一地后,如人口繁衍不多或在新地方居住时间不长,一般不另立词堂,仍然作为一个房的组织迁出,与原迁出地的词堂保持联系,包括修族谱和祭祖。如迁出后人丁兴旺,人口繁衍很快,在新的地方居住时间又很久,则可以从原迁出地调堂中分出一支谱谍来,另立宗谱,另建新的词堂,这样与原迁出地的词堂的联系也就慢慢疏远了。舍族早期的词堂至少有一样与汉族的词堂是不同的,即合族的词堂在大厅的柱下不能设柱础。据说这是因为在会、汉两族的冲突中,会民因为人少总是处于劣势,汉人仗势欺人,规定舍族的词堂不能设柱础。意思是这地皮是我汉人的,暂时借给你会人住,我随时可以收回,你会人不可以有根基的。这不合理的要求反而成为今日我们辨别是否合族词堂的有利证据,却也始料未及。 会馆是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坐落在福建省霞浦县城关(旧福宁府治)盼福宁山民会馆是同族性的会馆,与旧时都市中诸多同乡性或同业性的会馆大不相同,在全国并不多见。 “福宁山民会馆”(后改称“三明会馆”)创自清末民初,曾是舍族主要聚居区闽东以及浙南部分地方的合族民众联合组建的民间社会公益团体,兼备公所、词堂、旅社、活动中心等多种性质,具有联谊、接待、集会、祭把、议事、诉讼、咨询、救济以至会歌流传等多种职能。 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火墙包栋”歇山顶六扇大瓦屋,分前后两进,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前落大厅作为祭祖及重要聚会之所,顶棚为八角藻井。中庭设大型神龛,安置特地从罗源大坝头祖饲分灵而来的木雕涂金大型神牌(也称·“总牌”,俗称“龙头牌”),神牌上阴刻来体大字:“敕封 盘护忠勇王 神位”。神龛前置案桌,有大香炉、烛台等物。大厅柱上,悬挂两副金字漆板格联。其一为:“功建前朝帝客高辛亲赐名垂后裔皇孙王子免差摇”。大厅两侧壁间,书写楷字,字为“盘 蓝 雷 钟 李 吴”。伊然一族大词堂。前后落及廊度的其他房间,多作为客房。前后落之间的天井中修有亭子。大门之上制有横额,大书“福宁三明会馆”。 3、舍族官僚民居历代统治者对会民采取既镇压又招抚的政策,只要服从于汉人政府的统治,会民与其它人之间,就不可能出现等级或社会地位方面的明显差别,因此不断有合民融入汉族之中,出现了汉化的现象。有的合民子弟甚至读书应试,成为政府官员。如闽南漳浦的合族蓝氏家族,局,显示出官家府第的气度,是闽南合族现存为数不多的府第式建筑杰作。该宅现列为漳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