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要求人们追把先圣先贤,肃敬先祖,躬行古道,厚养其德。 历史,先圣先贤,祖宗被赋予了敬仰,崇拜,伦理楷模,英雄本色的意义和色彩。人们为他们建堂修庙,立碑塑像,载于史册,颂于庙堂。 在官方,这些历史人物被赋予了正统的价值,道德伦理,与合法性的来源。在民间,则化作了神灵的崇拜,和能够交好运的保护神。 当我们在古都西安游览于帝王将相的墓群和碑林时,当我们在天安门广场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时,就会看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纪念物以及对于今人的不同价值。 但是,民间百姓则更加关心自己的生活,他们把毛泽东、周恩来的像片挂在车上,置于家中,让这些彪炳史册的人物保护自己平安发财、安康好运。 这些现代的人物崇拜与习俗中的人物神崇拜在心理上并无二致。 在民间习俗中,人物神的崇拜,起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原始社会的鬼魂崇拜。这种崇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认为先人灵魂不死,可以保佑与庇护后人,此其一;人们之所以为历史人物立碑建祠,基于他的丰功伟业和道德情操,从而为后人树立一个学习、效法的榜样,此其二;人们往往从传统的历史人物及富有神奇和怪异的人物身上演化出了许许多多无所不能的神话,以求解决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此其三。 中国人崇拜的人物神主要有以下几种。 忠孝节义型。因其所作所为符合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且其业绩又远在常人之上,影响很大,故而受到表彰,载于史册,立于庙堂,张扬于世。比如孝子贤孙,贞女烈女等等,像能够立牌坊的忠贤妻子、孟姜女即属此类。 社会职能型。这类人物是有绝技的购人,行业的祖师,行业神。比如: 鲁班:木匠、泥匠、石匠祖神; 华佗、孙思邈:医药业祖神; 朱元璋,伍子胥:丐业祖神; 杜康:酒业祖神; 唐明皇李隆基:戏剧界梨园弟子祖师; 罗祖:剃头匠、理发师祖神; 老子:铁匠始祖; 葛之仙:染房敬奉的祖神; 周庄王:说鼓书敬奉的祖祗; 比干:文财神; 关公、赵公明:武财神; 伍五路:五路财神; 范蠡:商人之祖神; 黄道婆:棉纺业保护神; 苍颉:书吏保护神; 白眉神:娼妓业保护神; 张衡:机械、工艺业保护祖神; 文昌神:刻字、印字、裱画、纸店等供奉的祖神。 神话传说人物神。例如八仙、神农、钟馗、温元帅、大禹等等就属此类。 横死,念屈,为国捐躯及忠烈人物神。如岳飞等。 以上这些人物神既有浓厚的统治阶级意识,又有强烈的世俗色彩。尽管在封建时代普遍建立起来的各种文庙武庙,昭忠、忠烈、先贤名臣祠堂及节烈坊,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今天已被废除或打破。但目前在农民心目中,人物神崇拜的观念依然存在,某些人物神依然不失其神秘的感召力、关羽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