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酒肆卖酒或以角计,或以碗计;也有论瓶、论镟、论桶的。第4回鲁智深买酒的那家酒店就是以碗计,当店家问智深:“打多少酒?”鲁智深回道:“休问多少,大碗只顾筛来。”结果他“一连吃了十来碗”。宋江在浔阳楼醉酒时则是论瓶从店小二手里买的。第三回鲁智深同史进、李忠喝酒,先是叫酒保“打四角酒来”。尔后再“吃了两角酒”。角作为盛酒器皿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汉朝大儒郑玄在注《周礼·仪礼》“特牲馈食礼”一篇中的一句“一角二散”就言:“角,四什。”清人宋骏率《说文通训圳定声》更从源流上考证:“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故觚、解、觥等字多从角。”坐店卖酒的可以按上述方式行事,但肩挑担桶行贩的酒商,对顾客零卖只能以镟计,也有论桶判卖的。鲁智深第一次在五台山上喝酒,便是从行走乡间的小酒贩手上“抢买”来的,这个小酒贩挑着一担桶,唱上山来,上面盖着桶盖——手里拿着一个旋子。”旋于是一种从大容器中提起少量液体的器物。在现在的某些农村地区,小商店用来零售散装的酒、酱油、煤油等,就要用竹木或铁皮制成的长柄小容器从盛放这些液体的深缸中提出,这种长柄量器,应是镟子的遗制。当然小酒贩若能碰上一位豪客,像鲁智深这样的人,一上来就问:‘多少钱一桶?”与他做一笔“大生意”,定是难遇的好事(小说中鲁智深除外)。又如白胜在黄泥冈卖酒,押送梁中书生辰纲的军汉问他:“多少钱一桶?”他的回答是“五贯钱一桶,十贯一担。”也是论桶判卖的例子。 《水浒传》所反映的宋代饮酒方式也很有特色。那时人们喝酒,尤其在冬季,多要温热后才饮。武松在阳谷县第一次上武大家做客,潘金莲备了一席丰盛的酒宴招待他,不时叫武松“请酒一杯”,可武松对嫂子的盛情承受不了,“只顾上下筛酒烫酒”。这烫酒即是温酒。又像第39回,小说叙写武松要去替施恩夺回被蒋门神霸占的快活林酒店,他来到这家酒店借喝酒之机寻找事端,“那酒保去柜上叫那妇人舀两角酒,倾放桶里,烫一碗”给武松送去,武松以酒劣要他个换酒,后来妇人和酒保又连烫了二碗上等好酒,皆不合其意。这种在桶里热酒的做法是怎样进行的?其详细方式是:将酒倒入专门温酒用的镟子(又名酒注子,是一种无柄把提手,肚子大、口子小的瓶子)当中,再将它置人“汤桶”(里面盛有滚烫的开水)里,由于镟子是肚大两头小,加上酒精密度小于水,故而酒注子在汤桶里不会倾斜翻倒,且可以大部分稳定地浸没在热水里,不需多久,酒注子中的冷酒经过热传导就被烫热。这一热酒的方式,在第9回中有翔实的描述,当陆虞侯奉高逑之命来到沧州准备收买牢城营的管营、差拨谋害林冲时,恰好在林冲友人李小二店中饮酒商谈饮此事。“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烫酒。只见那人(对李小二)说道:“我自有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当去热桶里的开水变凉后,则需要换上开水,所以后文有‘阁子里叫将汤来。李小二急去里面换汤时……”等字句。 对于佐酒的菜肴汤汁, 那时人们更看重的是各种汤料。像把林冲去做救命恩人的李小二,由于偷窃虽经林冲说情而免遭惩罚,但无法在东京呆下去,只好流落到沧州,一路上都投人不着,但他能“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即有做得一手好汤的烹调技艺,而被沧州一家姓王的酒店老板看中,收留了他并招做东床快婿。他为了答谢林冲对自己的恩情,就经常“送汤送水”到林冲服刑的沧州牢城营里。因为宋人特别看重汤,所以在饮酒做筵席时,把它当做第一道菜上到酒桌。如林冲流配沧州时,听说柴进慷慨好施,特意绕弯到柴家府上要些钱物,柴进为他摆宴设席,“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第10回叙及郓城县都头雷横带军卒巡逻到晁盖的村子里,作为保正的晁盖为他洗尘,也是“一边叫人安排酒席管待,先把汤来吃”。而宋江、戴宗和李逵在琵琶亭相会喝酒,仍是先要吃辣鱼汤,这种饮酒食俗,刚好同今天酒筵上上菜的顺序完全倒了个。 顾客来酒店饮酒时,用来佐酒的菜肴,当时称之为案酒。鲁智深在潘楼请客点菜,酒保为其“铺下菜蔬果品按酒”。所渭“案酒”又作“按酒”,《说文》云:“按,即下也。”即为今日的下酒莱。高档酒楼的按酒如浔阳酒楼出售的“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并尽使“朱红盘碟”盛装,名副其实是“整齐肴馔、济楚器皿。”家中宴请的按酒有很实在的,像武松流放到安平寨,金眼彪施恩给他送的按酒为“排下四般果子,一只熟鸡”;也有很丰盛的,如宋江在阎婆惜家,阎婆为他准备的按酒有“新果品、鲜鱼、嫩鸡、肥蚱之类”。而乡村一般野店,佐酒的菜肴只有大众化的牛羊肉,像武松、鲁智深等好汉,在乡村野店里吃喝时,酒保送的按酒经常是“牛肉一盘”,恼得这些英雄为下酒小菜此类鸡毛蒜事而大动干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