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明朝 >

努尔哈赤无奈的辽东小城——宁远(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文华殿大学士们只负责皇帝旨意的上传下达,对各级官员无管辖权。因他们“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名,称为内阁。”由于学士之职的重要,渐为皇帝宠信,地位不断提升。后来,学士们往往都任尚书之职,这就由正五品上升为正二品,其职权基本上和从前的宰相差不多了。
    孙承宗颇有才干,在翰林院供职时,曾任日讲官,他每次给天启帝讲课时,都能将枯燥的经文讲得十分精彩,听得天启帝高兴异常,常常当着众人面誇奖:听孙承宗讲经朕非常开心。为此,孙承宗深得天启帝的器重,令其随侍身边,不离左右。辽沈陷落时,有人推荐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负责辽东之事,但小皇帝舍不得他离开,没有同意。广宁失守,边关告急,天启帝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才任命孙承宗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进入了明政权的最高决策层。
    王化贞被捕,熊廷弼革职,朝廷任命王在晋为经略,坐镇山海关。王在晋到任时,山海关外已被熊廷弼抛弃。许多城堡中丢下了大批的粮草、兵器、还有火炮。王在晋死守关门,一步也不敢出关。但就是山海关这样的雄险,他还是不放心,竟要在山海关前的八里堡再修一座关,以作屏蔽。这一决定遭到了监军道袁崇焕和其他一些关外将领的强烈反对。他们上书皇上,抵制这一决定。皇帝派孙承宗赴关外处理此事。孙承宗到关外苦口婆心地与王在晋谈了七天,王在晋坚持己见不动摇。无奈之下,孙承宗只好奏请皇上,将其调离。
    王在晋被调离,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够呛。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凡是在辽东为帅的不是死于奴酋之手,便是死在朝廷刀下,自己能全身而退,离开了这个极有可能掉脑袋的位置,是件天大的好事。
    为了稳定边关形势,小皇帝只好派孙承宗以内阁大学士和兵部尚书的身分亲赴关外督军,东阁大学士赴边督军,应当说开了明朝之先例。
    孙承宗到任后,虽然没有和努尔哈赤发生正面交锋,但由于他的出现,为关外带来了近四年的宁静。他和他的部下袁崇焕共同经营,使本已荒弃的辽西重新恢复了生机。
    2、后金方面 
    努尔哈赤攻打广宁的目的,一是为了切断蒙古与明朝的联系,二是为了切断辽南地区的汉人与明朝的联系。在安抚金、复、海、盖等辽南四卫的民众时,努尔哈赤曾对他们说:“到明年正月,试看我打过辽河,再破南朝一堡一城时,说明是天助我成就大业,你们就应当安心地跟着多;假如我做不到这一点。那是我抵挡不住南朝,我就任你们西去,绝不阻挡。现在广宁如愿以偿地到手了,他以为,辽东辽西已尽为我大金所有,你们汉人还有什么盼头,还能跑到哪里去?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攻下了广宁并没能扑灭辽南人民反抗的烈火,相反却越烧越旺。
    在反金斗争中,王化贞的部下毛文龙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海上不断袭击后金,令努尔哈赤片刻不得安生。由于他的存在,致使许多辽民心存希望,随之响应。到了天启三年,即天命八年,辽东民众的抗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镇江、复州、海州、金州、耀州、古城、马前寨、长山岛、岫岩、平顶山、首山、彰义等各地民众都在准备着暴动。复州的男子一万多人,将粮食都制成了炒面,随时准备逃跑。
    努尔哈赤安抚政策失败,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政权被颠覆,开始颁布一系列政策加强对汉人的统治,并伴之以血腥镇压。
    1、大镇压
    后金进入辽南的头几年,努尔哈赤实施的是安抚政策,即:“官
    任旧职,民守旧业”,这一政策得到了中小地主和城市中工商业主的支持。但这其间女真人作为征服者难免欺侮汉人,汉人的地位类似奴仆,包括归顺的汉官也不例外。如复州降将刘兴祚归顺后,努尔哈赤仍然任命他为游击,驻守复州,但他这个游击实际上仅仅是个摆设,根本没什么权力,他时常要受到女真官员的凌辱,他的座骑、财物都被女真人抢行要走,生活十分拮据,几乎到了维持不下去的地步。毛文龙正是抓住女真和汉人间的矛盾,在辽南四卫开展了全面策反工作,已投降的辽南四卫的四个游击被他策反了三个。
    金、复二州被屠
    复州城起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被内部官员王丙告发,努尔哈赤派大贝勒代善率三万兵进行了血腥镇压,逮捕了刘兴祚,对金复二州进行了屠城,这次屠城到底杀了多少人,史家们记载不一,有的说两万,有的说一万,有的说几千。不论多少,屠城是不可否认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