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项羽屡屠城为哪般?无底线的人性,倒退的历史(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称谓。这慷慨激昂的三句话,给了一个帝国统治者至高的评价。这位统治者所生存的年代,就是被后世广为传诵的“汉唐盛世”中的汉帝国时代。“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了时代的最强音。 
    这个因开国皇帝发迹地为汉水源头而就此命名为“汉”的朝代,其政权统治华夏大地长达四百年。它的存在,标志着帝国文明已走出了秦时期的探索,进入了一个辉煌的阶段。前朝的执政经验,为汉帝国提供了充分而有效的执政理论依据。帝国政权的稳固续存,昭示着帝国文明鼎盛时期的到来。
    同时期的亚洲大陆上,游牧文化同样经历了一幕剧烈的盛衰变化,匈奴的神话,月氏的传奇……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频露峥嵘。而欧洲大陆上,正处于爱琴文明的晚期。罗马帝国,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即将从欧洲众多的社会群落中脱颖而出,用武力开创古历史中另一段文明。似乎整个人类文明都就此进入到一个繁荣时期,在历史的长河里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汉帝国缘何而生,缘何而盛,又缘何而衰?它和秦帝国有着怎样的关联?在未翻开汉的史卷前,这问题纠缠着我终不得解。然而真的打开了史卷,更多的问题迎面而来,让我不禁惶惑了,难道这就是两千年来备受推崇的“强汉盛世”?
    秦帝国解体后,项羽将完整的帝国肢解得四分五裂,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这被后世的史学家抨击得体无完肤,称其开历史倒车。然而刘邦的分封却没有遭到任何的非议。这恐怕该是成王败寇逻辑下的双重标准。我们无法将其忽略不计,所以只能任由着历史倒车在这双重标准中大行其道。
    关中往事
    公元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婴[注1] 素服白马,带着业已打包封好的,象征着秦皇帝至高无上权力的玺、符、节等信物,向一个叫刘季--后来更名作刘邦的男人投降。至此,雄霸四海的秦帝国彻底土崩瓦解。
    两个月之后,一个军事天才带着40万人的军队,尾随着刘季的足迹,一路烧杀掠夺地来到了关中地区,随后就把这里变成了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这个近似瘟神样的天才男子叫项籍[注2] ,字羽,反秦政府武装组织的首领,后来的西楚霸王。
    项羽及其手下的入关,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带给关中百姓无穷无尽的灾难,却扣留了仅存的希望。他们一连折腾了三个月,仍然不愿罢休。然而为了更大的利益,他们不得不选择了结束这一切,并离开关中。公元前205年的春天,这群灾星带着满心的憧憬和因掠夺而带来的快感,离开了这片被他们蹂躏得几乎体无完肤的焦土。吸引他们离开的,是各自获封的王位和土地。这似乎让业已消亡十余年的封建制度死灰复燃。后世的历史学家无不对此口诛笔伐,尤其是谴责那只看似主导着这一切发展的幕后黑手及它的主人项羽。主流的说法,认为他开了历史倒车。而持这主流说法的人,往往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常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或称唯物史观,在判定历史进步与否的依据上,有着无法回避的硬伤和缺陷。首先是过于迷信物质因素并弱化人的因素,这直接导致了历史价值观的扭曲,彻底蜕变为只承认成王败寇,即胜利者就是历史的进步方向,失败者就是历史的落后角落,而彻底忽视历史事件中的偶然性。
    成王败寇的逻辑,常使得历史事件的判断出现双重标准。以项羽和刘邦为例,他们面临着同样的历史客观条件,相近的历史时间,选择了相似的政策,在历史中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项羽的分封就是逆历史发展潮流,开历史倒车,而刘邦的分封就是顺应天意,符合历史进步的发展轨迹?两相对比,不难发现,这些说法荒唐得近乎可笑。
    另一个缺陷是执迷于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中而不能自拔,而全然罔顾经济规律及一切历史事件的本质。典型的表现是,只用条条框框圈定现象,如农民起义等,而不加以理性、客观、具体地分析,就将其一律定义成所谓的“历史进步”。比如陈胜、吴广的反政府行为,其本意也好,带来的后果也罢,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除了破坏经济秩序,引发社会动荡,制造社会创伤外,再无其他意义。如此行为,根本谈不上任何的历史进步,可是却堂而皇之地被历史唯物主义者列入进步行为当中。这过于草率的结论,不只是引人发笑那么简单,而是很容易给后世的读史、学史者带来误导的麻烦。
    诚然,历史有规律,但不全是一般规律,往往起到扭转历史走向作用的,都是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偶然。这偶然,就好比那左右天平倾斜的最小砝码,放上了,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一个微小却关键的点失去平衡后,会成为引发一个小系统失衡的因素,一个小系统失衡则会成为一个大系统失衡的因素,这种失衡层层叠加,失衡所带来的震荡效应逐级放大,直到引发整个社会的平衡产生彻底变更,最终产生新的平衡并形成新的系统才算彻底告一段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