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历史赋予山海关浓重的古城特色,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赋予山海关依山傍海的大气磅礡和波澜壮阔,长城特有的文化凝聚力、历史厚重感,又给山海关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 山海关是明代万里长城最重要的关隘,因建在通往京城的大道上,成为华北通往东北的要冲。古人称赞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天开海岳,倚燕山,襟渤海,冀辽在此分界。 山海关古时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这一地区地势极其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大将、中山王徐达奉命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雄伟关城,因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乾隆二年(1737)更名为临榆县,属永平府。 山海关汇聚了万里长城的精华,除山海关城之外,还有两处奇观,一处是老龙头,一处是角山长城。站在老龙头上,放眼望去,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礡。老龙头与角山长城遥遥相望,傲然对视在山海之间。 角山在山海关城的北面,山峰平地高耸,悬崖峭壁十分险峻。这里有“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等景观,都有很高的文化内涵,陪衬辉映着角山长城。 修建长城时,大部分是就地取材,就近采用山上的毛石,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墙高度一般为7至10米,宽度平均在4至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干脆就利用山崖自然形成,代替砌筑,最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从外侧看上去十分险峻,易守难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 明王朝历经了十几代皇帝,其间几乎是没有停顿过修筑长城。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右都督时,明朝对长城的修筑达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这期间修筑的长城,不仅坚固,而且美观。山海关一带的长城,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新的规划修缮。 长城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建在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的敌我必争之地,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长城关隘有的建在高山峻岭之上,封锁住山岭的峪口;有的建在深沟峡谷之中,封锁住咽喉要地。只有在地势十分险要之处设置关隘,才可以达到用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的进攻的目的。如同山海关一样,大多数的长城关隘都构筑有关城,较大的关隘及关城,是长城防御体系中起支撑骨干作用的战略据点。 明长城关隘、关城的修筑,不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十分成熟,防御功能也已经高度完善。其在沿线修筑了抚顺关、山海关、古北口、黄崖关、胜金关、嘉峪关等关隘和要塞。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卫,还在京畿内外的长城线上修筑了着名的内外三关,内三关为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外三关为偏关、宁武关和雁门关。(董耀会,文章摘自香港《文汇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