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回京,惊闻恩师范敬宜去世,悲从中来,心痛不已!想起10月中旬,我还与老伴一起到北京医院探视,曾手剥血柚于老范床头,老范慈祥一笑,连啖数枚,连称好吃好吃,并与我们数次握手,相约下次再见,孰料此行,竟是永诀! 老范音容今犹在,却传恩师驾鹤归。忽忆床头握手时,悲从中来泪如飞。 叫我“老范”吧,不用叫总编辑 恩师“老范”,范敬宜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国家外文局调任经济日报总编辑。老范为人宽厚,生性和蔼,一见面便吩咐大家,今后就叫我“老范”吧,不用叫总编辑。 自此人人直呼老范,沿袭至今,不再改口。 你表现,我发现 老范是江南才子,写得一手好文章,自然也很爱才。他有一句名言,你表现,我发现。一旦谁人写出好文,老范一准高兴,夸了再夸,津津乐道,比自己写出还要兴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到了平台期,推进不再顺畅,且有各种议论。老范决定,大张旗鼓,宣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先发一篇本报观察家,吹响冲锋号角!文章由谁来写?编辑记者,谁写都行。 于是小詹(老詹时年三十有八,老范面前,不敢称老也)自告奋勇,挑灯夜战,三天两夜,撰成此文,名曰《改革,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老范亲自审阅,连呼痛快,一字未改,放在头版,字号加大,突出处理! 自此,小詹头角初露,因表现神勇而被老范发现矣。 不但要好,还得要巧 次年初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老范来到工交部,交下一紧急任务,立即动手,写一述评,专论如何搞活国有企业!小詹得令,未敢怠慢,奋笔疾书,又得一文,取名《如何把企业搞死》。意即无死哪得有生,国有企业生得太多,却无一能死,则国企难以搞活矣。 交至老范案头,看毕,沉吟片刻道,文章很好,题目不行,下午来吧,另取一名,不但要好,还得要巧,让人们过目难忘,让文章一炮打响。 下午,老范打来电话,小詹推门,但见《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一行范式秀丽行书,已然置于案头。 次日头版头条,隆重推出,果然一炮而红,轰动一时。有中央领导办公室专门打来电话,称赞有加,老范把小詹叫到办公室,好一通夸奖,喜形于色矣。 我来当老师,给你出考题 老范爱才,唯才是举。因小詹勤勉努力,吃苦用功,屡屡写得好文,老范青眼相加,欲破格提拔,申报高级记者。 然当此之时,小詹主任记者职称,刚刚取得三年,欲评高级,尚差两载,且高级职称评定,须得外语合格。小詹未能参加考试,自然没有成绩。 老范说,没有关系,我来当老师,给你出考题。于是亲自提笔,书写英文试卷一份,交给小詹,命其单独应考,并亲自判卷,递送上去。 未久,小詹破格评为高级记者矣。 你且尝尝,是否正宗? 老范心细,关心部下,无微不至。那年初冬,老范小詹皆入中央党校。老范读省部班,小詹念地厅班。 一日傍晚,礼堂放电影,散场已近十一点,小詹返回宿舍,行至楼前,但见灯光之下,树丛之中,有人影移动。定睛望去,正是老范! 见到小詹,老范慢慢悠悠,从手提袋中取出一纸质饭盒,饭盒中,有油炸麻团数枚。老范曰,今天下午,同学请客,我看桌上麻团甚好,给你包几个回来,你且尝尝,是否正宗? 冬夜寒风之中,麻团已然冷却,小詹望着笑眯眯的老范,赶忙送入口中,一股暖流,缓缓涌上心头矣。 不急不急,没误事就行 老范赴韩国考察,点名携小詹等年轻人随行,以开眼界,长见识也。 先至香港转机,等候三个小时。报社翻译,一年轻姑娘,也不打个招呼,竟会熟人去了!快要登机,还不归来,差点误了大事!我们急得要命,将姑娘好一通埋怨!老范却是笑眯眯地说:不急不急,没误事就行。 到了韩国,每天会见外宾,老范头天夜里即拿出笔墨,写一书法斗方,我们再用礼品纸精心包装,即成贵重礼品。见了主人,老范谦逊随和,或引经据典,交流中华文化,或与对方英语交谈,不时插入种种典故,听得对方连连点头,赞佩不已。 随行一次,收获多多,潜移默化,大长见识矣。 爱才用才 放才育才 老范爱才用才,亦舍得放才育才。正是小詹风华正茂干劲冲天之际,老范将小詹等数位业务骨干,送至基层,挂职锻炼,一去就是一年,甚至两年。 挂职期间,安心从事社会实践,再不参与报社业务。此种经历,对年轻人锻炼成长,殊为有利。 那日,老范得知十四大即将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历史性写入党的报告,于是决定,大会召开之前,写一重点述评,阐述市场经济道路之必然选择及深远意义。电话打至河北保定,小詹说:老范,文章我已写好,昨天邮寄给你,题目叫《市场赋》。可能我所写的,就是您要说的意思。 老范喜不自胜,略加删改,签发头版头条,六千余字之长文,好一篇市场经济之昂扬颂歌也。 此为小詹又一良好表现,挂职回京,即被选入班子,成为经济日报最年轻之编委矣。 我很羡慕你们! 老范办报,兢兢业业,卓有成效,被中央看中,调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临行之前,员工争相送行,大家依依不舍,几乎落下泪来。 老范拍拍小詹肩膀道,你们已经成熟,可以独当一面。好好干吧,年轻是最大资本。我很羡慕你们! 推心置腹之语,言犹在耳,转眼过去近二十年矣。 今生得遇老范,实乃三生有幸 人谓,大恩不言谢。此言差矣。既是大恩,必铭记在心,念兹在兹,时时感恩而不敢忘记。 如今,小詹也已年过花甲,退居二线,人皆呼为老詹。回忆新闻从业经历,没有老范提携,哪有老詹今日?不胜感慨系之矣。今生得遇老范,实乃三生有幸。缘分乎,上天所赐乎! 古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范呀老范,谢谢您,非常感谢您。祝您心情好,身体好,一切都好。 弟子国枢,深致谢意,在此叩首。 詹国枢 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