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如此叠床架屋,有必要否?——从“那些……们”一类语言组合谈起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已经不知多少次在报刊上、网络上、平时生活交际中看到过这种文字搭配,一直感到奇怪,怎么大家对它的明显语法问题就视若无睹?等接连在作家、学者们笔下也读到这种表述,我开始犯糊涂了:这究竟是不是病句?
    我指的是“那些……们”一类语言组合。还是按写作年代先后来吧。张爱玲《半生缘》第11章写沈啸桐发牢骚:“她们那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要骗骗你们这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太太们,还不容易!”(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你们”已表示复数,还能再加个“们”字么?“你们这种老太太们”是不是错误的语法组合?
    金庸的《鹿鼎记》最新修订版,在后记里一个地方偏偏未作修订。他告诫道,“读我小说的人有很多是少男少女,那么应当向这些天真的小朋友们提醒一句”(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0页),不可妄学韦小宝。看,“这些小朋友们”的同样组合又出现了。叠床架屋,有必要否?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被公认为新时期女性写作的典范。小说第二章里有这样的句子:“我去看的那场电影是《林则徐》,我一写到此,眼前立即出现那些壮怀激烈的火把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隐喻精到,然而说成“那些火把们”,在基本语法上毕竟仍是可议的,对吗?
    张炜近年的重头之作《刺猥歌》第十章写到主人公廖麦的发问,“听说你在西部呆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为了躲开那伙苦行僧们,有这事儿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已经表示群体的“那伙”,和“们”字又重复了,这是否同样不恰当?
    一般说来,作家们总倾向于淡化语法,他们会认为那都是些卑之无甚高论的条条框框。我觉得,这种心态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但理解是有底线的——语法硬伤没有理由合法地大行其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是都在说向作家学习语言本领么?作家是人不是神,他也可能犯普通读者容易犯的低级错误。“那些……们”之类累赘表述,事实上已经随处可见。我们的作家们是不是也该留个心,从高端做起,让文字“质本洁来还洁去”呢?
    刘阳    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