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刘梦溪:一身狷气隐儒宗——我所认识的萧萐父先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萧萐父先生手迹
    2008年9月20至22日,余讲学于武汉市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冯天瑜兄告知萧萐父先生已于数日前仙逝,百感交集,成七古为悼(见下文)。萐父先生籍四川井研,父尊萧参号隐隋,尝私淑井研廖季平氏,以教育家终其一生。新儒学之大贤唐君毅之钟情哲学,即受隐隋之影响,尝称参老白发飘然,望如神仙中人。萐父先生眷侣卢文筠,生物化学教授,善画梅,两人之结缡,即以时在乐山主持复性书院之马一浮先生款题之万梅图为媒,故其最初赠文筠诗有“孤山诗梦鹤飞来,湖上寒梅万树开”句。2005年,久病之文筠先萐父而去。翌年,辑录两人诗书画之《缀玉集》印行,六十载伉俪情深,萐父先生序往事,感世变,有不忍笔之于言者。
    我与萐父先生相识于80年代末,而1992年秋适逢康桥“文化中国”之会,会后访学,数日同处一室,谈古论今,不无针芥之合。一日夜阑,刚入睡,即被萐父先生豪语惊醒。原来他在梦中詈叱一小人之不德,威言历历,块垒难平,经轻轻唤醒乃止。从此益敬重先生。前此一年,尝赴德出席汤若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科隆圣玛利亚大教堂与一国乐四人组合相遇,两男两女,分别演奏琵琶、古筝、二胡和民歌独唱。演奏之乐曲为《阳关三迭》及《春江花月夜》,异乡古韵,惹人情思。后成《古韵乡情》一文,刊于当年7月号之香港《明报月刊》。恰好萐父先生在汉堡也有此经历,感悟相同,曾诗记其事。遂相约互换诗文以赏。回国不久,收到萐父先生手书之《汉堡小型音乐会听四君演唱》诗作,并附题识曰:“事隔一年,适与梦溪兄同赴哈佛一会,得知他去夏访德在科隆,亦曾与此小乐团相遇,且有《古韵乡情》一文纪怀,如约寄示。心弦共振如此,因即寄拙诗,博一粲耳。”接我文后之复示又云:“康桥行,得接床,魇不惊,幸如之何。《古韵乡情》高文竟与拙诗同声相应,如此凑泊,岂非胜缘。盖枫叶芦花,冰弦玉轸,诗心艺境,有同感耳。”并附访德杂诗和康桥行吟多首,其中汉堡一首为:“汉堡欣闻古乐声,思乡吟继琵琶行。西风落叶长安冷,激越筝弦诉不平。”再寄兹遇之慨。
    1999年至2000年,当世纪转换之际,余大病经年,闭门养疴,不闻世事,师友信函,亦愧不能及时作覆。待收到萐父先生寄赠之《吹沙集》、《吹沙续集》,及《松萱遗墨》和《缀玉集》诸书,拟细详后撰一读后感为报。然时光荏苒,文未及成,而先生已逝矣。时在东湖,因成此诗暨此文记,并以一联为悼。挽联曰:“诗情脉脉,文章岂入时人眼;哲思滔滔,义理犹寻旧启蒙。”实为诗中之语也。
    余少时即喜吾国诗词,壮岁不改,但止于背诵消遣而已。于韵律规制,不曾深所用功。研治文史课题,援句赏析,无时无之,下厨操刀则未也。友朋中范曾先生最精于此道,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周瑾先生亦明诗律。初稿尝请周瑾先生斟改,10月5日由京往桂之航班上,亦经范曾先生校字正韵。自度措意尚不恶,加之古风较自由,故不揣蹇陋,献诸报端,然犹不敢以律称也。好在女诗人林黛玉说过:“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又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后文亦承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是正。是耶非耶,有待通学明律之君子教焉。
    萧萐父先生西行感怀
    刘梦溪
    学有家承诗作骨
    心缘夙契梅为盟
    萐题筠画传诸友
    眷侣仙姿遍珞城
    文章岂入时人眼
    义理犹寻旧启蒙
    两卷吹沙明体用
    一身狷气隐儒宗
    北美夜阑惊魇梦
    西欧弦语感乡情
    平生不肯适三楚
    今我来兮君已行
    师友风仪接踵杳
    商量旧学几人聆
    东湖怅惘集虚地
    宿鸟声声不忍听
    注一 萧萐父先生眷侣卢文筠教授,以画梅闻名遐迩,每逢圣诞新春佳节,远近友朋有幸收到筠画萐题的贺片,无不喜而珍之。“诗梦梅魂洁,神交处士多”暨“天心何处,问梅花讯”等,为萐题贺卡之常见诗句。
    注二 盖萧萐父先生平生为学,颇重义理,坚执明中叶开始的早期思想启蒙是吾国学术流变的一大特色,而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思想家,亦为此一思潮的集大成者。此是与五四新启蒙比照为说,故前面加一“旧”字,非有轩桎,韵体遣字之修饰耳。
    注三 拙编《中国文化》之学术顾问,近一二年已有周策纵、龚育之、王元化遽归道山,而创刊二十年来,金克木、姜亮夫、胡道静、张光直、张舜徽、缪钺、程千帆、潘重规、周一良诸耆宿已先期离开我们。其中张舜徽、缪钺、程千帆三先生,与本人书信过往尤频。今次讲学东湖,每次都禁不住向张舜徽先生深致礼敬。拙著《论国学》尝谓20世纪之国学大师,章太炎之后,独钱宾四、张舜徽最堪此称谓。
    注四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艺术学院等三楚学府,均绕东湖据山而立。武大据珞迦山,故有“眷侣仙姿遍珞城”句,现代大学之规制自是一城,中外莫不然。集虚者,道也,意谓东湖因学府林立而成悟道问学之集中之地。
    刘梦溪    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