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三联书店开了一次讲座,提出要警惕学术专业化潮流。 我认为,如何不成为固守一隅的“专家”,而是能够有所超越,成为既专且博(像陈教授提到的金克木先生那样的)的“杂家”,确实值得探讨。但在国内(人文)学术界,这更多涉及教育体制以及个人才识如何培养的问题,仅仅从学 术专业化层面来谈,不无隔靴挠痒之感。因为,在学术分工背景下,倘若有着自由的学术环境以及鼓励更为多样化的教育,并不难培养出才情兼备的学者。金克木等大家之所以有所成就,也并非“学术不专攻”,而在于免受格式化教育之困,进而个性得以尽情挥洒。 总之,学术专业化固有其弊端所在,但当前(人文)学术界的真正问题不尽在此;而从整个时代状况来看,企图颠覆学术专业化更无异是蜉蚁撼树。因此,与其大谈警惕学术专业化潮流,实在还不如多倡导学术自由等实质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