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 “一个文学赛事,顶多只能说挖掘文学新人,切忌妄言‘大师’,哪怕是在《达·芬奇密码》等推理小说风靡全球、而我国这一文学门类缺失的情况下。”在昨天新浪第四届原创文学大奖赛·推理文学奖开幕式上,针对当下“国学大师”胡乱封的状况,文学评论家何振邦对记者表示了忧虑。“这是一个‘大师’称谓泛滥的时代,尤其是‘国学大师’。” 在何振邦看来,现在,“国学”这个名词很流行,但很多人对什么是真正的国学并不清楚。“国学不光包括四书五经,还包括文字学、音韵学、校勘学、文献学等。言‘大师’,起码得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我看来,近代也就陈寅恪、王国维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师’。” “人们给国学界封了十几个大师,大多数都可以当作笑话看。”他举了几个例子:“季羡林先生学识渊博,人品也好,散文也好,但无论怎样,他是研究梵文的专家,梵文是古印度的文字;张中行辞世时,有人称他是‘国学大师’,其实他的建树是在散文上;鲁迅是文学上的大家,也有人封他为‘国学大师’;红学家周汝昌也被叫做‘国学大师’。”何振邦严肃地说,“中国人应该懂国学,但把它变成‘一种浮躁的炒作’和‘时髦’则要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