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耐人揣摩 余味无穷—谈谈古书名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红星新村王新禧)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似酒,这是读古书的感觉,其实就是书名,也每每给我们一种久远的怀想。古人多呕心沥血之作,而其书名,也很耐揣摩。有时候,玩味着书名,我的思绪,也就脱缰而去,同古人的梦赛起跑来。像《红楼梦》,恐怕至少有五个名字吧:《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就各有各的命意和寄托。其中每个名字都表达了一定的重点,但似乎都不如《红楼梦》的包容性强。
    古书之取名有直捷者,《庄子》、《颜氏家训》、《本草纲目》;有蕴藉者,《世说新语》、《吕氏春秋》、《五灯会元》;有朴素者,《东坡志林》、《史记》、《赖西堂集》;有奇谲者,明代吕坤的《呻吟语》、李贽的《焚书》。有的蕴涵着深远的寄托,像《影梅庵忆语》,熟悉清代学者、诗人冒襄的人知道这是他的心血之作,记述他和他的红颜知己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不
    难领略到封建礼教下透露出的一缕春光。董小宛死后,葬于影梅庵,“影梅”二字,也恰好是她外貌和灵魂的象征。这个书名,就有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落寞心情。看到这书名,我们就会油然想起那有特殊价值的文字。
    有时,真正嗜好读书的人,单是冥想书名就很有意思了。因为古代的书名还有美妙绝伦的一种,反复品味,令人口齿余香。像《法苑珠林》,辑录佛教典籍精华,使读者如饮甘露,如获意珠;《梅花草堂笔谈》清灵隽永,且洋溢戏谑感慨之气,文章与书名均有高风道韵;明代作家洪应明的《菜根潭》也颇耐咀嚼,取“咬得菜根则百事可为”之意,而书中的文字言近旨远,情文并茂,反复咀嚼,余味无穷,也正同菜根一样有味;李叔同的《清凉歌集》,吟诵之下,如沐清风,如临澄潭,作者借大自然的种种境界来触发我们自心的天机,歌词和书名一样,自有飘然出世之感。其余,如《闲情偶记》、《耐冷谈》、《人境庐诗》、《茹溪渔隐丛话》、《文心雕龙》等等,尤其适合伴随西窗外的冷雨细赏。古书虽然是一种历史的灯影,却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慰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