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探访四川德昌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http://www.newdu.com 2018-10-11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熊国秀展示火草麻布。 刘忠俊 摄
    
    傈僳族妇女正在织布。 刘忠俊 摄
    中新网凉山4月12日电 题:探访四川德昌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作者 刘婷 邹立杨
    正午时分,清风徐来,山谷里的树叶沙沙作响。在四川德昌县南山乡杉木沟村的空草地上,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傈僳族人,踩着由葫芦笙吹出的欢快乐调,跳起了“嘎且且撒勒舞”(意为来跳美好的舞蹈)。德昌傈僳族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至今保留着传统的“火草织布”技艺。
    “以前条件不好,傈僳族人没有衣服穿,就用从山坡采来的火草叶撕下背部的膜,把火麻杆剥下皮后,分别捻成线,再用织布架织成布。”63岁的熊国秀是村里的退休教师,也是《傈僳族民间传说》的传承人,她告诉记者,火草织布技艺十分独特,编织时有两梭,一梭为火草线,一梭为麻线,然后交织而成。
    整个制作过要经过采、撕、割、晒、淋、泡、理、漂、绕、纺织等20多道加工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是靠妇女的双手来完成。织一件衣服,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制成的火草麻布绵软洁白,结实耐磨,冬暖夏凉。熊国秀牵起自己的白褶裙跟记者打趣道:“这条裙子是(上世纪)70年代我自己织的,现在比你年纪还大,照样穿不烂。”
    “以前的傈僳族姑娘必须要会织火草麻布才能嫁人,因为不会织布就不能负担一家人的穿衣。”熊国秀说,不论是彩虹一样的腰带,像白云一样的白褶裙,还是傈僳族人不离身的花挂包,都要由妇女亲手制作完成。因此,傈僳族有“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衣穿”的说法。
    由于火草布制作工艺纷繁复杂,加上科技时代的冲击,火草织布技艺也面临着现代传承的问题。熊国秀说,火草织布曾出现过二三十年的断代,出现了很多傈僳族人不会织布的现象。这让老人痛心不已。
    上世纪80年代起,熊国秀开始致力于傈僳族文化的保护和收藏,仅服装她就收藏了100多套。2015年,熊国秀参加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时受到启发,回村后立即着手筹备组建了德昌县国绣傈僳火草麻布制作专业合作社,组织傈僳族妇女,利用山区丰富的火草、火麻资源,使用传统纺织工具和技艺,批量生产火草麻布衣裙、头帕、挎包等物,并制作口弦、葫芦笙等民族乐器。
    如今,合作社生产的产品不仅外销到成都、广州、台湾等地,为山区傈僳人脱贫致富开辟一条道路,也让不少傈僳族妇女重新学习了火草织布技艺,让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
    35岁的贺才秀终于拥有了第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民族服装。她告诉记者,从小就十分羡慕别人会织火草麻布,但由于是孤儿,无人教授织布技巧,加入合作社后才学会了火草织布。她说:“虽然制作工序非常复杂,但作为傈僳族人,能穿上自己做的衣服非常自豪。”
    “火草织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傈僳族人的智慧。”熊国秀告诉记者,自己的心愿是“希望通过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纯天然的火草麻布。”(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