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广东省博物馆参选《国家宝藏》的三件国宝:“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宋金项饰”以及“金木雕大神龛漆”,为大家展现了广东地方的文化特色以及广东作为对外贸易窗口为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做出的巨大贡献。 本文结合古人对大海的认知、道教观星、潮汐与季风观测、磁石的运用来看国宝背后的道教科技与古代航海。 海纳百川 海(资料图) 古人称大海为“百谷王”、“天池”。《道德经》中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庄子·逍遥游》中有:“南冥者,天池也。”成玄英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安期生(资料图) 大海充满了神秘。关于海上仙山,《史记·封禅书》中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 关于神仙,有安期山的故事。《史记·封禅书》中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菜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高士传》中记载有:“安期生者,琅玡人也,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直数千万”。李白也曾写下《赋安期生诗》:“终留赤玉履,东上蓬莱路,秦帝为我求,苍苍但烟雾。” 扬帆出海 广州港(资料图) 道教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航海技术方面主要体现在观星辨识方向、潮汐现象、季风的观测以及磁石的运用。 牵星板观星图(资料图) 首先是观星辨向。道教十分重视观星,楼台观即为“观星望气”之用。道教中李淳风、丹元子、赵友钦等都是一流的天文学家。道教对北极星的观测,对航海技术的发展影响很深。 刘向《淮南子·齐俗训》中有:“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矣。”葛洪《抱朴子外篇·嘉遁》中有:“夫群迷乎云梦者,必须指南以知道;并乎沧海者,必仰辰极以得反。” 两者的意思都是当你不知东西南北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北极星的观测得到方向。在航海实践中,船员们广为采用牵星之法来辨认方向。 金文:潮 小篆:汐 止水制(资料图) 其次是关于潮汐现象的认识。在实际的航海中,很多水道和海港只有涨潮时才能进出,人们需要对潮汐做出准确的预测。那么古人对潮汐现象如何解释呢? 葛洪在《抱朴子·外佚文》中有:“麋氏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从字体上来看,潮是早上的海水。汐,是晚上的海水。 潮汐图(资料图) 《云笈七签》的作者张君房在《潮说》中曾指出:“日迟月速,二十九日差半而月一周天……凡月周天则及于日,日月会同,谓之合朔,合朔则敌体,敌体则气交,气交则阳生,阳生则阴盛。 阴盛则朔日之潮大也。自此而后,月渐之东,一十五日,与日相望,相望则光偶,光偶则致感,致感则阴融,阴融则海溢,海溢则望日之潮犹朔之大也。斯又体于自然也。”潮水的活动与阴阳、日月活动有关。 季风图(资料图) 第三,是季风的观测及利用。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季风的存在,尤其是风向的不同,他们借此进行远洋航行。《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四季风的记载:“东风生于春,南风生于夏,西风生于秋,北风生于冬。”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八风”之说:“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 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 在航海实践中,人们根据不同季节的风向选择出航时间。北宋朱彧著《萍洲可谈》,其中对广州的市舶记载十分详尽,文中写道:“船舶去以十一月、十二月,就北风;来以五月、六月,就南风。” 司南(资料图) 最后,航海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指南针的发明。朱彧的《萍洲可谈》中记载了广州港口船舶使用指南针的情况:“舟师融地理,夜数星,叠则数日,隐晦截指南卦。” 磁,《吕氏春秋》高诱注:“慈石云石燮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说:“磁石其好坏者能悬吸针,须连三四为佳。”这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磁石的特性,为指南针的发明提供了认知基础。 可见,道教科技为中国航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古以来,中国人秉承“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不断进行海洋探索和开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三件国宝,是广东作为古代海上贸易重要窗口的强有力的证明,更是广东经济文化繁盛的重要体现。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