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致辞中说到,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也因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而更加多样。“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不曾中断的文化传承。作为一个结构复杂而丰富的文明体系,中华文化强韧的生命力是独一无二的,其优秀包容的文化特质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自信?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的价值、彰显其优秀特质,以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卓越的贡献?对此,来听听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何中华教授的观点—— 何中华:在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应该被提到捍卫人类的文化多样性的高度来认识它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守望、呵护我们的“中国性”,就变得格外重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独特文化面相。怎样彰显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标识?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择其要者,我认为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一提: 第一,进行文化上的“寻根”工作。今天的我们,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的根本性问题,突然之间找不到答案了。有人把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迷失叫做“文化孤岛效应”。这些问题,如果离开了文化之根,就不可能寻找到答案。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承续我们的文化之根,恢复我们同传统之间的脐带般的关系,在文化意义上重新亲近我们的出发点。德国浪漫派思想家诺瓦利斯说得好:“我们总是在回家呵!”对于日益走向现代化的人们来说,文化意义上的“回家”,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迫切。中华民族之“根”,就是自己所由以发源的文化初始状态。 第二,保持对“永恒之物”的敬畏。汉儒董仲舒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千变万化的,唯有“天”本身、“道”本身不能变,也不应变。诚然,在信息时代,人类知识更新的速率越来越快,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增长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实现的。所以,在很多方面,与时俱进是对的,是必须坚持的。但在文化道统的问题上,还是要尊重和弘扬传统,不然的话,我们就“找不到北”,我们就会丢失掉文化意义上的自我。没有文化上的“主心骨”,离开了“永恒之物”,我们就必然在文化上陷入“失魂落魄”的境地,缺乏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 第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文化传统是一种获得性遗传,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如此。“童子功”非常关键。只有在幼小的心灵中扎下根,文化的道统才能真正得以延续,进而发扬光大。对于一个人而言,文化观念的形成说到底是“泡”出来的,是“养成”的;离开了适宜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离开了在这种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浸润,是难以成就的。一个人的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期,那就是儿童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可塑性最佳,“先入为主”。一旦错过,就难以得到矫正或弥补。 第四,把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我们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这无疑是当务之急。从幼稚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都应该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教材、进课堂,纳入教学体系,“润物细无声”般地渗入学生的心灵,并在他们的心灵中真正扎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乃是弘扬中华文化在体制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