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世无名,固君子所疾,生负盛名,亦君子所忧。 有名无实,遗笑大方;名实相称,不愧君子;有实无名,求之不得。 -----题记 一 有些人名利兼好,有些人有所侧重,或利心重些,或名心重些,但都逃不出名利二字的“圈套”。多少人被这两个美妙的“圈套”套牢圈死了一生。有个传说: 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站在山头上欣赏长江的风光。乾隆看见江上熙来攘往的船只,问金山禅寺住持法磬禅师:“长江一日有多少船往来?”法磬禅师说:“只有两条船往来!”乾隆不解的问:“你怎么知道只有两条船呢?”法磬禅师说:“一条船为名,一条船为利!” 还有一种人比较特殊些,不好利而好名----东海以前就是这样的人,曾自题一联曰:谋利当谋天下利,求名敢求万世名。这样的人确实相对比唯利是图者高一些,却也有限。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指出: “好谀乃人生大病。人知好利之害,而不知好名之害尤甚。所以不知者,利之害粗而易见,至于名,非大贤大智,不能免也。思立名,则故为诡异之行;思保名,则曲为遮掩之计;终身役役于名而不暇,而暇治心乎?” 莲池大师接着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典故:“一老宿言:举世无有不好名者。因发长叹。座中一人揖而曰:诚如尊翁,不好名者惟公一人耳。老宿欣然大悦解颐,不知本人已被卖矣。名关之难破如是哉!”(《竹窗随笔》) 甚至有人对名声的追求甚至到了不正常的地步,所谓“不能流芳百世,何妨遗臭万载”,把好名、求名的心态推向了极致。这种人比唯利是图者更可鄙也更可怕。 二 名关难破。自古以来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往往能破利关却破不了名关,受不了诬蔑毁谤“恶毒攻击”,更放不下“流芳千古名垂青史”的愿望。 吕坤说得好:“上士不好名,中士好名,下士不知好名”。好名者,追求好名声,比 “不知好名”的下士优越,比“不好名”上士则又不如。可谓比下有余比上不足。吕坤还讲过一个故事,以说明名也是一种累赘的道理: 王酒者,京师富店也。树百尺之竿揭,金书之帘罗,玉相之器,绘五楹之室,出十石之壶,名其馆曰“五美”,饮者争趋之也。然而酒恶,明日酒恶之名遍都市。又明日,门外有张罗者。予叹曰:“嘻!王酒以五美之名而彰一恶之实,自取穷也。夫京师之市酒者不减万家,其为酒恶者多矣,必人人尝之,人人始知之,待人人知之,已三二岁矣。彼无所表著以彰其恶,而饮者亦无所指记以名其恶也,计所获视王酒亦百涪焉。朱酒者,酒美亦无所表著,计所获视王酒亦百倍焉。”或曰:“为酒者将掩名以售其恶乎?”曰:“二者吾不居焉,吾居朱氏。夫名为善之累也,故藏修者恶之。彼朱酒者无名,何害其为美酒哉?”(《呻吟语-广喻》) 对于名利的态度,儒家最为中正,不好名,不刻意邀之求之唯名是图,“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同时也不刻意逃之避之,而是顺其自然,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贫富系乎利,贵贱关乎名)。 三 或问:孔子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说明儒家对名声很重视嘛。 答曰:人不知而不愠、不病人之不己知是主观心态、内在修养,没世而名不称,说明德不成,是事实判断。在儒家,成德必然成名,成名就是成德。名,是德业的副产品也是附属品。有功于世、有德于民,必有一定的名声,小则口碑很好,大则青史留名。 儒者有机会则行道以政治,无机会则传法于天下,无论是行道还是传法,是立德、立功还是立言,都必然扬名、成名,想逃都逃不掉的。到死还默默无闻寂寂无名,对君子来说,是一种大憾,当引以为恨! 《论语集注》引范氏曰:“君子学以为己,不求人知。然没世而名不称焉,则无为善之实可知矣。”杨雄《法言》说:“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张拭《论语解》:“有是实则有是名。名者,所以命其实也。终其身而无实之可名,君子疾诸,非谓求名于人也。”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可以与孔子另一句话“后生可畏,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合参,都是用以警人,使人及时勉学的。 另外,君子疾的是没世而名不称,那么,“在世而名不称”,即使不为君子所乐,至少也非君子所疾。活在的时候,关键是要“有实”,“彼朱酒者无名,何害其为美酒哉?”有名无实,固然遗笑大方,有实有名,“在世而名大称”,终究不如有实无名的好---那只怕求之不得呢。没世无名,固君子所疾;生负盛名,亦君子所忧也。 2010-12-21东海儒者余樟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