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 笙——古老的吹奏乐器

    2017-12-21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

  • 钟鼎器皿 编钟

    2017-12-21

    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

  • 只有一根弦的乐器,你见过吗?

    2017-12-21

    独弦琴,是京族人家最珍爱的传统乐器,主要流行于广西东兴市京族聚居区。京语称“旦匏”,亦称“独弦匏琴”,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成为独弦琴,是京族文化中的一绝。 作为京族...

  • 弹古琴时怎样才能心平气和

    2017-12-21

    文/杨青 徐元 弹古琴应心平气和 《崔子玉座右铭》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

  • 古代乐器“筑”的历史

    2017-12-21

    筑是一种中国古代的击奏弦鸣乐器。《战国策·燕策》中记载了战国时期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的故事,可推算筑的产生年代应早于此。魏晋南北朝时,筑曾是相和歌的伴奏乐器。唐...

  • 唱昆曲为何强调“竹肉相发”

    2017-12-21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最早出自房玄龄等撰《晋书》中的“孟嘉传”。丝,指的是弦索乐器;竹,指的是笛子;肉,则是美妙的歌喉。通俗地说,这句话是指在戏曲舞台上,弹的不如...

  • 你所不知道的蒙古乐器——火不思

    2017-12-21

    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火不思一词为土耳其...

  • 中国传统乐器之芦笙

    2017-12-21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

  • 梆笛

    2017-12-21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如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演奏的北方民间乐曲《五梆子》、《喜相逢》,在演奏上表现了...

  • 何谓“燕乐”?

    2017-12-21

    燕乐是中国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又称宴乐。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隋唐燕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