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今天,我们如何向传统文化致敬?

http://www.newdu.com 2017-11-22 国学网 章正赵婀娜 参加讨论

    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名片,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积淀多年的瑰宝。但有一些人却利用甚至滥用传统文化的个别元素,糟蹋传统文化,谋取商业利益。今天,我们有必要思考,该以怎样的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
    不知从何时起,“圈儿”里兴起了一句话,“向传统文化致敬!”
    什么圈儿?好多圈儿!出版圈儿、电影圈儿、戏曲圈儿、时尚圈儿,甚至与传统文化并不直接相关的商业圈儿、餐饮圈儿、选秀圈儿……似乎只要是打着文化的名号,尤其是扛上传统文化的大旗,事情就会立刻变得高雅、圣洁了许多。
    当然,这其中不乏大量真正对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之心的人,但也不乏一些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谋取商业利益之实。罗兰夫人的经典之句“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被演绎为现实版的“传统文化,多少利益假汝之名以行。”
    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名片,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积淀多年的瑰宝。今天,我们有必要思考,该以怎样的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
    幼儿学国学,是否“虚火太旺”
    几天前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让人不免深思。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着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让人的思绪在恍惚之间似乎被带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年代。
    可惜,美好并未维系太久,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抗议打滚。那一瞬间,“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所蕴含的谦卑、礼让、顺从与现实中的场景形成了残酷的反差。那一瞬间,难免让人疑惑:无数的幼儿在学国学,可又有多少孩子真正懂得了传统国学中有关为人、有关生命的深刻内涵。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幼儿国学”,各种假期国学班的招生广告数不胜数。不少培训机构看中了国学热中蕴涵的巨大商机,开设了相关的各种培训课程,内容繁多,让不少家长眼花缭乱。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女士表示:“身边不少人给孩子报了国学培训班,学《三字经》《弟子规》,虽然自己并不能真正说清楚国学班对孩子的意义,但总觉得也应该报一个。”
    李女士的心态代表了许多家长的心态,“我们招收幼儿和小学的孩子,除了传统的国学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太极、书画、茶道和礼仪等相关课程”,北京某培训机构的负责老师说,“寒假的课程收费3000元,一共给孩子们设计了7天的课程,还包括半天家长的国学体验课,报名才开始几天,就已经报满了。”
    对此,有专家表示,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反映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本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培训机构热衷于炒作传统文化,开设名目繁多、质量低下的国学体验课程,更有甚者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行敛财之实,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泥沙俱下。当下,传统文化“热”的同时也存在“虚火旺”的问题。
    从事多年传统文化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在很多所谓的商业国学培训,师资良莠不齐,还有的幼儿国学培训,传授给孩子的只是表皮的知识,如仿照古代的各种仪式上课,却没有将国学的精髓真正传授给孩子。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只是学习一些古代的礼仪,这些就很可笑,我提倡因材施教,传承传统也应注重孩子的个性。”
    “现在的‘国学热’的确存在‘虚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玉林教授表示,“我非常反对家长强迫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等传统文化书籍,却并不让孩子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与其让孩子死记硬背,不如从让孩子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开始。”
    别让商业的雾霾,遮蔽了传统文化的光华
    日前在采访中央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时,他的一番话很耐人寻味:现在许多人打着“向传统文化致敬”的旗号,来“玩”一把。玩什么?玩晚会、玩电影!怎么玩?在其中糅杂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元素,但可惜,浮于形式,简单地将各种文化元素与符号拼接在一起。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表现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未能真正了解、把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滥用文化符号,是“玩”,更是亵渎。
    周龙的话,体现出一位从小便接受传统国学、中国戏曲教育的学者的忧思,也折射出当前一些人滥用传统文化的令人忧虑的现状。
    2013中国·吉林第十八届房屋展示交易会上,有房产商家聘请身高1.82米的一对性感女模展示人体美,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但是,真的美吗?身材高挑的女模特身穿火辣的比基尼泳衣,头上却戴着京剧的头饰,胸部上还印着京剧脸谱。这样的创意,到底是在向传统文化致敬,还是在“糟蹋国粹”,网络上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基尼京剧”刚刚落幕,网上又疯狂流传“裸体京剧”:没有了斯文的老生、威严的武生、庄重的老旦与精巧的花旦,可见的是一组以京剧为造型,但个个袒胸露乳的摄影作品。这组被命名为“裸体京剧”的剧照在网上流传后,立刻引发了网友对于国粹、艺术和文明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曾经一度在屏幕上大行其道的古装剧就被许多学者质疑,里面有多少是在呈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人心向善的美好,又有多少是在呈现尔虞我诈、钻营算计的晦暗。这些以向传统致敬为名的编剧与导演可曾想过,荧屏前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将会从这样的传统文化作品中,学会怎样的为人之道?
    还有学者一针见血,当下,一些人擎着传统文化的旗帜,所做之事无关品位、无关道德、无关智能,所有的衡量标准,都是利益。这些人不仅对传统文化缺乏起码的敬重,而且毫无顾忌地贬损糟蹋,令人叹息。
    用建设的心态,善待传统文化
    “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然,一个国家也必须找到并尊重自己的传统,找到自己是谁,这是一种自信的必然。李山强调,“但传统文化的恢复,不能以‘老学究’的方式继承,而是应该从全局上、从大文化的角度找到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脉络,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性的继承、建设性的吸收,吸收外来文明,继承传统文化。”
    还有学者指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用个性化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治疗,传统文化也是如此,诸子百家观点颇多,但也并非全都适合每一个人。通过实践,不断地通过历史筛选,不断地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不断地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新的阐释,才能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山西大学倪宁教授认为,要在生活中实践传统文化精神,才能传承传统文化,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在春节,相比过去,已经失去了很多文化的内涵,演变成了简单的吃饭和聚会。其中有很多文化的因子值得我们继承下来,比如通过祭祖缅怀先人,其中的内涵是教导今人更加珍惜现实生活。”
    陆玉林教授说,“传统国学依赖于实践上的创新,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不断的理解和创新,文脉才能得以延续。这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担当精神,这是成年人需要肩负的责任,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才能形成,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还有更多的学者强调,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影响的是人的头脑与心灵,它对人的滋养,无法用数字、用金钱来衡量。而一旦传统文化裹挟了太多利益的渣滓,所造成的恶果,将是对一代人心灵的毁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