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提供歌唱的文字。众所周知,音乐是高雅艺术,歌词应当是诗;音乐是大众艺术,歌词应当是平白如话。歌词的高雅性,雅在平白里;歌词的平白味,味在雅趣中——它们的两相补益、两相扶持,才唱得百鸟啁啾般好听。 歌曲是听觉艺术,其特性在“接受于瞬间”,因此歌词应写得平白如话,一听就懂。但它又不能是一杯白开水,喝了毫无滋味,它应唱出世态、人情、气质和风姿来。 然而,笔者近观一些音乐网站推出的热门歌曲,发现有的歌词写得低俗色情;有的语言暴力;像《那一夜》、《狼爱上羊》内容空洞、矫情做作;《我是你老公》、《不怕不怕》则语无伦次、废话连篇。好像歌词越出格,点击率就越高,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样的歌曲比较刺激、新鲜吧!现在的问题是,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创作歌曲时首先想的是怎么能尽快出名,所以不惜用低级的方式来迎合一部分听众。有些创作者干脆走“炒作”路线:怎么有争议怎么写,引起了关注,他们也就赚足了眼球。窃以为,作为个人表达可以理解,但在网络空间进行传播,是不合适的。尽管有关人士抨击多次,但情况并未有太大改观。 对于流行歌曲的写词工作,已故著名词作家陈蝶衣曾说:“我可以通俗,但绝不能庸俗。”这位从20世纪30年代入行、创作歌词3000多首的老人,成就了周旋、邓丽君、蔡琴、费玉清等几代流行歌手。有人评价说,陈老的词作虽然语言通俗,但哀怨处能深入听者肺腑,潇洒时又教人荡气回肠。 一个民族如果淡忘了悲壮的情感,一个时代的音乐艺术如果淡忘了崇高,如果这种淡忘成了一种时髦,只剩下了逗乐解闷的娱乐游戏,那么,音乐艺术还有多少重量呢?还有多少精神价值呢? 音乐艺术贵在创新,歌词更需创新。歌词虽短,但大有可为。这就要求歌词创作者们以敏锐的思想,真诚的感情,独特的审美视觉,透过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抓住有意义至少是有益的题材,在开掘生活上要下纵深功夫,而不停留在浅尝辄止甚至矫揉造作的肤浅层面上,还要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华夏神韵,才可能满足胃口日高、近乎苛刻的观众与听众的要求,方能使歌词永葆文学艺术的生命力。 《光明日报》(2011年03月02日15 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