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鸡年,与您一同大话鸡经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鸡经九章
    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传说中美丽的金鸡在太阳里居住,鸡鸣报晓,唤得旭日东升。神话中的三足鸟、火鸟、凤凰,都是它的先祖。神采奕奕的鸡在古代视为祝告喜庆吉祥的象征,是文武兼备的,勇敢、仁义、可信赖的“五德之禽”。所以人们不但在门上贴雄鸡图,以驱邪恶祈平安,而且也把农历新年的首日定为鸡日。千百年来吉祥的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今又鸡年,我们从源远流长的鸡文化中采撷了九则佳话――鸡相、鸡德、鸡俗、鸡典、鸡联、鸡文、鸡馔、鸡景、鸡画,与您一同大话鸡经。
    
    一、鸡相
    属相与生肖的来历
    属相
    我国阴历中使用天干地支的组合来编排年号、月份和日期,即甲子、丙寅……等。其中地支共有12个字可用于代表一天中的12个时辰。为了形象化,人们用12种动物符号分别与地支的12个字相配记。其配合的情况如下: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动物: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例如:对于乙丑年丁卯月丙寅日酉时,可称之为牛年兔月虎日鸡时。
    故:属相一般指年份属相。
    生肖
     古人将一昼夜用十二地支等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同时辰有关的动物就成了生肖属相。
    即: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其中:子时(23-次日1),丑时(1-3),寅时(3-5),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
    故:生肖一般指十二时辰的属相。
    酉与鸡结缘
    古人为何将“酉”与“鸡”联在一起呢?以地支符号来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酉排在第十位,在一天中所表述的时间为17点到19点这段时间,称为酉时。《说文解字》云:“酉为秋门万物已入,闭门象也。”《天文训》曰:“酉者,饱也。”《释名》曰:“酉,秀也。”《律书》曰:“酉者,万物之老也。”由此可见,酉字具有秋藏饱宿昧暗的意思。酉时天近傍晚,鸡食饱进窝栖息。因此,用酉这一地支符号与鸡相联甚为恰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义。
    二、鸡德
    西汉初期,韩婴就在《韩诗外传》中谓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正因为鸡是可信赖的“五德之禽”,有诗赞曰:“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
    首戴冠者,文也。雄鸡高耸火红的鸡冠,极为壮观漂亮。“冠”与“官”谐音,“文”的意思是礼。古人以冠冕堂皇为礼,含有升迁腾达的寓意。
    足博距者,武也。距是脚后面突出的似足趾之物,令鸡有趾高气扬之状,故曰“武”。
    敌前敢斗者,勇也。鸡对它的儿女可是百倍呵护,若是突遇鹞鹰或其它强敌袭击小鸡,母鸡会立即把小鸡护在翅膀底下,高声尖叫。公鸡也是羽毛倒竖,鸣叫迎战。就是连黄鼠狼,此时也要退避三舍。如果蝎子或蜈蚣遇上,更是难逃葬其口腹的厄运。有一只叫“皮埃尔”的鸡,在海湾战争中曾立下战功。有一次,法国将军和三个副官以及随从打算乘吉普车出去一趟。当这辆车正要起动时,一只名叫“皮埃尔”的鸡飞扑过来而停止了。将军立即下车检查,发现车内被人安放了爆炸物,经过迅速处理,方使众人安然无恙。因此,这只鸡 被授予一枚“勇敢勋章”,第一次成为英雄。 
    食相告者,仁也。在动物中,鸡家族之间的挚爱,堪称楷模。我们看到,公鸡找到虫子后,会“咯咯咯”地呼唤母鸡前来享用,自己却乐不可支地扑闪着翅膀。母鸡对自己的一群子女关怀备至,常是叨着小虫或米粒送到小鸡跟前,“咕咕咕” 叫着看着鸡崽吃食。
    鸣不失时者,信也。雄鸡司晨,守夜有时,因而古代帝王以“鸡为侯”。几千年来,鸡伴随着中华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习俗,从“鸡声茅店月”到“鸡窗夜开卷”,寒暑往来,它无时不与我们的劳动、学习和生活相随相伴,乐此不疲。雄鸡天天报晓,准时唤醒人们起床。鸡这种守时报时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也享有农历正月初一谓之“鸡日”的美名。雄鸡为何能这样守信报晓呢?科学告诉我们,在雄鸡的大脑与小脑之间,有一个松果体,能分泌出对光线特别敏感的褪黑激素,当鸡受到晨曦剌激时,褪黑激素停止分泌,雄鸡醒来,啼鸣报晓。
    
    三、鸡俗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避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后“踢鸡”就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农历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杀鸡吓鬼。传说是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使小鬼不敢出来。俗语称:“十月一日,杀小鸡儿。”
    山东一些地区有“抱鸡”的婚俗。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随花轿出发,前往送亲。因鸡与“吉”谐音,抱鸡图的是吉利。另外,在古时有一种留“长命鸡”的习俗。临近娶新时,男方要准备大红公鸡一只,女方准备一只肥鸡,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出嫁时,女方所备的母鸡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随花轿出发,并要在公鸡未鸣之前赶到男家。人们认为公鸡不睡觉,而母鸡不睡,寓以气势压倒公鸡。然后,男方将公鸡交给抱鸡人,将公鸡、母鸡一同拴在桌腿上,并不时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这是妻子制服丈夫的象征。之后,这两只鸡不得杀掉,故称长命鸡。
    而在浙江一带有流行“宰鸡”的婚姻风俗。新郎去新娘家迎娶,女家则在地上铺一块白布,让新郎在上面宰鸡,鸡血不能滴在白布上,否则滴几滴便罚几杯酒。杀鸡时,女家故意相撞新郎,但有经验的新郎则能应付自如,不让女方得逞。
    四、鸡典
    古人创造了一系列和鸡有关的典故。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说,晋朝宋处宗买到一只长鸣鸡,养在窗下,日久竟学了人语,与宋交谈不休,且有智巧。宋的口才因此大进,后人就以“鸡窗”当作书房的代名词。唐人罗隐有诗:“鸡窗衣静开书卷,鱼栏春深展钓丝”。
    闻鸡起舞:“闻鸡起舞”的鸡是指鸡鸣,舞是舞剑、习武。它说的是晋代人祖逖的故事。祖逖与刘琨一道担任过司州主簿,感情很好,夜里经常同盖一床被子谈论国家大事,谈到激动的地方,即使是半夜也要坐起来。一次半夜里忽然听到鸡叫,祖逖踢醒刘琨说“这是吉祥的声音呀!”边说边下床,走到院子里舞起剑来。他们曾经相约:天下大乱,豪杰共想,他们就一道到中原去避难。晋元帝时,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渡江之际,他叩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而再渡江返回者,誓不为人!”渡江以后,他率领部下与石勒的军队相持,收复了不少失地,恢复了东晋黄河以南的许多领地。“闻鸡超舞”,后来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自励。
    鸡犬升天:通常是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晋代葛洪《神仙传》中记述的一则故事。汉代淮南王刘安爱好寻求仙方神术,有个名叫八公的仙翁,传授给他炼制仙丹的办法。刘安炼成吃下以后,就在大白天升天而去。他临去时,将剩余的仙药放在庭院中,鸡和狗也吃了,都升上了天,所以鸡在天上鸣,狗在云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宙官,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得势;而那些依附权势而升官发财的人,也被讥为“淮南鸡犬”。 
    山鸡舞镜:又叫山鸡起舞,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回》:“丹桂岩山鸡舞镜,碧梧岭孔雀开屏。”三国时,曹植有一子名曹冲,年岁尚幼,已聪明无比,有成人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来一珍禽名“山鸡”。此“山鸡”喜在清澈之水旁,见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无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仅五六岁之幼童曹冲思得一法,命人取来大镜,置于山鸡之前。山鸡自镜中见其美丽之身影,仿佛身临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越舞越有劲,不肯休止,终於精疲力竭而死。“山鸡舞镜”原指山鸡对镜起舞。后喻顾影自怜,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鸡零狗碎:比喻事物零碎,不片段。
    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形容很不安宁。
    鸡虫得失:比喻细微的得失,无关紧要。
    鸡犬不惊:形容行军等纪律严明。
    鸡犬不留:形容屠杀残酷。
    杀鸡儆猴: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
    五、鸡联
    “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出竹叶梅花。”
    有位近视眼秀才,一日,正坐在绿纱窗前读书,猛抬头见窗纱上晃动着一束芙蓉、牡丹花,以为是隔壁有人在窗下举花逗戏。秀才踱步出门观看,不料惊飞了树上的黄莺和蝴蝶。这时他才想起刚才窗纱上的那幅美丽画面———芙蓉、牡丹花,却是日照莺、蝶投映到窗纱上的影子。因此,他即兴题一联挂在墙壁上:“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但是他一直写不出适当的下联,每日置身书斋,埋头于故纸堆里,寻寻觅觅,不觉一晃过去了八个月。
    这一天下雪了。他父母怕他在家闷成书呆子,就请邻居青年邀他踏雪赏景,他很不情愿地随邻居青年出了门。当二人走过板桥,秀才看桥面雪上有些印迹,如“梅花”、“竹叶”图案,就问邻居青年:“这是谁画的?”邻居青年笑道:“你真是书呆子,这是狗和鸡过桥面时留下的脚印!”秀才一听乐得拍手大笑道:“我对上了,对上了!”他跑回家挥毫写出下联:“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出竹叶梅花”。
    “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
    古时,有个自恃才华不凡的秀才,要和解缙对对子,便出一上联:“马过木桥蹄打鼓”;话音刚落,解缙不假思索吟出下联:“鸡啄铜盆嘴敲锣”。解缙对得不露斧凿之痕,堪称妙对。
    “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
     从前,几个秀才外出踏青赏景,偶见一片泥路上有鸡犬足迹,其中一个秀才不禁吟出一上联:“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但众秀才思索良久,仍无言以对。此时,路旁一牧童脱口续了下联:“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众秀才一听,击掌赞叹。
    “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少时聪明伶俐,一天放学回家,路过一池塘,但见众乡人对着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鸭子,欲作对取乐。其中一人吟出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众乡人却对不出下联。此时,在旁的林则徐思索了一会,对道:“公鸡有髻不梳头”。众人皆啧啧称奇。
    “斗鸡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
    广西桂林漓江对岸有座斗鸡山,不远处又有一个龙隐洞,有人将此撰联:“斗鸡山上山斗鸡;龙隐洞中洞隐龙。”此为回文联,组合奇巧,对语熨贴,读来盎然成趣。
    六、鸡文
    以鸡入诗,最早可从《诗经》上读到,《君子于役·王风》写道:“君子不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树,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儿上笼了,牛羊从山上下来了,远方的亲人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表达了一个妇女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在《鸡鸣·齐风》中,妻子听到鸡鸣后,劝丈夫起床早朝、勤于政务。妻子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丈夫回答说:“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一问一答,颇有情趣。
    《诗经》里还有借雄野鸡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怀念: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上下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古人和文人对鸡也极为推崇。弱冠时的李白从山中归来时,一见到“黄鸡正肥”、“白酒初热”,便欣喜若狂,垂涎欲滴。古代诗人写到田园景色、农家风味的时候,很少不写到鸡的,如陶渊明写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王维写的“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杜甫《羌村三首》中,写到“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如闻叩柴荆。”都把鸡与农家乐趣联系在一起。
    魏晋诗人刘桢,崇尚雄鸡的勇武不屈,吟诗赞美:“丹鸡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赤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飞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寥寥数句,活脱脱勾画出雄鸡的勇武风采,赞美了雄鸡蔑视强暴的大无畏精神。
    七、鸡馔
    自古以来,用鸡制作的美味佳肴,举不胜举。如《礼记》中载有“鸡羹”、“弗食……鸡肝”;《楚辞·招魂》载有“露鸡”;齐王吃鸡“必食其距数千而后足”;《齐民要术》记有鸡“五味脯”、“鸡羹”、“蒸鸡”;《新唐书》有“鸡球”;白居易有“鸡球饧粥屡开筵”的名句;《武林旧事》有“润鸡”;清代《随园食单》已载有鸡馔30款。
    广东民间有“无鸡不成席”之说。在粤菜里就有白切鸡、文昌鸡、盐焗鸡、清平鸡、太爷鸡、葱油鸡、手撕鸡、脆皮鸡等著名品种。又如四川的“宫保鸡丁”、“怪味鸡”,江苏的“芙蓉鸡片”,河南的“道口烧鸡”,浙江的“醉鸡”,湖南的“东安鸡”,江苏的“叫化鸡”,广州的“太爷鸡”,西安的“葫芦鸡”;还有“脆肉手撕鸡”、“腐乳鸡”、“五元神仙鸡”、“柠檬烤炉鸡”、“荷叶三鲜鸡”、“玻璃鸡丝”、“鸡丝银针”、“鸡松”、“菊花鸡肠”等等。
    尤值得一提的是驰名中外的“基辛格鸡”。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为特使,取道巴基斯坦卡拉奇秘密飞到中国。周总理指示:“既然请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招待好,结合我们的国情,要让他吃好。”宴席上,基辛格对每道菜只尝一尝,更多的是在欣赏。后来出场的菜是“黄油蒸鸡”,黄亮鲜嫩,丰满却不肥腻,大方而不土气,玲珑剔透中显出一片秀色,浓浓的黄油与橙橙的汤露溶为一体,砂锅与蒸鸡交相辉映。周总理说:“这道菜的佐料是地道的美国和西德货。但是烹制方法是中国的,中西合璧。博士先生一定会感兴趣。”周总理着重了“中西合璧”的语气。基辛格大为激动,说:“精彩极了!”迫不及待地握住刀叉,叉起鸡腿,咂咂嘴,耸耸肩,半只鸡稍纵即逝。他拍拍翻译的肩,说:“这是我东方之行最美妙的菜吧!”席终人散,周总理对厨师说:“以后国宴上的这道菜就叫‘基辛格鸡’吧!” 
    八、鸡景
    鸡年游“鸡”景,别有一番情趣。云南大理的鸡足山因鸡形而得名,却靠佛教而扬名;广西漓江两岸,有两山相向而立,好似两只昂冠振羽、跃跃欲斗的雄鸡,合称“斗鸡山”;南京的鸡鸣山和鸡鸣寺因“神鸡”的传说而得名。南朝齐武帝巡游玄武湖,忽闻山上有鸡鸣声,喜极而往,鸡鸣山也因此盛极一时。在中国的地名中,带“鸡”字的也不少。如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因位于鸡冠山之西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另一个是陕西省西部的宝鸡市,相传是炎帝的诞生地和周秦王朝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在中国西南一些地区,有各村寨轮流办场、老百姓轮流赶场的习俗。民间习惯用12生肖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场墟进行命名,如把某天前往甲地赶场称之为赶牛场,而把几天后前往乙地赶场称之为赶马场等。久而久之,老百姓就把这些场名变成了地名,如把甲地称为牛场、乙地称为马场。因此,西南便有很多叫“鸡场”、“鸡街”的地方。
    在贵州,共有7个“鸡场”乡镇。它们分别是安顺市西秀区鸡场布依族苗族乡、普定县鸡场坡乡、盘县鸡场坪彝族乡、水城县鸡场布依族彝族苗族乡、大方县鸡场乡、织金县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晴隆县鸡场镇.
    九、鸡画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组名家鸡画。
    
    齐白石 《竹笋与鸡》 
    
    齐白石 《玉米小鸡》
    
    齐白石 《丝瓜小鸡》 
    
    徐悲鸿
    
    施祖铨 《闻鸡起舞》
    
    董辰生
    
    韩美林
    一只大红公鸡立于大石上作昂首挺胸状,是中国吉祥图案中历史最悠久的作品题材之一。以“鸡”谐“吉”,以“石”谐“室”,寓意“室上大吉”。除了与石头搭配之外,鸡与荔枝相结合被称为“大吉大利”,鸡与牡丹在一起则是“富贵大吉”等。在许多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类题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