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孔子站在黄河边上,面对滔滔东去的流水,发出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不分白天黑夜,永远奔流不息,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停顿。孔子关于时间的议论,只有九个字,却生动形象,简洁而有力量,给人深远辽阔的联想。后人很多感叹时光流逝不可逆转的诗句,都源自孔子的这段议论。这九个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其实也是绝妙的诗句,它们的涵义和魅力,远胜过那些空泛的长篇大论。 孔子是哲学家,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他总是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孔子的言论中,属于抒情意味很浓的文字了。庄子是诗人哲学家,他也对时光阐发过类似的感慨,那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旅途看似漫长,在天地间,其实只是一个瞬间,犹如骏马越过一条小小缝隙。“白驹过隙”,是典型的庄子语言。司马迁在《史记·晋侯世家》中这样引用庄子:“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比喻时光之疾速,人生之匆促,“白驹过隙”非常形象。其实,白马越过一条缝隙,是怎样的形态,谁也没见过,也无法见到,但那只是一个瞬间,确实人人都可以想象到的。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白驹过隙”中的白驹,并非指马,而是指日光,“白驹过隙”,意为日光迅速移动,掠过有阴影的缝隙,那是眨眼的工夫。所以古人有时称光阴为“驹光”,称日影为“驹影”。如元人袁桷的诗句“殿庐龙光动,琐窗驹影催”,清人倪濂的诗句“驹影难留住,惊看岁又更”;清代女诗人劳蓉君《忆舅家小园幼时所游》一诗中,有“惆怅驹光一瞬中,芜园卅载记游踪”之句。诗中的“驹影”和“驹光”,都是时间飞逝的代称。这类想象,都源自庄子的“白驹过隙”。 曾看到有人引范成大的诗,证明宋人用过“驹光”:“日出尘生万劫忙,可怜虚费隙驹光。”这诗句中,和驹字搭配成词的,应是“隙驹”一词,组成“驹光”,是明显的错误。而“隙驹”,却是“白驹过隙”的又一种说法。文天祥《崔镇驿》一诗中,有“野阔人声小,日斜驹影长”两句,也有人误解诗中的“驹影”为庄子的“白驹过隙”。文天祥的“日斜驹影长”,是写景,诗中“驹影”,就是马的影子,在落日斜晖中,马的影子在地上越拖越长。这里的“驹影”,和庄子对时间的感叹毫不相干。 将日光比作飞奔的白马,也是诗人的奇思妙想。我以为,“驹光”、“驹影”,都是有想象力的创造。 (选自《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