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媒频频出现的“草根”及“草根文化”,我们不能对此无动于衷。《现代汉语词典》里以“草”为首字的词条有66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76条,可是都没有收“草根”这个词。追根溯源,“草根”其实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这个词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彼时美国人正沉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蕴藏着黄金。于是,当“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之后,这个词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因此,“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是一种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生活共识的群众文化。“草根文化”不同于“庙堂文化”,它不用像高雅艺术一样“板起面孔说教”。它和下里巴人零距离、心连心,这是它成功的最大资本。根植于民间、自然生长的“草根文化”对广大受众而言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其“民间”的身份也更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与雅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相比,“草根文化”显然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而充满生机。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或群体文化,欣赏的人会夸一句“来自群众,贴近群众”,不欣赏的则不屑地安上“低俗、哗众取宠”的评语。的确,“草根文化”,老百姓固然喜欢,但如要上电视进剧场却又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旦登堂入室必然不得不删去敏感词句,鲜活的成分就大打折扣。因此,草根的俗与庙堂的雅必然发生碰撞,爆出一系列尴尬问题。 其实“俗”并不是坏事,许多如今被我们供奉在艺术殿堂里的“高雅艺术”当年也是“草根文化”,从《诗经》到《国风》、从宋词元曲到被称为国剧的京剧,无一不来自于民间,都经历过一个由民间而官方、由草根而庙堂、由感性而理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少“草根文化”粗粝的表面下,隐藏着深妙的文化精髓和思想内涵。 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草根文化”虽然并非优秀文化的代名词,但是对这种根植于基层、原生态的东西,进行合理的引导是相当有必要的。“草根文化”应该有它的生存空间,应该成为一种积极、健康和合理的文化,为满足和丰富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求贡献力量,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如果说“草根文化”是一种俗文化,而夹在俗与雅之间的则是“梨花体”诗。它的出现完全是一种偶然。大约在2006年9月,女诗人赵丽华在其博客上信手涂抹了几首小诗。这些诗一改往日诗歌的严谨,意思非常浅显,就像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大白话断行,可是这些诗被一些网友大量粘贴并恶搞。一夜之间,她成了媒体人物,成了新闻热点,成了“梨花教主”,而她的诗歌成了“梨花体”诗(赵丽华名字的谐音)。而在此之前,赵丽华一直是位杰出的女诗人,还是个热心的有见地的诗歌编辑家,同时也是一个高产的专栏作家。 一场针对中国诗歌的网络暴行以赵丽华为突破口,在互联网上以燎原之势蔓延。一方面,网民抓住赵丽华并不成功的转型之作,以点带面,大肆对中国诗歌喷吐污泥浊水,以此一抒多年来被诗歌的精密和高深压制得喘不过气来的“文化无产者”的愤懑之情;另一方面,则疯狂仿写所谓的“梨花体”,以此来证明诗歌所谓的“简单”和草根们的文化尊严。网易文化频道也由此制作了一个“作诗机”,声称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就可以诞生一首“梨花诗”,为全民作诗推波助澜。“梨花体”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有关中国诗歌、诗人的争论,先是流行写手韩寒小看中国诗人,招来诗人们的口水还击;然后是在一场为声援赵丽华而举办的名为“保卫诗歌”的朗诵会上,出现了诗人裸体朗诵的“丑闻”……有人说,如今的诗歌不是靠诗本身的魅力来征服读者,而是到了靠暴露身体来吸引眼球的境地,这岂止是诗坛的尴尬,这已是文化的倒退、文明的悲哀。为此,尽管《诗刊》主编叶延滨说:“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出现这些情况很正常。但这并不是文学现象,只是‘新闻事件’”。但这些事件至少表明,中国新诗很可能出了问题,或者说,我们的诗坛正陷入暂时性的“紊乱”与“失衡”。著名作家冯骥才一针见血地说:“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转型里,当代知识分子是缺席的。这时候的知识分子,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失落。” (叶茂樟,福建省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慈山分院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