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副会长朱彦民教授应邀做客“駝岛新论坛” 受到汕头市民的热烈欢迎,成为汕头市炙手可热的文化新闻 2009年8月18日,我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彦民教授受汕头市宣传部和联通汕头分公司邀请,做客“駝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向当地市民作了题为《论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的学术报告。主办单位和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这次讲座,为朱教授的到来做了细心周到安排。汕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市政协副主席等市府领导出面接待,宣传部长亲临现场听讲。听讲市民的踊跃精彩互动,新闻媒体的及时全面报道,使得这场学术讲座非常成功。在汕头期间,朱教授在当地领导和朋友的陪同之下,还参观了著名华侨陈慈簧故居,游览了汕头所辖岛县南澳岛,潮汕地区的独特风土人情、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以及这块“海滨邹鲁”的深厚文化底蕴,都给朱教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当地三大新闻媒体《汕头日报》、《汕头都市报》、《汕头特区晚报》以及中新社等对朱教授讲座的多次报道。 明晚的“鮀岛新论坛”邀来南开大学博导朱彦民主讲书法艺术 《汕头特区晚报》2009年8月17日,头版 本报讯 记者陈瑶报道:由汕头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汕头市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将于8月18日晚8时在汕头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 此次讲座特邀书法家朱彦民主讲。朱彦民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主要学术兼职有:天津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朱彦民将莅汕主讲书法艺术 《汕头日报》2009年8月17日,头版 标签:汕头市举行 鮀岛 新论坛 联通 名家 讲座 朱彦民 主讲 书法 艺术 本报讯 由汕头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汕头市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将于8月18日晚8时在汕头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 此次讲座特邀书法家朱彦民主讲。朱彦民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主要学术兼职有:天津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李论) 朱彦民将莅汕畅谈书法艺术 《汕头都市报》2009年08月17日,第二版 本报讯 (记者李晓颦报道)由汕头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中国联通汕头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将于本月18日20:00点在汕头图书馆2楼报告厅举行。 此次讲座特邀书法家朱彦民主讲。朱彦民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编辑:林曼) 朱彦民在汕头图书馆讲书法艺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9-8-17 15:55:28 “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将于明晚8时在汕头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 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汕头市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将于明晚8时在汕头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 此次讲座特邀书法家朱彦民主讲。朱彦民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主要学术兼职有:天津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彦民畅谈“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 作者:常平 时间:8/21/2009 10:02:56 AM 来源:中新网东莞频道 编辑:李获 一个旨在繁荣社区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汕头文化品位,加快汕头市文明进程的“联通名家讲座”于8月18日晚上再一次在汕头市图书馆拉开帷幕。在本次“联通名家讲座”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泰斗范曾的高徒朱彦民先生应邀作了“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演讲,并举行现场售书,掀起了汕头人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新热潮。 朱彦民教授深入浅出地把他对书法的思考、感悟、理解等真知灼见渗透其中,内容深邃,融学术性、思辨性于一体,现场气氛活跃,互动热烈,给广大听众带来心灵的盛宴。 朱彦民教授认为,书法艺术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划分,在国内有影响的论著中都错误地把书法的历史追溯到文字尚未起源的陶器符号时代或者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字上。两种错误的症结在于没有正确把握书法艺术的特质。自觉的书法艺术,它是艺术本身从其他载体中独立之后的状态,它的积极性、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都使得它有别于自然的艺术,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自觉的书法艺术应该是人们以书写文字为手段,以艺术的原则和标准去有意识地创作,抒发情感,表现个性,所谓“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书法艺术。无论是甲骨文、金文、秦汉小篆、汉隶等古文皆是实用性文字,属于不自觉艺术的范畴。真正的书法自觉时代产生于魏晋时期。这个时代历史、社会、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促成了书法艺术的自觉,并在此期间迅速发展,达到了中国书法史的第一个艺术高峰。但对自觉的书法艺术来说,不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其牢固的发展基础。中国书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基础而博大精深、雄浑厚健,使得后来的发展蓬蓬勃勃、欣欣向荣。 朱彦民教授是南开大学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华国际易经书画研究院荣誉院长。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他敢于打破常规,通过大量的考证发一家之言,奠定了自己在先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著作等身,多次荣获国家的优秀成果奖,并多次承担国家多项科研项目课题,学术成果累累。 学问的根基使朱彦民先生在书法创作上别具慧眼,他的甲骨文书法,不取径于习见的武丁时期的雄强壮阔风格,而追求甲骨学界所谓历组卜辞的挺劲颀秀,可谓别开生面。朱彦民教授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登高能赋,下笔成章。他不仅是学者,更是一个文人。他的书法作品,无论真、草、篆、隶及甲骨,皆能文与意合,情与景会。范曾先生评其书法“飘逸有出尘之致,非时流逐怪追异者可同年而语。其结体神会殷虚书契,自有上古遗韵。” 汕头联通在三G业务启动之际,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网络、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汕头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同时,搭起汕头精神文明平台的联通讲座也适时推出,彰显了一个国有企业造福汕头服务汕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悉,本次活动由汕头市委宣传部、汕头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主办,由中华国际易经书画研究院和中国联通广东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协办。 朱彦民与市民畅谈书法艺术 “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昨开讲 《汕头都市报》2009年8月19日星期三,第二版“都市综合”版 本报讯(记者 邓丹丹)昨天晚上,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中国联通汕头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在汕头图书馆举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泰斗范曾高徒朱彦民先生应邀作客此次论坛,作了题为“论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的主题讲座并现场售书。 朱彦民是南开大学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顾问。昨晚的讲座中,朱彦民深入浅出地把自己对书法的思考、感悟、理解等渗透其中。他认为,书法艺术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自觉的书法艺术是艺术本身从其他载体中独立之后的状态,它的积极性、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都使得它有别于自然的艺术。与此同时,对于自觉艺术而言,不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其牢固的发展基础。 中国联通汕头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汕头联通致力于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网络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汕头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联通名家系列讲座的推出则进一步搭建起汕头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同时也为市民奉上了一席文化艺术的盛宴。 书韵墨香陶冶心灵 朱彦民莅汕主讲书法艺术 《汕头日报》2009年8月19日,头版 本报讯(记者杨可 实习生黄岸)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中国联通汕头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昨天晚上在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特邀书法家朱彦民以“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为题,为听众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 朱彦民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是国学泰斗范曾的高徒,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朱彦民敢于打破常规,通过大量的考证发一家之言,奠定了自己在先秦史研究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次荣获国家的优秀成果奖,并承担国家多项科研项目课题,学术上硕果累累。讲座中,朱彦民从书法艺术自觉与不自觉之间的划分谈起,演讲深入浅出,将他对书法的思考、感悟、理解渗透其中,融学术性与思辨性为一体,给广大听众带来了一场“心灵盛宴”。 著名书画家范曾高徒莅汕畅谈“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 “美髯公”朱彦民:对潮汕人文向往已久 《汕头特区晚报》2009年8月20日,第七版“文化长廊” 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与中国联通汕头分公司联合举办的“鮀岛新论坛”联通名家讲座本月18日晚在市图书馆举行,特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学泰斗范曾的高徒朱彦民先生主讲“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在汕期间,被南开大学的学生雅称为“美髯公”的朱彦民与汕头文化界交流,畅谈书法艺术发展和审美,同时也饶有兴趣地考察和了解潮汕的历史人文。他说,此行来汕头,游览了汕头大学、陈慈黉故居、南澳岛等多处地方,汕头的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加深了他对潮汕文化的认识。 亲身体验潮汕人文精神 朱彦民教授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白皙的脸庞上长满了浓密黝黑的络腮胡子,儒雅的学者风度中又透出一种潇洒不羁的艺术家气质。因为他的大胡子,南开大学的学生送他一个十分雅致的昵称“美髯公”。朱彦民告诉记者,中国研究甲骨文的大师素有“甲骨四堂”之说,即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号鼎堂。而他认为国学大师饶宗颐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说是“四堂之外又一堂”。因为朱彦民所崇敬的饶宗颐先生是潮籍学者,又首提“潮学”学说,让朱彦民对潮汕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一直就相当向往。 这是朱彦民第一次来汕头,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潮汕地区地灵人杰,潮汕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这次前往陈慈黉故居参观,让他叹为观止,“没想到潮汕地区有规模如此大、保存如此完整的古宅,非常有特色!”朱彦民连声称赞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汕头一种人文精神,即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知恩图报,不忘支持家乡建设、造福家乡人民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所有“走出去”的潮汕儿女共有的情怀。 行传统礼节拜范曾为师 朱彦民教授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年轻学者,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与著名书画家范曾教授的交往和情谊,更使得他的人生多了几分精彩,平添了几分传奇。早在安阳师专读书时,他就对范曾的学识人品非常仰慕。1993年他到南开大学读博时,范曾已从法国回到国内,复执教鞭于南开讲坛。和自己仰慕已久的大师同处一校,又经常聆听范曾的讲座,让朱彦民拜识了范曾之心更切。1994年春,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导师王玉哲。王玉哲是范曾早年的老师,又对朱彦民厚爱有加。于是王玉哲先是给范曾打电话介绍朱彦民的情况,然后又拿出他珍藏六十年、遍题注跋之完本《小爨碑》拓本,作为朱彦民拜见范曾的见面礼。范曾见王玉哲郑重推荐,又转送恩师的心爱之物,很为王玉哲爱徒之心感动。自此,朱彦民开始与范曾交往,经常和诗对联,谈诗论艺。 2006年春范曾先生办理了离校手续,不再执教南开。这意味着他再不能经常与范先生晤面聆教,此时,朱彦民萌生了向范曾先生以传统的形式行礼拜师的想法。于是,朱彦民与范曾先生的忘年挚交、诗人寒碧商议,寒碧又热心地征求范曾的意见,范曾有感于朱彦民的人品与学问,欣然同意。2006年5月19日下午四时,南开大学范曾画室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拜师仪式,朱彦民向国学大师、书画巨擘范曾敬献束修、鞠躬叩首,拜范曾先生为师,正式成为范曾先生的弟子。朱彦民说:“拜师之后,我们的关系愈加密切。范先生经常指导我读书作文,还不时帮我改正文稿,又在书法功力和气势以及作画技法和神思上指导我,让我受益匪浅。” 在范曾的悉心培养和指导下,朱彦民书法日益精进。近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知名大学、博物馆收藏。他还在天津、郑州、安阳、鹤壁等地多次成功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颇受好评。朱彦民还注重书法艺术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先后发表了《书法艺术探源》、《浅说甲骨文书法艺术》、《古文字与书法艺术》、《论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魏晋时代的书法艺术理论》、《八大山人书法作品中异写字辨析》等书学论文,在书学理论上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 殷商文化研究自成体系 朱彦民主要从事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研究,是一位勇猛精进的学者、著述颇丰的专家。自1998年起,他多次承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南开大学、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部门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几年来,他的《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殷墟都城探论》、《殷墟考古发现与甲骨文研究》、《巫史重光——殷墟甲骨文发现百年祭》、《殷商社会生活史》、《甲骨文精萃选读》、《甲骨文精粹译释》等著作先后出版发行,还获得了河南省教委优秀图书二等奖、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天津市历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南开大学首届亚洲研究中心优秀成果奖等。论文《商代中原地区的水文条件和降雨情况》荣获2006年至2008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学会优秀论文奖。 “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认识了很多大师名家。”朱彦民告诉记者,读研时,他师从郑州大学李民教授,读博时,师从南开大学王玉哲教授。这两位导师都是学富五车、渊博贯通的古史大家。朱彦民不知不觉中,也对中国早期民族历史产生了兴趣,开始了他对包括商族起源在内的商族早期历史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朱彦民与两位导师的观点都不相同。两位导师也都不囿于门户之见,支持他在商族起源上有自己的思路,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还以实际行动支持他的选择,为他提供资料,帮助补充证据。正是两位导师的辛勤培育,和两位大师的甘为人梯的大家风度、名师风范使朱彦民在殷商史研究上成就卓著。 人物档案 朱彦民,1964年11月生,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善堂镇朱村人。1996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并招收先秦史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市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摹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华国际易经书画研究院荣誉院长、南开大学书法协会指导教授。 代表性学术专著为:《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殷墟都城探论》、《殷墟考古发现与甲骨文研究》、《巫史重光——殷墟甲骨文发现百年祭》、《商代社会的文化、思想与观念》、《楹联知识与赏析》。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考古》、《考古与文物》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1998-2000年,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青年项目《殷墟考古发现与殷墟都城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青年项目《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2001年,承担了教育部科技司“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南开大学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等。 本报记者邵建生陈瑶 文/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