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文化评析:“汪国真热”显示大众文学的生命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饶翔 参加讨论

        4月26日凌晨,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去世,终年59岁。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象级诗人,汪国真曾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尤其在校园掀起“汪国真热”,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然而,在备受追捧的同时,汪国真的诗歌一直以来也伴随着争议。
        在汪国真去世当天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针对汪国真的诗歌价值和文化影响,产生了截然对立的观点,一些诗歌群出现刷屏现象,诗人们你言我语,针锋相对。拥护者认为无论如何汪国真的诗歌确实影响了一个时代,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放的最关键时期,汪国真让年轻人回到了个体的感受。反对者则认为汪诗像是麻醉剂,不仅没有文学价值,甚至是一场语言的灾难,公众对鸡汤式诗歌的热捧反映出文化贫瘠的现实。
        与诗歌圈的热议相比,普通网友则用点击量和跟帖表达意见,凤凰网的数据显示,凤凰网文化频道推出的汪国真去世专题,实时流量比两周前去世的诺奖作家格拉斯足足高出200倍,可见汪国真在大众层面的影响力。继余秀华诗歌热潮之后,汪国真去世事件不仅映照出知识界对于诗歌价值的认知差异,更再度显示出大众与精英在诗歌审美上的巨大分野。
        汪国真的走红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20世纪90年代初,商品经济大潮也波及文化出版业。作为对七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政治化”色彩和“宏大叙事”功能的一种反拨,汪国真以其“轻诗歌”风格,迎合了当时轻松化的阅读潮流和阅读趣味,其走红有一定的必然性。他与琼瑶、三毛、小虎队等共同构筑了彼时的流行文化,也构筑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在我们对“汪国真热”做出文化评析的时候,应带有一份对历史“了解之同情”的眼光,肯定其推动中国大众文化之功。
        如果以这样的角度进入,我们对于“汪国真热”的评价或许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尺度。毋庸讳言,人类的文化是分层的,从大的方面说,可区分为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如果说,精英文化构筑了文化的高原和高峰,那么,通俗文化则是人类文化的基石。郑振铎先生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汪国真的诗歌,即可以说是一种“通俗诗歌”。有批评者斥其“非诗”,“还没入诗歌的门”,欲将其逐出诗界,这种傲慢的态度背后所隐藏的话语权,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通俗不是低俗”,应该被视为通俗文学的底线。优秀的大众文学,应该通俗易懂,应该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真善美”的价值观,为普通大众所喜闻乐见。以这样的标准来观照汪国真的诗歌,或许能相对公允。汪国真的诗歌固然难称诗歌艺术的高原和高峰,但它充满着青春朝气,充满着理想和对未来的渴望,堪称比较优秀的大众文学。“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等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诗句,相信在汪国真去世后仍能流传下去,大众文学也自有其不息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