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网络言情小说的社会潜意识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王芳尊 参加讨论

    当下网络小说借助便捷的网络支付方式,自成一产业。源源不断的写手、操作娴熟的运营商、乐此不疲的消费大众共襄盛举,将乏人问津的当代文学置于脑后,甚至有压倒影视作品的趋势。
    这种以读字为主的娱乐方式,以男女两性不同的社会感受和需求为基础,大致分为言情和玄幻两种,虽互有渗透,但大体如此。
    本文以其中之一的言情小说为文本观察对象,体验式地进行一些浅析。
    一、首先网络言情小说的分类便是社会不同心理需要的初筛选。有些网站将言情小说列为女频,即女性频道,方便初入门的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取向的作品。女频之中再有栏目细分:
    1、古代言情、架空历史、都市言情,是以作品的时代背景分。古代言情依托中国历史上某朝某代展开情节,以有效地避开现实困境;架空历史多半模拟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时代的特征,但架空自标,便于灵活编造故事,以免受史实约束;都市言情多倾向办公室白领和校园恋爱故事,显然这两类人本来就是网络小说的消费大众。但是古代言情和架空历史的畅销度更高,可以更有效地让消费者在工作之余逃离现实,放松愉悦原本紧迫或无聊的心理。
    2、原创、同人,是以人物自创还是依附“经典”而分。原创小说,人物姓名、性格由写手自己定;同人是广大消费者普遍迷恋的一些人物形象,大多来自影视作品,由爱好者进一步推衍其人物故事,满足迷恋心理。因此,同人小说编写有人物对象和阅读群的限制,多是聊备一格。
    3、言情、耽美、百合、女尊,是以消费者的性取向来区分。言情是传统题材(除此之外都属新兴题材),男女相恋,其中的心态五花八门,有传统的女依附男,也有男迷恋女,在男女言情这个大纲目下,形成了许多不同写法和口味;耽美是男男相恋,却很令人意外地完全属于女性频道,受到大批女生的欢迎,女生对此有着一种轻松的旁观姿态,尽管其中人物的攻受关系仍然是男女关系的摹写;百合是女女相恋,笔者对此类文本未尝涉及,有待观察;女尊是女为上尊,男为依附,不露骨的类型多为王朝女英雄或商界女强人故事,满足女性意识雄起的消费群。网络言情小说性取向的百花并呈,只是大众在一切尺度上观念松懈的表现之一。
    二、网络言情小说以逃离现实投合心理需要为主要旨归,但其文本中的社会潜意识却无比现实,基本上都渗透权力意识。比较明显的有两个方面:被爱的设定与普遍的特权意识;权力的技术意识。
    1、被爱的设定与普遍的特权意识
    绝大部分网络言情小说的主线是爱情,主人公是女性。由于爱情本身确如政治一般难以界定清晰,因此大部分写手在编写故事的时候,直接设定女主人公的被爱既得地位,费心营造带入感,让消费者自我认同为女主人公,使读写双方在“艺术世界”里均安享专属爱情带来的一切特权。手法有很多种,高明一些的写手采取曲折萦回、欲说还休、含蓄蕴藉的古典方式;水平一般的写手采取平铺直叙、直接捏合、流水长帐的常见方式。然而无论哪一种,女主人公被爱既得地位的设定都非常明晰和牢固,男一号、男二号、男N号都痴心不改,忠诚无比。这种强烈的设定模式来源于社会普遍认同的特权意识。特权地位凌驾于众生之上,稳固可靠,好处无边,因此在社会大众的集体潜意识中十分钦羡。网络言情小说的大宗——古代和架空中的故事多半与皇室有关,对女主人公忠心爱恋的一定是在整个故事中地位最高的人,不是皇帝就是太子。因此女主人公的被爱特权一方面体现在男女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地位的陡然提升之中。这两方面的特权都让消费者惬意过瘾,舒服陶醉。极少数的优秀作品可以有所突破,比如十七的《鬼差》明确表达自己写作的心理补偿作用:一位平淡老实之人死后做着地府最微末的鬼差,她希望能够补偿一下自己没有精彩没有恋爱的人世生活。因善良的本性,她爱上了贫苦颠沛的民间医生。其十年的恋爱过程描述细致感人,有别于凭空设定的被爱。最后所爱者成为地府英明的主管——阎王,他们的幸福宛如美好的童话。从表象来看,《鬼差》依然遵循了被爱特权原则,忠心爱恋她的人是整个故事中的身份最高者。然而十七所描写的地府,消解了人间的等级,几乎是一个自由的领域。成为阎王的情节既满足消费者的特权意欲,又深含着十七自己补偿性消解人类特权的愿望。因此是有所突破,而不是完全突破。同类的还有《不负如来不负卿》,女主人公是历史系学生,科学探索性质地穿越到五胡十六国时期,与高僧鸠摩罗什相恋相守。乍听仿佛荒谬,然而前后尚能自圆其说,且受佛理影响,行文有异于其他言情小说。其突破性不如《鬼差》,但充满佛家的慈悲精神,使之淡化了特权意识。
    2、权力的技术意识
    网络言情小说已经有多年的发展流变,被爱设定的特权是其叙事模式的基本意识,近年来又发展出直接描写权力获得、巩固、管理的技术意识,以之为写作内容。这些技术意识几乎全部来自穿越观念。穿越是网络小说的一大技法之一,裹挟着人们强烈的、到落后的古代去出出风头的热望,普遍表现出来的是对古代文化的轻视和偏见,亦有对古人淳朴生活的偏好,这两种情绪有时交织在一起,轻蔑和意欲难解难分。比如穿越成达官贵人,便有丫鬟仆从伺候,字里行间洋洋自得,然而古代的男尊女卑,又是消费者在所不屑的观念。男性穿越文的早期往往带着现代武器去古代扬威,如今男女小说都舍弃了这种简单的、武力式的震慑,改为携带常识去领导古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权力在穿越返古之中体现得最为直接。写手们把自己从当今社会中学来的权术之道酣畅淋漓地发挥到了故事之中,使得这些逃避现实的故事渗透着现世精神。比如相对淡漠权势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女主人公在大灾之年为护灾民,不得不给沮渠蒙逊讲授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法术。文中虽以一副无可奈何之态讲授,但对倚强凌弱显示出自然而然的观念松懈。众多网络言情小说里,权力技术已经成为穿越的女主人公的主要能力,并以此能力博得故事中最高地位者的忠心爱慕。对此有所突破的是戈鞅的《皇后刘黑胖》。此书一反美女设定,与绝大多数网络言情小说“以色事人”、“因貌成爱”大相异趣,主要以心灵交流投契为爱情基础。其女主人公明达智慧识大体,不蝇营狗苟于权谋、利益,然而整体上有幼稚化、浪漫化倾向。
    三、网络言情小说对消费者的迎合满足常常是以诱发大众的心理情境来实现的。这个特质在小说文本强烈的憋屈心理和狠绝的复仇意识中体现得非常鲜明。网络小说要靠消费者购买其阅读权来谋生牟利,因此必须牢牢地抓住消费者的深层心理,使其不离不弃地跟着几百章的故事一路购买下去,这一点仅仅靠好奇心很难保障。而将大众在现实中的憋屈不满受损受辱的心理创伤转化成离奇故事,使其由相似认同的凄怆感发展到随故事展开而复仇雪恨的满足感,从而获得高出售量。言情小说以女性读者为主,其憋屈比较多来自家庭男性的背叛抛弃,这与当今社会普遍的色欲泛滥现象有关。一夫一妻制只在法律层面上有效,而现实生活则大大突破其禁限,大众对此也习以为常。幽怨的被弃女性,在网络小说的“艺术世界”里既要得到牢固的被爱特权,又要一雪前耻,这种心理带动的小说商机巨大,因此写手们蜂拥不已。此外,谋生的憋屈也渗透在内容之中,只是其数量和质量敌不过对家庭男性背叛的剜心之痛。其中蕴涵的力量很大,与温情舒适的特权意欲正好相反,一个是泛泛的羡慕,一个是切身的恨怨。神仙恋的经典之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开篇就摆出一个凄怨被弃的情境,通过曲折发展,逐渐澄清误解,手刃仇人,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部网络小说的巨大成功,直接典范了这一类作品的叙事模式,之后的《沉香如屑》、《香蜜沉沉烬如霜》、《青鸾》无不如此。聪颖善良的女主人公都有遭受陷害背弃的深切怨恨憋屈,在经历坎坷后都倚仗获得的特权地位,毫不手软毫无同情地折磨屠戮仇人。一抑一扬的心理过程,便是大众的现实处境和幻想愿望的文字表达。
    四、网络言情小说面向的消费者多以大中学生和中下收入者为主,写手也都是这其中的码字者。文本的故事编排和文字运用往往表现出浓重的小儿女心态。大部分言情小说,故事简单幼稚又细水长流,文字浅白絮叨又恹恹乏神。然而写手们和消费者均明确愿意活在这个幼稚凡庸的世界里。这是一种不愿意长大,不愿意到现实世界去劳碌碰壁的真实愿望。在这个“文学世界”里全部都是俊男美女,全部都是少年英才,无论皇帝大臣老板白领。想来大众并不是没有接受审美观念,而是低层次地泛化了审美意识。对于小儿女,美并不在人格理想精神层面,而是直接地套在了脸上,变成了欲望的皮肤。极少数的优秀之作无法改变网络言情小说的整体美欲倾向。幼稚化甚至无知化的小儿女心态或者是这个社会无可奈何的选择,许多人不愿意选择长大成为出卖血汗和人格的成熟者、承担责任者,不愿意成为去看官场黑幕小说的大叔大婶,宁愿在幼稚之中保留自己的纯真天性。因此,大多数穿越式的言情小说,女主人公都很怀恋她们的亲身父母,许多小说不管在穿越地获取了多大的特权地位,都要想尽办法回到自己父母身边去。幻想式的特权满足对于小儿女们来说,还是不如父母的呵护实在、直接、温暖。这种依恋胆怯的小儿女心态在虚构的传奇故事中也依依不舍地体现出来。
    以上浅析了几点网络言情小说中的社会潜意识。网络言情小说的标签分类本身就是消费大众不同趣味的取向,其中五光十色,并无定则;虽然远离现实,以休闲娱乐为主,但网络言情小说依然根源于现实,是大众社会心理曲折隐蔽的表现,并且由于其顺大众欲望之流而下,在欲望的真实表达上,反而形象贴切,尤以故事虚幻境况中鲜明质实的权力意识为主要特征。言情之情被人们心中涌动的特权意识表象化为永恒坚贞的被爱身份,而权力欲望甚至夺形象而出,亲自上阵言说,成为特权的技术保障;比特权欲求更加强烈的阅读动力是大众的憋屈感和复仇心,这个流程并非净化式的心理宣泄,而是洋溢着从受屈到手刃的圆满感;然而网络言情小说的幼稚不光是表现为“的地”不分,关键在其持存的、固守的小儿女心态上。大众若成熟了,网络小说也会随之成熟;大众若不堪重负,躲到虚构故事中去,两者便都还是个不懂事的大孩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