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在其网站公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原则、程序等事项予以规范。《规程》明确指出,申遗工作“要立足国情,尊重合理的历史沿革,准确解读并把握国际理念、规则和应用尺度,勤俭节约,量力而行,避免奢华之风、过度拆迁和利益相关者纷争”。 申遗《规程》的出台,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最近几年,中国各地政府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申遗几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官员在任期内的必做之事。那些积极筹办申遗工作的地方政府,无一例外都高举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大旗,但往往都打着提升政绩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小算盘。申遗《规程》为地方政府建章立制,能够有效地规范“申遗热”中的各种乱象。 与几十年前人们普遍缺乏遗产保护意识相比,如今盛行于中国的“申遗热”至少表明,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并试图将遗产保护工作置于世界公认的“游戏规则”之中。这种新气象既是物质财富日渐丰富之后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这股申遗热潮的推动下,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有45个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遗大国”。 在旅游经济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申遗成功往往意味着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给主政者的政绩加分,这使得很多地方官员都萌生了申遗念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愿,其中列入预备申报名单的项目已有60多个,按世界遗产组织的规定,中国完成这些申遗项目至少需要一个世纪。 与“申遗热”相伴生的是各种申遗乱象。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超越地方发展实际,“烧钱”申遗现象层出不穷,财政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组织基础性的调研和考证工作,到拍摄申遗宣传片,再到各种前期筹备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作支撑。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陈平透露,中国各地每年的申遗花费高达3亿元。这种盲目砸钱申遗的做法,最终很可能让纳税人的钱打水漂。 其二,一些地方的申遗筹备工作简单粗暴,常常因为大规模的拆迁和动迁而激化社会矛盾。从目前国内申遗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采取的都是“清场式”整治——目标区域内的民居要拆、厂区要挪,原本很有人气的景区最终都被装扮成了一个封闭空间。这种牺牲遗产地社区和居民利益,来换取遗产保护“视觉效果”的做法,经常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也与其他国家申遗的做法大相径庭。 其三,有不少地方将申遗成功当成一棵“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摇钱树,存在重申遗、轻保护的乱象。很多主张申遗的地方官员毫不讳言申遗的功利动机,一旦申遗成功,则急于通过提高门票价格的方式“回本”,至于之前承诺的遗产保护则早已被抛到脑后。 种种申遗乱象,不仅有劳民伤财之虞,还很可能在过度开发中造成对珍稀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文物局制定的申遗《规程》,为规范申遗乱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本,有助于扭转申遗工作中的浮躁心态和扭曲理念,让“申遗热”回归理性。进一步说,《规程》中所倡导的“勤俭节约、量力而行、避免奢华之风”的理念,与中央反浪费、反“四风”也是一脉相承的。 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国外的“申遗热”就已开始逐渐降温。这一方面是因为申请和维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成本太高,算经济账不划算;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意识到,申遗不是保护遗产的唯一途径,那些未进入世遗名录的遗产同样需要保护。如今,面对中国各地的种种申遗乱象,相关职能部门也应通过引导和规范,为非理性的“申遗热”降温,让遗产保护回归文化本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