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一、天道观 “天道”一词早在商代《商书·汤诰》中已经出现,是《四书》的基本范畴,张载以《周易》为基础,认为“天即太虚”,天道就是“太虚”之气的运动变化,天象是天的现象,太虚是天的本质,至于“太虚”则是气的原始状态。 张载认为,气散的状态是气的原始状态,太虚之气弥漫在宇宙空间,当其从散的状态转化为聚的状态时,天地万物即由此产生,又由于气有不同的凝聚状态,能产生不同的事物。例如:阳气被阴气阻碍,相互激荡就变成雨,阳气吸收阴气,就形成了升向天空的云朵。气的聚散不因人的意志发生或停止,万物消亡後,气散返回太虚,因此万物有生有灭,气则不灭永恒。 二、宣夜浑天合一说 在思考天道原理的同时,也就不能不思考天体与天地结构。中国古代的相关理论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不同学说,在当时宣夜说属于“显学”,张载创造性地阐释与发挥出“宣夜浑天合一”的模型,避开了宣夜说与浑天说各自的短处,提出了例如“日远月近”、“月受日光”的正确判断。 张载指出: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星在运行中各有迟、缓、疾、速,这是因为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并指出:“金火附日前后进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即认为金星、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影响了金火二星的运行速度。 另外,张载还进一步明确阐发了地球运动的思想。他说:“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从大地上看恒星、银河,由北向南运转,太阳和月亮在一昼夜中一个出现一个隐没,这都是因为“地气乘机左(王夫之按,“左”当为“右”)旋于中”才会导致的现象。清代思想家谭嗣同认为,张载的宇宙论早于西方,且合乎科学,只是历代未能了解张载在这方面的知识。 三、“一物两体”思想 张载称“气”的阴阳为两端、对立面为“两端”,也称“两体”。两个对立面对立交感,循环不已。一个运动的统一体称为“和”,最大的运动统一体——气——就是太和。气之所以能够运动,是因为“两端”的存在。 从天到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是由“两端”构成的,“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物质的两端,既是相对,也有相感,而相感的过程又较为复杂。具体事物中的两端相感,或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共同发展,或者一方战胜另一方。 在运动的时候,存在动与静的统一,而“静亦有动”,“动而不穷”,“动是静中之动”。在发展状态上,运动表现为“化”与“变”的统一,也就是说,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状态,“化”是逐渐的,“变”是显著的,“化”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引出“变”,阴阳二气就是在进行着“化”与“变”的运动。 四、“天”与“人”的连结 张载认为,天即太虚,太虚即气,人是气中的一物,天与人,生与死,都统一于阴阳之气。“天”与“人”不需要强作分别,天道通过人事体现,因此,“尽人谋”、“行实事”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条件,在外部因素非人力能挽救的时候,则“尽人谋而听天命”。“天”还具备某些道德属性,例如“诚”、“性”、“神”等。 “天”没有意识,“无意”、“无心”,当人能够“大其心”,不限于见闻之狭,避免臆度、幻想、固执、偏见,做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尽心则知性、知天。 人是由“太虚之气”凝聚而成,由于气的状态不同,人的气质也不同,这种不同的人性是气质之性,完美无缺的人性则是天地之性。种种欲望属于气质之性的范畴,但欲望不可灭,气质之性有其合理性,只是不能令其无节制的发展,不能离开天地之性来讲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清净纯粹,包含于气质之性中,如同水性与冰的关系,天的信实,表现在人身上就是诚。因此应变化气质,让气质之性受制于天地之性。这也就涉及到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在张载看来,天理是善性,人欲是情感的外现,要“尽心”,用心统领性、情,使“性”纯粹的表现出来,而“情”恰到好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无我”,用公而忘私之心,让自己与天地之性融为一体。穷人伦之理,尽无私之心的具体方法,则靠“读”与“思”。 五、“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张载认为,与事物直接接触,所得到的知识是“见闻之知”,如果没有见闻之知,人就会如同草木一般无知无识,因此只有多闻多见,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然而见闻之知有其局限性。首先,事物无限,耳闻目见有限,不能穷尽天下事物;其次,见闻之知不能认识万物的“理”;最后,见闻之知不够连贯稳固,会在认识上产生飘忽不定的倾向。因此更要追求的是“德性之知”,尽性以穷理。 “尽性”又有“尽物之性”和“尽人之性”的区别,前者通过学习与思考,后者还要有内省和德性的修养。 论语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张载认为,所谓“下愚”就是安于见闻之知的人,“上智”就是能够掌握德性之知的人。由于“下愚”安于所执,所以“不移”,但当他们从见闻之知上升到德性之知,则也会成为“上智”,所以智与愚的界限并不绝对。而求知更是并无止境。 六、“仁人”之道 张载认为,仁包括了“好仁”、“恶不仁”两个方面,利欲之心是仁的最大阻碍,只有自己无欲又能以无畏的精神反对追逐私欲,才是真正的“仁人”。理是仁的依据,顺理而行就是仁,仁所包含的一切内容都合乎理。 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不可分割,仁不同义结合,就难以掌握合宜的程度,无法实行;不同礼结合,就失去原则而不能成立;不与智结合,就缺乏知识;不同信结合,就不能坚守。只有众德结合,才是真正的仁。 无论从哪一德开始,都可以通往“仁人”的目标,但都必须要有相关的知识,因此“智则处先”,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事。 七、伦理观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可以体现出张载的伦理观。张载认为,人应该把所有民众看作是兄弟姐妹,把万物看作是同类朋友,把一切老人看作是自己的长辈,把一切幼弱看作是自己的后代。人人有自己份内的利益而不应该损害他人的利益,也都尽到自己的职分。 宇宙如同一个大家庭,乾坤是父母,人是父母的儿女,每个人都应该尽孝道,把顺从天地的安排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保重天地所给予的身体,乐于命运的安排而没有忧愁,穷究外在的事物,不做内心有愧的事情,保存培养自己的心性,时时刻刻与天地保持一致。做到这些,也就是真正尽到了人伦的义务。 八、社会理想 张载对社会的构建理想,有几个方面。首先,他主张恢复井田制,以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提出应该按照古制,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进行分配。在收地归国有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没收土地的大小,给授不同等级的田官,田官能够从自己职务附带的俸禄田中收取地税,这样一来,以前的地主富人可以“不失其为富有”。同时还应当废除佃户制和租赁制,取消井田制中的“公田”而代以征税。 此外,张载还主张重建封建制。由中央直接制约地方,过分集权的弊端是边防无力,军事将领权轻制密,束手束脚,难以指挥军队。因此,应该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地域不超出一百里的相对独立的地方政权,在当地平民中组织兵队,“计民以守”。小型而相对自主的地方政权,对外足以自卫,对内可防止地方政权犯上作乱。 后世影响 张载的学术思想在中国理学史与中国古代哲学史中都十分重要,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理学范畴与命题,开拓了宋儒经学哲学化的道路,在“三教相争”与“三教合一”的中国思想发展长河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地位。他之后的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对他十分推崇,此外,明清两代政府都把张载的著作视为理学的代表,作为科举的必读书籍。 张载是关学的创始者,在他活着的时候,这个学派极为兴盛,当他去世后,则“再传寥寥”,门庭冷落。然而,学统或者能够衰落,思想的暗涌则始终不断,在后来的闽学中,能够发现关学的痕迹,而例如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等反思理学,掀起理学自我批判思潮的一个重要起点,也是在张载关学那里。可以说,张载的思想,对明清两代的学界都有着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